谢伍刚,赵 静( 通讯作者)
(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 重庆 401520)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儿MP 的病情严重并且进展迅速,如若不能及时的诊治,会进一步对机体重要脏器及系统造成损伤,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1]。在对小儿MP 的诊断上,金标准是血清学与支原体培养分离检查,而这种检查手段对检验环境苛刻及对检验人员的操作要求较高,因此探讨一种简便且有效的诊断方法也成为研究重点。本次研究中,就胸部CT用于98 例小儿MP 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8 年5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98 例小儿MP 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以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2)患儿的临床资料完整;(3)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感染的患儿;(2)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3)家属不同意参与研究的患儿。所选患儿的一般资料如下:男性55 例,占56.12%,女性43 例,占43.88%;年龄3 ~11 岁,平均年龄(6.8±1.2)岁;病程2 ~13d,平均病程(7.2±1.4)d。在入院时刻患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胸闷等症状。
所有患儿均采取常规16 排螺旋CT 进行检查,检查方法如下:CT 扫描范围自肺尖到肺底,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5mm,层间距5mm,螺距1.2,扫描时间1.0,检查电流80 ~160mA,电压120kV。在冠状面、矢状面重建病灶,先进行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在进行增强扫描的时候主要是使用高压注射器以1.5 ~2.0ml/s 的速度注射碘海醇造影剂,在注射后进行扫描,对病灶的内部以及边缘的CT值均选择平均值作为具体数值,CT 观察内容主要是寻找病灶,然后对病灶位置、密度、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进行仔细的观察,且分析获取的影像信息。由于小儿年龄小且好动,部分患儿常不能积极的配合检查,所以针对此类患儿就可以为其口服水合氯醛溶液,通常是0.3 ~0.5ml/kg,但是总量不超过10ml,通过这一方式让患者镇静,让检查顺利进行。
统计小儿MP 病灶的基本分布情况,同时分析CT 的影像学特征表现。
使用SPSS21.0 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中IgM阳性56例,IgG 阳性42 例,总体阳性率100.00%。胸部CT 诊断病变98 例,检出率100.00%。抗体检测同胸部CT 检查准确率一致。
98 例小儿MP 中,主要是以单侧肺叶病变为主,58 例,占59.18%,而其中以左下叶病变居多,其次是右下叶。双侧肺叶病变40 例,占40.82%。具体的病灶肺部见表1。
表1 98 例患儿病灶分布情况
小儿MP 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疾病,主要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MP 的危害大并且病情进展快,在病情持续发展下会使得重要脏器也受到影响,这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3-4]。小儿MP 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以咳嗽、发热、头痛等为主,因此评价症状表现诊断不具有特异性,所以需要采取更加准确有效的诊断方式。
对小儿MP 的诊断方法常包括肺炎支原体培养、X 线检查、冷凝集试验等,但是这些方式不是操作繁琐就是检查准确率不高,比如冷凝集试验上,操作复杂且特异性低,主要是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严重感染的患儿常可能因机体生成的抗体不足而使得检查结果成阴性,这样影响诊断结果[5]。针对常规诊断小儿MP 的缺陷,临床中积极推广CT 检查方式,该检查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结果中,也就98 例小儿MP 经胸部CT 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T 检出病灶分布及显示影像学特征,病灶分布上以单侧肺叶病变居多,影像表现主要是出现大面积的条索状阴影、斑点或者斑片状影。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治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可以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且结合胸部CT 显示的病灶分布及影像学特征来实现对病变的早期诊断,尽早的明确患儿疾病类型,在此基础上医师通过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促使患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