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菊
摘要:小学德育的发展现状和提升对策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发展,因此小学德育肩负着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小学中德育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选取云南边境的一所农村小学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该校的校长,中队辅导员以及部分骨干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发现该校的德育现状既存在许多值得发扬的合理之处,也存在许多亟待改进和提升的不足之处。因此,本文从该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该校的德育现状及对策进行探析,力图为解决边境农村小学德育问题提供一些有益思路。
关键词:边境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国家、社会、家庭都对教育提出了更细致、更严格的要求。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小学生自我调整、自我教育能力相对较弱,同时也是道德观念和思想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然而,现阶段小学德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的德育与社会脱节,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而且阻碍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会影响到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边境小学提升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水平,对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一、云南省德宏州某边境小学德育现状
(一)该小学德育的不足之处
1.学校德育师资配备不足。
该校地处中缅边境,位置偏远,加之交通不便,师资紧缺,流动性大,少先队辅导员及德育教师均是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兼任,部分班级的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数学和语文科目的教师。
2.学校德育方法单一,德育手段落后。
访谈研究发现,该校德育主要通过每周的思想品德课、活动主题会、手抄报、校园文化宣传栏展示等活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讲授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讲授,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
3.学校德育活动评价机制缺失。
此次访谈研究发现,学校的德育缺乏专门负责的机构和人员,学校对德育工作的机构和建设工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学校德育課程教育质量、德育活动开展情况等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德育活动评价仅仅依靠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平时印象进行口头评价,主观性较强,缺乏系统性和说服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意识重视程度大打折扣。
4.家校联合德育不足。
该校地处交通不便、偏远闭塞、经济落后的边境山区,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使该校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与几位学生的交谈发现,他们的父母有的一年回家一次,一个月才能通一次电话,在这样的情况下,监护人的德育职责如何履行?父母对学生在校情况及学生身心健康状态又能知多少?
(二)该小学德育工作值得发扬之处
该小学将禁毒防毒法律教育贯穿于德育中,构建特色的校园“红线文化”。走进该校,稍有留心即可发现公共区域地面都划有红线,询问校长后才知道这个“红线”是学独特的德育方式之一,因为该校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中缅边境,此红线是用来时刻警醒学生:脚下有红线,毒品是坚决不可触碰的;集体活动必须排成队列走在红线以内等,该校也因此形成了特色的“红线文化”。
二、云南省德宏州某边境小学德育改进对策
(一)发挥学校的中坚作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1.突出地域特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由于该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中缅边境,因此有很多缅籍学生,关于外籍学生的德育要突出该地区的边境民族特色,因为外籍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影响到国内公民,也影响到政治安全。
学校发掘的“红线文化”警示教育就是德育课程的一大亮点,此红线是用来时刻警醒学生:脚下有红线,毒品是坚决不可触碰的;集体活动必须排成队列走在红线以内等。红线文化不仅突出了地域特色,也很好地传承了本土文化,让边境地区的禁毒防毒警示教育深入人心。
2.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
学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引领作用,在学校内积极开展少先队评优活动,鼓励宣传榜样行为,组织少先队员公益关爱活动,主动关爱学校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给一些同学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与他人交流,锻炼自己做人做事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思想品德意识。
3.坚持活动育德。
学校的德育不仅是教材的内容,更要真切地体现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农村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如组织爱国教育、榜样人物、民族英雄等为主体的演讲比赛,有奖征文大赛,禁毒防毒主题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去实践基地参观学习,组织缅籍学生和中国学生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在实践和活动中进行德育。
4.加强农村学校寄宿制的管理。
因为该校地处偏远山区,家校距离太远的学生只能选择寄宿,这些寄宿的学生中又有很多留守儿童和外籍学生。学校教师要加强学校寄宿制管理,从餐饮、住宿卫生、生活服务、课余活动等方面进行完善,把德育渗透到宿舍文化中,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寄宿制学生在整洁、舒适、安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感和归属感。
(二)优化家庭德育环境,重视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1.以家庭为根本,倡导亲情教育。
监护人对孩子的心理、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外出谋生,要把孩子交给恰当的祖辈或亲戚照顾,要求祖辈严加管束,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父母平时要多打电话与他们交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2.加强监护人培训教育及家校联合。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要想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家长就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策略,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积极配合教师的德育工作,促进小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家校联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此次调研中综合访谈研究的问题——“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进行探讨,并结合该校实际问题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力图为解决边境农村小学德育问题提供一些有益思路。改善农村小学德育现状的具体对策,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追踪研究,也期待更多的人关注边境农村小学的德育问题。
参考文献:
[1]苏连山,关志津.偏远边境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自然减员现象分析[J].教书育人,2()14(14).
[2]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4(4).
(责编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