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翔宇
戴南不锈钢交易城(周翔宇 摄)
技术研发中心(周骏 摄)
戴南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的里下河平原上,隶属于江苏省兴化市,因镇区之内水网密布,又有“戴家泽”之名。戴南镇是全国著名的不锈钢生产重镇,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数千家大大小小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在此落户,是中国最大的不锈钢原材料及制品集散地。除去在戴南本地从事不锈钢精炼加工的人员之外,在全国各地,大约有四五万戴南人经营着回收废旧不锈钢,定制和销售不锈钢制品的生意,形成了“哪里有戴南人哪里就有不锈钢”的局面。
作为主要的生计模式,不锈钢产业在戴南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成为其乡土观念形成和维系的核心依托。产业发展之初,处于农闲时节的本地农民通过手推肩拉,以“收破烂”的方式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将废旧不锈钢运回家乡。这些早期的从业者奔走于全国各地,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故乡的亲人均等待着他们的回归。
如今走进戴南镇的主要街道,无论是灯牌广告,还是销售门市,处处可见“不锈钢”的身影。对于任何一个戴南人而言,不锈钢似乎成了他们的标签,他们的生活时刻浸润在不锈钢的生产和销售文化之中,而且可以轻易地在亲朋好友之中找到不锈钢产业的从业者。对于周边市镇的人来说,提及戴南,便自然联想到“不锈钢”“有钱”和“大老板”,可见“不锈钢”在身份认同和经济社会地位的区分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机器人生产线(周骏 摄)
的确,财富是驱使大量戴南人选择到家乡以外的地区做不锈钢回收和销售生意的重要原动力。而这一过程的实现,依赖于戴南人长期积累起来的遍布全国的乡土社会网络。当地人想要外出做不锈钢生意一般有两种途径:其一是依附于老乡的渠道,以被雇佣者的身份加入老乡的生意网络之中;其二是白手起家,独自到异乡开辟自己的门店做生意,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脉支持,因此行者寥寥。大多数人都会遵循第一种办法,先通过受雇于老乡来积累资金、人脉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另立门户,开始经营自己的不锈钢生意。但无论走哪一条路,老乡之间的联系,往往成为其生意成败的关键。这种以地缘和业缘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为不锈钢材料的定制与销售提供了稳定货源,同时也能够通过老乡间的互助合作,形成同一区域内从业者之间承揽生意和调度库存的经营保障体系。
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戴南人与家乡保持着稳定而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作用于他们的经营活动,而且影响着他们的家庭生活。绝大多数外出经商的戴南人都是以核心家庭作为基本单位,即夫妻二人共同经营的模式。他们有的将孩子留在老家与自己的父母一同生活,有的则将孩子带在身边。由于不锈钢销售行业“开一天门拿一天钱”,因此这些外出经营者基本上只在春节期间返回家乡,短暂休整之后又会马不停蹄赶回经营驻地。
在戴南镇有许多由老人和儿童组成的家庭。对于那些将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照管的家庭来说,年轻夫妻往往因为有对前途未卜的顾虑而略显保守:“我们在外辛苦打拼就是为了给他们的未来铺好道路”,“他们在老家有更熟悉的环境”,“他们可以受到更稳定的教育”。这些家庭可能面临着父母与子女关系疏远的境地。留守家乡的孩子,年幼时热切期待返乡的父母给自己带回外地的特产和玩具,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对玩具的兴趣消减的同时,对父母返乡的热情也可能消退了。
而那些将孩子一同带到外乡的家庭,往往需要更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在崭新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之下成长起来的下一代,主要受所在地的文化熏陶,其乡土情结远不如父辈们深厚。即便如此,父辈的社会关系网络仍旧会为他们未来的生计生活提供助力。当他们走向社会,组建自己的核心家庭时,父母倾向于为他们从同乡的关系网络中选择合适的伴侣,“老家的人生活习惯更相近”。
工厂生产(崔春华 摄)
销售工作场景(丁克兵 摄)
这些在外地经营不锈钢生意的戴南人,在创业打拼的过程中承受了很多行业竞争和远离故土带来的身心压力。当被问及是否愿意自己的孩子承继不锈钢销售事业的时候,他们往往坦然而无奈地摇摇头,“这条路太累太苦了”。他们希望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能够进入收入稳定而工作轻松的行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管控政策的日益收紧,在技术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戴南镇,不锈钢产业经受了巨大打击。伴随着中频炉的关闭,戴南不锈钢产能和产值大幅度下降,影响波及遍布全国的不锈钢销售网络。面对更为艰难的生产、经营环境,以及广东、福建、安徽和山东等地区日益壮大的不锈钢产业的竞争威胁,本地的戴南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而在外经营的戴南人,他们要探索发挥在产业集聚方面的特长,用好以乡土社会网络为核心的经营格局,从而借助“戴南模式”的优势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