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梅
如果宝宝正在玩积木,想让他去喝点儿水几乎不可能;如果宝宝想边吃饭边看电视,不给开电视就绝不吃饭……宝宝为何如此较真?面对固执宝宝,你想好应对妙招了吗?
很多宝宝在这个年龄段都会有点小固执,很多父母会生气地将这样的行为归咎于“叛逆期”。其实,宝宝的固执可能是遗传,也可能是他的心理正在发展,最有可能改变的就是父母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和方法。
如何看待固执的宝宝?
养育固执的宝宝,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智慧和耐心。如何看待这种固执,首先要考虑到家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是否存有固执的特性,这种特性除了遗传的影响,还会带来后天教养和示范的作用。其次,宝宝自身的内在心理发展,也会影响到宝宝出现固执的表现。最后,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来说说如何看待宝宝的固执。
1.多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待宝宝的固执,减少对现阶段的抱怨和担忧
宝宝表现出来的所有不配合,坚持我行我素,本质上都是在彰显和表达着坚持自我,拥有主见以及喜恶分明的个性特点。在成人看来,这些不配合、不听劝都属于固执,但是对宝宝来说,这些都是他自身意愿的表达,努力在与环境抗争,也是他发展自主、主动人格特质的内在驱动力。为此,对于固执宝宝,成人要懂得顺势而为的道理,以尊重宝宝为前提,不盲目地期待宝宝表现出各种宜人的听话和配合。
2.多从宝宝的内心诉求看待宝宝的固执,减少对宝宝行为的偏颇评价
不要执着于宝宝的不听话,还要尝试着分析宝宝的内心诉求:宝宝不想去喝水,是积木还没有玩够还是根本不渴?宝宝坚持要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是太想看电视了还是根本不饿?而这样的行为习惯、进餐习惯,又是在怎样的养育中逐渐养成的呢?忽视对这些内在因素的思考,常常很难从根本上改善宝宝的固执,更难以促进宝宝健全人格的发展,只会引发越来越激烈的养育冲突。
3.多从成人环境里寻找原因,减少对宝宝言行的标签化
有研究者认为,一个孩子的行为问题,往往显示的是一个家庭的教养问题。实际上,宝宝坚持做什么,与成人坚持做什么之中蕴含的固执特性是一模一样的。父母可以先自省自己是否经常会有遇事较为固执的情况,包括对于宝宝提出的要求等。也许你会认为,自己坚持让宝宝做的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内容,而宝宝坚持的内容都是有损健康发展的内容。尽管如此,对于还不具备多角度换位思考的宝宝来说,他只会从自身的意愿考虑,而如果成人也只考虑自身的观念,势必出现冲突和僵持,无法解决宝宝固执这个外在表现的本质问题。
不同固执情况,该如何处理?
宝宝的固执通常可以进行细分,根据具体的情境以及宝宝其他的个性特质,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和应对,总体原则有以下几个:
给孩子进行心理准备的时间
结束当前活动,进入新的内容。即使是年龄小的宝宝,也需要掌控自己的生活,需要对自己的活动安排有前期的了解、预判和计划。父母要为宝宝提供事先的心理准备,可能是提前5分钟提示,也可能是10分钟,这个时间并不唯一,但这个步骤必不可少。
加强下一件事的诱惑力
“还想玩积木吗?要不要喝点水?妈妈给你漂亮的小杯子里倒好水了。”有準备的同时,还要询问宝宝的意愿,并且加强下一件事的诱惑,只有这样,宝宝才更有可能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地进行配合。
齐心合力培养好习惯
改掉一些已有的习惯并不容易,通常比我们建立一个新习惯要更加艰辛。想要宝宝专心地吃饭,就要让宝宝有饥饿感,并且能够关注到吃饭的趣味性。在建立之初,可以“不择手段”,如悄悄拔掉插座等,利用拟人化告诉宝宝,电视机要休息了,也该吃饭了,承诺宝宝吃完饭再看,等等。还要注意全家人的意见保持一致,不可彼此“拆台”。
任何时候,如果宝宝表现出固执,父母都要坚持以身示范,沟通商量,做到既有坚持又有妥协。比如,跟宝宝确认他的想法、意愿,然后告知他哪些可以满足,哪些不能答应,这样相处久了,宝宝便会习得协商变通的思维模式,继而在固执行为上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