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毕节 551700)
随着教师、教程、教法“三教”改革的步伐,作为公共基础课的体育教学也面临着创新。当前,翻转课堂在教育改革之中深入人心,在高职理论课程教学之中已然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卓有成效。体育课堂拥有着独特的身体实践性与场域性,所以,在体育课堂上运用翻转课堂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效果,值得研究。
2019年初,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进教师、教程、教法“三教”改革,旨在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的体育课程,教师、教程、教法都理应融入改革的潮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翻转课堂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是舶来品。翻转课堂是将课堂上下的时间进行重新调配,让学生利用微课慕课等手段,将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放在课下自学,在课堂上与教师一同解决在自学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相互交流、相互讨论,通过适量作业体现学习成绩,再进行问题答疑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主要侧重于教师对学生自学的辅助,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本身的个性化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师生交流之间的能力。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朝阳小学,山东省昌乐一中进行了翻转课堂的“中国化“和”本土化”教学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慕课、可汗学院的影响下,微课程教学法应运而生,成为研究热点。
微课程教学法,就是“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模块(即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以及课堂教学创新)、“导学一体”(即教学引导与学生自学融为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客观上,微课程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表现。显然,大数据时代,微课程教学法大有作为。
当下,我国体育教学正处于新的改革时期,各种制度、科研、教学实验等在新时代的呼唤下不断演进,在一些地区和学校,体育教学得到了重视,涌现出一些新颖的、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如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混合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等,但是,在我国大多数地方,传统的体育教学依然存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
一是体育教学的课时不足。运动技能尤其需要时间进行练习,举例来说,当学生新学到一项运动技能时,需要让学生先泛化动作形态,分化动作构成,巩固动作顺序细节,从而达到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事实上这就至少需要四个课时,并且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接受能力还是积极性上都要弱一些,就显得课时更为紧凑。国家规定高职学生在校三年需要完成108个课时的体育课,但是体育课的授课内容指涉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核心素养,其教育内容远远超过了每个学期36个学时能够承载包含的,也就导致教师只能选择性的教学,选择性的考试,达不到教学任务的要求;二是场地与人数不协调。虽然根据国家规定体育课的上课人数原则上有人数限制,但在实践操作时却往往会超过这个人数,甚至达到百余人的大班课。特别是在一些群体性的运动项目如健美操、舞蹈、棍操等项目之中更是人数众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无论是体育场地还是体育教师的人数,都远远达不到要求。这种客观存在的不协调现象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必须予以调和;三是体育课程运动负荷达普遍不到要求。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季浏教授认为,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普遍存在“三无”体育课,既无战术、无运动量、无比赛和对抗的体育课。我国“动商”研究第一人,南京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王宗平研究得得出:一段时间以来“三无七不”体育课“大行其道”,即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不长跑的体育课,这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高职院校与中小学不同,他们的学生来自于不同地域,生活习惯与教育背景的不同,这使学生拥有着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和思考模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普遍的采用了体育必修加选修的体育教学选课模式,学生加入到课程的设计中来,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爱好进行选课,如篮球、排球等课程。但这些选课的动机和条件各不相同,教师大多是以教师讲解和学生模仿练习为主,单一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渐渐与时代相脱节。显然,这种授课方式缺乏创新,不能时代需求。赵进研究发现,在新课程改革中部分体育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存在阻抗现象,表现为对课程改革的不认同、被动跟随或者消极懈怠。事实上,体育教学的身体实践性和场域性决定了体育课程是最先接受先进教学方法科目,如任务教学法、快乐体育等教学理念与方法,也都卓有成效,但是对于授课方式的改革仍然迫在眉睫,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改革虽然未必能够一举扭转体育课堂上的现状,但是也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尝试。
学生在授课方式上的接受能力与教学习惯也有关系,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的接收程度与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成绩呈现正相关,越是优秀的学生就越能够静下心来听教师传授体育理论与专业动作。但是,信息时代导致的专注力不持久问题,致使理论讲解和分解动作的练习很难让学生保持专注,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教师不进行创新,就难以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缺失一直影响着教学效果,据相关资料显示,一些高职学校还保持以前的按行政班级排课,授课内容不征求学生意见,没有完善的课程大纲等,没有实行选课制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从教师角度来看,整个现场教学之中还是特别的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没能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的余地,教学过程成为了一个标准的教学案例,井然有序,缺乏活力。这种传统教学方法让理应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的目标,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竞技精神作用有限。《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运动参与的内部学习动机主要源于个体对活动本身的兴趣以及完成活动或挑战性任务时的乐趣等。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性。可见,这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从学生角度来说,当前,学生学习方法在发生变化。自适应学习、个性化学习、分布式学习、泛在学习等深度学习的方法广泛盛行,慕课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更加便捷化,这些学习方式方法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显然,体育教师教法改革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一是翻转课堂对课堂的设计较为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学生喜好设计,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翻转课堂对课堂时间的利用达到了极致,教师设计好微课,学生自习,课堂上只需要简单回顾与讲解就可以直接进行身体实践,把大部分时间集约给学生练习和运动,从而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三是翻转课堂授课时间可以实现微课化,20-30分钟左右为一节课程,充分集中学生注意力,保证教学效果。传统体育课程与翻转课堂体育教学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体育课堂与翻转课堂体育教学中各要素的对比表
(1)基于翻转课堂的体育教学微课理念。
基于翻转课堂的体育课程设计采用专业班级授课制,以课前学习,课中答疑,课后复习和回顾的方式规划课堂知识的传播模式,让学校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将学生认作体育教学过程之中的主体,从而实现体育知识的传授与运动技能的学习结合过程,其具体流程如下:教师从课前进行学习目标的制定,从而制作微课视频,收集学生反馈的主要问题。课堂上将问题进行统一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动作学习和训练。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答疑,从而优化课程设计,调整知识点和练习之间的平衡性。
学生在课前主动观看学习视频,线上线下进行讨论交流,向教师反馈问题。课堂上解决问题,展开分组练习,相互交流答疑。下课后对呈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与反思,对不明白的动作通过观看分解动作视频进行再度学习,不明白的下次课对教师进行反馈交流,纠正动作,如此循序渐进。相关设计要点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翻转课堂的体育教学微课设计要点
(2)体育教学微课的课前设计。
课前准备之中应当让学生首先发现问题,最有用的方式就是让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提炼教学纲要之中的知识点,制作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也是锻炼学生探索能力的一种体现。设计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就是学生需要课堂现场教学的技能。自学能够掌握的技能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详细讲解,从而节约课堂上的宝贵课时。而需要通过现场教学的知识技能,就需要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在制作视频时应当让学生对其产生大概的认识就行了。
教学设计应当有以下重点:首先,需要设置总体的学习目标,这里需要从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出发,将其切割成教学功能诸元,循序渐进的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其次需要对学生提出正确的知识建议,让学生通过正确的练习保护自身的健康,同时掌握较为专业的技术动作。再次是要注重课时之中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体育教学需要训练时间,是一门身体科学,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够掌握运动技术。单位课时的学习内容应当能够通过观看视频之后建立感性认识,在具体的课时训练之中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快速进行正确的练习。最后,要能够依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适当思考与修改,教师要在任务单的修改上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运用阶梯式教学的思想,从基本运动能力入手加强专业技术动作。
在微课视频的制作阶段,相比于理论教学,对于专业技能的分解动作的演示更为重要。所以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要让学生能够直观的学习到正确的技术动作。在视频制作之中,教师除了自己录制之外,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的帮助,例如体育教学的网络公开课,体育赛事的标准回放等等,充分利用这些优质资源进行视频制作。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动作分解分为两个视频,让学生能够有选择的加强学习认识。在理论教学方面应当着重于对网络公开课或者其它现实教学资源的讲解,让学生先一步对其中许多的技术动作的作用产生理解,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到应当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在进行分解动作的制作教学时,能够顺利的使用视频制作技术在录制好的视频中进行剪辑、回放、慢放、暂停、强调等后期制作方法如运动方向、思维认识、发力大小、运动轨迹等进行明显的标注,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前进行模仿训练。例如在投篮教学之中可以对双手的角度,手部的姿势,发力的角度以及对于最后篮球轨迹的影响进行解析,从而让学生能够产生实践练习的兴趣。制作视频时最好围绕一个课题进行讲解,例如,投篮就只讲投篮,三步上篮就只讲三步上篮,让内容简单明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课前就要做好教学安排,由浅及深的进行基础动作的教学,从而让课程开始之前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3)体育教学微课的课中设计。
教学内容导入进课堂教学活动是将微课内容与课堂训练作出连接的关键所在。课堂导入能够充分帮助学生回忆在微课之中学习到的动作要点和基础知识,进行实际组织训练的时候,能够迅速的进入训练状态,然后向教师对自己的疑难点进行沟通交流,接收教师的指导。有些体育科目受到设备的限制,课堂教学与视频教学存在差异,教师就应当身体力行的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带领学生对微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从而诱导学生发现训练之中的实际问题。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受到学生的学习基础的部分影响,所以应当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依照教学设计的反馈进行深入的教学。
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总结为对单一正确动作的实践认知,虽然课前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动作的初步练习,但是仍旧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进一步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之中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各自遇到的不同情况进行合作联系,分别讨论。在分组练习之中教师要主动的聆听学生,在学生产生疑问的时候适时地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合作之中逐渐发现解决动作难题的方式,特别是针对协调能力差的学生,能够进行一对一的动作指导,让能力稍差的学生也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
(4)体育教学微课的课后设计。
课后的总结与反馈来自于学生通过各种交流渠道如运动APP、即时通讯软件微信、QQ、校园论坛等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评价,教师从教学之中发现各种问题和训练中容易犯的错误,从而对教学课程设计进行深层次的修改完善,同时与学生一起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对教学进行评价,让教学过程处在一个不断良性循环的体系中,最终完成体育教学的总体任务目标,让教学实践形式上更为受学生欢迎,促进教学效果优化,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面对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现实困难和体育教师利益的藩篱,信息化教学改革难免会遇到阻力,导致体育教学创新不够,造成恶性循环。新时期“三教改革”下,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的微课教学运用到高职体育教学之中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尝试。在课前、课中、课后嵌入微课,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当学校、教师、学生都能够从“三教”改革的角度审视体育课程时,更多新颖有效的教学理念、方法就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更深层次的体育教学探索之中。此外,在保障与激励机制、科研政策经费支持、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方面需要配套以便更好促进体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