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2020-05-18 02:44朱岩
科技视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艺术作品艺术设计

朱岩

摘 要

公共艺术设计课强调课程设计思路的广阔性,主张在课程中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空间逻辑能力、空间塑造能力和空间服务意识的培养。这为艺术介入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实践探索的机会。

关键词

公共艺术设计;校园建设;课程设计;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09.020

1 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重要性

校园环境中存在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是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常用手段,所以相同的校园文化使得大部分学校在建设上看起来“千篇一律”。作为大学校园中的公共艺术空间在高校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性、导向性、艺术性意义。许多学校重视课本上知识内容的传递,忘记了教育不只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更是一种相濡以沫的陪伴。纵观国内外优秀的校园,一定具备其独有的校园的特色,校园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充满了学生的回忆,这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校园建设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我们应该重视校园内文化带给空间的教育意义。

环境空间中的某些物品存在的同时传递并保留相关历史与文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共艺术作品。而设计这样的作品,应在不影响原有校园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悄无声息的介入并渐渐地与环境与参与者形成某种共识。公共艺术融入到校园环境设计中各种元素能够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是属于一种辅助设计,但是它传达着一定的校园文化。对于校园文化而言,公共艺术的介入是校园文化建设成熟的标志,也是校园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公共艺术因地制宜的设计思路,为空间带来了专属的标签,在内容题材、造型类别、表现形式、材料工艺、艺术创作等方向,强调公共艺术向公共教育发展;分析公共艺术作品在提升校园环境中人文关怀方面发挥的作用;寻找优质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和课堂中实践探索方向。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为今后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实践经验,对提升校园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探索意义。

2 推进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

校园公共艺术不仅要有美化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气质、体现校园文化精神的作用,同时应承担艺术教育的作用,能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收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而校园环境设计往往离不开学生对其的创造性和开拓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就校园公共艺术教育而言,校园艺术创作是不断提升校园内的艺术丰富性,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方面饱满充实,更是培养大学生的空间感知敏锐度、空间思维的逻辑能力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和修养。

校园公共艺术其创作的载体离不开校园环境及校园师生参与性。如果单独抽出相应的资金在建设校园文化上,会使校园文化变得一蹴而就。校园文化归根到底是师生与学校间的关系,在面对谁更了解我们校园的时候我们回答肯定是“学生”。这个回答给我一种思考,是否可以教学生参与到校园文件建设中来?面对这个疑问,课程是学生最好的行为载体,因为他不是盲目的创作,而是有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反思与课程期待。这种课程设置的方式把校园、文化、课程、学生、教师多方面而在一起的思路不再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更是课程发展的新领域。

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要抓住艺术教育建设的核心,不断提高学校各方面建设,全面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使得教育在整体提升的同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01- 2010 )》提出,结合本校实际,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而对于艺术类学生课程在改革的同时,更应该从实际角度出发,深化教育模式的深度改革,使校园文化提炼出自己的品牌, 展示出自己的特色, 总结出自己的成功经验,为更多的专业起到艺术改革先锋的作用,通过课程艺术教育的改革,逐步使艺术课教学规范化,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出一批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课程。本文试图通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讨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敏锐度、空间思维的逻辑性能力、空间塑造能力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课程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多元化培养,教学过程不再是课堂的40分钟,将课堂扩大化,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或者更大的空间。

3 课程教学在实践中探索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本门课程4学分,80课时。在课程安排上,学生自行自由分组,根据老师的理论教学内容,展开相应的实践艺术创作。在内容上同学主要学习方向是建筑外环境的装饰及造型艺术创作。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老师也在全程跟进辅导,在时间的节点上教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创作计划,在设计环节帮助学生找出设计的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与以往停留在图纸等设计阶段的教学不同,要求学生根据校园空间中真实的环境,做出完整的方案并给予模型的方式实施出样本。让学生成为设计的实施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课程以“理论、实践1+1”作为课程设置,即一节理论课必须有一节实践课支撑。这样有别于传统的理论大于实践或者是只注重实践而忽视了理论。在学习中,由教学变成引导教学,由教室、课本、知識的结构变成学生为主导的发散式教学。老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管理者,反而通过这样的方法,以参与者的角度,融入每个学生作品中,更好地共享教学资源。让学生自形成组,每个小组以校园为范围,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找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设计方式,通过理论、设计方案和结果反思,给学生们自己否定自己的作品,最终由老师实际把关给出方案的可行性、优缺点、改进方向的评价。最终把课程变成一种文化建设的动力,把动力促进校园环境的建设,把建设成为对学生最直接的教育,使得艺术教育通过课程不断拓宽与完善。

课程秉承开放性原则,课程设置灵活多变,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更多地把学生的喜好和公共艺术的包容性作为设计来源。美国学者杰弗瑞·戈比曾说:“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4]。”二是具有教育性,公共艺术作品作为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它在物质环境中不仅起到美化作用在学校的精神传承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通过设计让公共艺术作品遵循与环境和人的和谐统一的原则,不仅可以让教育性直观体现于公共艺术作品形式的表层,同时也可以将教育性介入作品的内在含义。当然艺术作品的教育性是源远流长,是潜移默化的。

装置艺术作品“柳职印象”(图1、图2)是学生在课程中创作的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课程中以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本部(简称“柳职院”)校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案设置上,最终选择了位于柳职院D区广场的空地,创作的尺寸(30CM*30CM)的作品。在设计思路上考虑到柳职院学校形象缺失等问题,紧跟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把“三人行必有我师”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德育内容融入作品。最终呈现出公共艺术作品“柳职印象”。圆形是万物起始形态,作品 “柳职印象”以圆形作为创作元素,把学生、老师、学校三者关系通过完整的矩阵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球与球之前高低前后错落有致,为了精确到每一个静态的完美呈现,创作运用了计算机软件辅助,为理论内容做了精确的数据支撑。一个个球体组合成柳职院LOGO时,不同视角的观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作品感受,别有一番趣味。

4 结语

课程服务校园是学科建设的一种实践过程,旨在强调学生的集体意志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思维能力。艺术的最终价值是创造,艺术教育是创新意识的催化剂,我们利用课程介入校园的教学活动,兼具文化与艺术的交融性,释放出对校园文化育人精神的潜在能量。本文从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入手,尽可能地运用专业所学内容,在表达对课程内容理解的同时思考分析了校园环境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最大的激发每一位同学的参与感和创造力。公共艺术关注的不仅仅作品,更是作品背后的精神层次的挖掘。不仅仅是对校园文化视觉效果的表现,更是校园文化中德育建设的体现,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主动教育的学校教学理念中,通过公共艺术作品,旨在对学生提升美育影响的同时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发性。引导学生对校园文化和校园公共艺术的重视,增强对校园公共艺术的理解,贯彻学校文化建设的同时争当文化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为校园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课程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谭建光.中国式青春:从青年突击队到青年志愿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青年群体的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 2019 (03) .

[2]王欣竹.论大学校园文化与校园公共艺术的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07):31-32

[3]胡喜红.校园中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户外教学实践与探索[J].美术大观,2018(12):122-123.

[4]揚·盖尔, 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汤羽扬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04) .

[5]袁越.关于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的思考——以厦门工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18(19):208-209.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艺术作品艺术设计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星.云.海》
《花月夜》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