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珠
才刚立春,我就开始期盼香椿芽的美妙滋味了。香椿芽嫩叶厚,绿叶红边,犹如翡翠配上玛瑙,而且香味浓郁,是宴客的佳肴。做一盘香椿芽炒鸡蛋,春天的气息顷刻间就从舌尖沁入了身体。晚清政治家康有为也喜欢吃香椿,甚至做了一首《咏香椿》诗:“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香椿芽是树生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香椿树又叫大红椿树、春阳树等,是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树高十几米,俊朗挺拔,遍布大江南北。香椿还是树木中的美男子,木材黄褐色且有红色环带,纹理漂亮,有光泽,耐腐力强,是做家具、室内装饰品及造船的优良木材,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美誉。古人把香椿树当作吉祥树,种在庭前屋后,保佑家宅兴旺。历史上,香椿树是长寿的象征,庄子《逍遥游》中写道:“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古人将已过耄耋之年的父亲称为“椿庭”,用“椿萱并茂”形容父母健康长寿。
香椿幼嫩的芽叶芳香可口,是春季特有的美味,在缺少蔬菜的北方早春尤为珍贵。春风吹过,香椿芽快速生发,欣欣向荣。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坛盟主元好问曾在《溪童》一诗中写道:“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想是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诗中描写暮春时节,一群活泼的小孩子在溪边采摘香椿芽的情景,从一个侧面说明香椿芽在宋金时期已经是小孩子们都知道的美味了。香椿不但是春季的时令美食,饥荒时期还是救饥的口粮,这已被记载在明代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中。
中国人吃香椿芽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早在汉代我们的祖先就食用香椿。北宋苏颂在《本草图经》中写道:“椿木实,而叶香,可啖。”
民间有“吃春”的说法。古时候,每到万物复苏的春季,大家都要踏青、吃“春宴”,成群结伴去野外采摘新鲜的香椿芽,以满足对春鲜的需求。现代研究显示:香椿芽不仅风味独特,诱人食欲,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富含钾、钙、镁元素,其维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里名列前茅,还含脂肪、糖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
香椿芽入菜,吃法很多。明代美食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把香椿芽的吃法做了整理归类:“香椿芽采头芽,汤焯,少加盐,晒干,可留年余。新者可入茶,最宜炒面筋,熝豆腐、素菜,无一不可。”现如今各地常见的吃法有盐渍香椿、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椿苗拌三丝、香椿鸡脯、香椿豆腐肉饼、香椿皮蛋豆腐、香椿拌花生、凉拌香椿、腌香椿、冷拌香椿头、油炸香椿鱼等。香椿芽拌豆腐颜色白绿分明、清爽少油,是可口的健康凉菜;香椿芽炒鸡蛋,金黄翠绿相间,味道鲜美,还有滋补功效;也可将香椿芽与大米一起煮粥,调以香油、精盐等,香糯可口。
香椿树的根皮和果实可入药,有收敛止血、去湿止痛的功效,可用来保肝、健脾、补血、舒筋、消炎抗菌。香椿树皮或者根皮的内层皮入药叫做椿白皮,可以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用于痢疾、泄泻、小便淋痛、便血、血崩、带下病、风湿腰腿痛。香椿叶入药可以消炎、解毒、杀虫,用于治疗痔疮、痢疾。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香椿叶苦,温煮水洗疮疥风疽,嫩芽瀹食,消风去毒;白皮及根皮,苦、温、无毒。”中医理论认为香椿芽有补肾、养发生发、消炎、止血、止痛、行气、理血、健胃等功效,肾阳虚衰、腰膝冷痛、脱发者宜食之。但是,多吃香椿芽易诱使痼疾复发,所以慢性疾病患者应少吃。
现代研究显示,香椿芽中含有的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有机物质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同时,香椿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可以抗衰老,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好食材。
俗话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春天的头茬香椿芽最美味。香椿芽宜焯烫后再做菜,一来去掉亚硝酸盐,二来可以让香味物质溢出,做好的菜肴会更好吃。焯烫时间要短,将香椿叶烫蔫即可。
-香椿芽炒鸡蛋-
材料:嫩香椿芽150克,鸡蛋6个,葱花、姜末少许,盐、料酒、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香椿芽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冷水中浸过,捞出并切碎;鸡蛋打入碗中搅散成鸡蛋液,加入香椿芽末、盐、葱花、料酒拌匀;油锅中放入葱、姜末爆香,将蛋液倒入热锅热油中,炒熟即可。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泽肤健美的功效。
-香椿芽拌豆腐-
原料:豆腐300克,鲜嫩香椿芽100克,香油10克,盐适量。
做法:将香椿芽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挤去水分,切成细末;将豆腐切成小丁,用开水烫一下,捞出放在盘内,加入香椿芽末、盐、香油拌匀即成。
功效:具有补脾、养胃、开胃,减肥的功效。
-香椿芽鸡蛋汤-
原料:鮮香椿嫩芽6~7根,鸡蛋2个,菜籽油、盐、香菜、葱适量。
做法:香椿芽洗净后用开水焯烫,切粗末备用;鸡蛋打入碗中搅散备用;炒锅烧热,加入少量菜籽油,放入香椿略炒片刻盛出;炒锅复烧热,加少量菜籽油,倒入蛋液,炒至五分熟时放入香椿一同炒匀,然后倒入适量沸水,大火煮约5分钟,加入盐、香菜、葱花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养肝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