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薇
【关键词】 疟疾;实验室检测;调查研究
从2000年开始在,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医院的配合下找到了控制疟疾发病的方法,挽救了无数疟疾疾病患者的生命。疟疾传播源一般包含蚊虫叮咬和输液两种形式。输血性疟疾主要是指在人体内部输送了含有疟原虫的全血或者成分血,在此之后感染了疟原虫。在改革开放深入进行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下,输血性疟疾成为世界范围内比较严峻的用血安全问题。伴随到非洲、东南亚地区工作人数的增多,输血性疟疾疾病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多。国家卫生组织由此开始进一步加强对 输血性瘧病例的研究和分析。文章选择我市一例输血性疟疾疾病患者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病例资料和病理学知识的调查,最终确定这个病例的传染源。
1.1病例基本资料
全面收集整理这例疟疾疾病患者的发病、诊断和治疗资料信息。
1.2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对这例患者开展必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涉及到的内容包含患者的居住环境、外出历史、血液输送历史等。同时还需要对疟疾可能性的传播方式和传染源进行寻根究底的调查研究。
1.3实验试剂和基本仪器
在开展实验操作中所需要应用的仪器设备如下所示:来自QIAGEM公司的患者血液DNA提取仪器;来自美国一公司的PCR反应混合物;来自上海生工生物公司的TBE缓冲液、琼脂糖;来自美国Biotium公司的核酸燃料。
1.4实验方法
第一,血涂片的镜检。在实验操作的时候全面收集患者的骨髓、外周抗凝血、疑似疟疾传染源的供血者外周凝血涂制厚薄血片。第二,RDT检测分析。按照有关说明书和血压提供者的血液情况来开展相关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称取5μl 全血,将提取的血液垂直加入到检测卡“加样孔A”的内部,之后在“样品孔B”的上方垂直滴注4滴裂解液,静静等待十五分钟之后观察患者的检测结果。第三,分子生物学检测。应用专业的全血DNA抽血试剂盒来提取患者的血样,合成疟原虫特异属性物质和特异性引物,同时开始疟原虫巢式的PCR检测。
2.1流行病理学检查
患者年龄为62岁,福建人2018年6月3日的时候在地区某医院开展了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中输送了800ml 的全血。在6月26日的时候患者出现了发热的症状,之后到医院就诊,经过血涂片镜检查患者体内含有疟原虫。在经过细致检查分析确诊为三日疟原虫感染,伴随脓毒血症,且深入排查之后确定是在大量输血之后感染的疾病。患者所输的800ml血液来自于三名献血者,两名居民,一名留学生。这三名献血者没有家族性的疟疾历史。
2.2血涂片镜检查
在患者血涂片中镜检查发现典型的三日疟原虫菊花状裂殖体,厚血膜中含有的疟原虫密度基本确定为4085/μl。
2.3RDT检测
对患者的血样开展BinaxNOW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患者患有的是非恶性疟原虫。
2.4巢式PCR检测
经过这项检测发现患者血样扩增出和三日虐原虫的阳性指标对照一致。
2.5巢式-多重PCR检测和扩增对比
应用这种方式检测患者体内血样,只有NEST-MULTI扩增体系中的M某扩增出和疟原虫对照一致的弱阳性基本条带,在这个体系中三日疟原虫扩增条带预期数值达到了450bp左右。
将患者的扩增出目的基因产物条带T1和供血者M扩增阳性产物条带T4分别进行TA复制,将复制结果送往某生物股份公司进行测序处理,经过测序处理之后发现T1和T4的序列顺序基本一致,同源性达到了100%的符合。之后对基因序列进行在线比对分析,最终确定这例疟疾疾病的根源在于留学生供血者的输血性三日疟。
血液输送是疟疾传播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由输血导致的疟疾疾病会表现为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贫血的问题。输血性疟疾的传染源是没有症状、具备免疫力的疟原虫携带者。
传统的血涂片镜方法是检验疟疾的常用方式,但是这种检验操作的完成对实践者个人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无形中增加了疟疾诊断难度。在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下有关医学人员研究出了多种疟原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式,这种方式在以往PCR技术基础上打造了巢式PCR、多层重PCR,使得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精准度程度提升。
从本文实验检测结果来看,在应用巢式PCR检测方法之后所有样本检测呈现为阴性,没有明显差异,无法准确判断患者输血感染疟疾的根源。而应用改进之后的、多层重PCR技术之后检测出留学生血液含有弱阳性条带。由此可见,多层重PCR技术对较低密度疟原虫和带虫者拥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毛强, 裴福全, 岑咏珍等. 广东省1例输血性恶性疟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和溯源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05):107-110+113.
[2]王真瑜, 张耀光, 江莉等. 上海市1例输血性三日疟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诊断[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 27(4):362.
[3]阮卫, 雷永良, 姚立农等. 浙江省1例输血性疟疾病例的溯源调查与诊断[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 32(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