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
居家过日子,越过越平淡。怎么才能给生活添点滋味,增加些新鲜度呢?咱们不妨从厨房入手,花最少的钱,在最大程度上改善生活品质。
我一个人远离家乡在北京工作,驱使我第一次下厨房做菜给自己吃的心理动力非常简单——想吃地道的家乡饭,但在饭馆里却找不到那记忆中的味道。我打电话给妈妈,请她一步一步指导我做抓饭。哪怕是腌肉的小细节,我也要再三确认:一斤肉放一个洋葱还是半个?用胡萝卜腌肉是切丝还是切片?
美食电影《小森林》里有这样一个片段:女主角市子被一道简单的炒青菜难住了,自己怎么都做不出小时候吃到的味道和口感。她回想妈妈做菜的过程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很久之后她才想起来,妈妈炒青菜不会撕掉菜筋。当她再次尝试炒青菜,发现不撕掉菜筋的话,其味道、口感终于和记忆中的一致了。可见,家的味道不一定是复杂、费力的,但它一定是独一无二的。
当儿女们表示要学厨——素炒茄子到底放不放西红柿?用蒜米爆香还是出锅时才放蒜末?请“家长们”一定耐心教导。要知道,等到他们给自己的孩子教这道菜时,这些祖传秘诀至关重要。生活家并不需要渊博的知识,但一定要有对家庭生活的幸福体验。“复刻”父辈们做菜的味道,既是父辈与子辈间家传菜谱的传承,也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传承,更是爱意的传承。
《礼记·礼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追求口腹之欲乃人之本性。 “君子远庖厨”曾经一度被曲解为男人不进厨房,做饭这件事儿属于家庭妇女的职责。实际上,好吃、善廚这件事并没有性别之分。君不见历代美食书籍多半是男性文人编录撰写的。我们可以重读《山家清供》《饮膳正要》《云林堂饮食制度》《食宪鸿秘》《随园食单》《调鼎集》《清稗类钞》等古籍,唤醒这些沉睡在墨香中的美食。
我们除了向古人学,还可以“向”网络学。对于现代人来说,科技不仅让做饭这件事儿变得更加便利,也让吃饭这件事成为互联网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展示出门旅游体验的异域美食,以及自己的烹饪心得,也可以在应用程序上学习美食博主的秘方秘诀。当美食不再局限于餐桌,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聪明的生活家可以在嗅觉、味觉之外更加多元地享受到美食的美好,释放压力、结交朋友。
给厨房添点可以吃的绿意,也是生活家的好选择。想必不少热爱生活的读者早已尝试过传统中式水培,如蒜苗、萝卜头、白菜头等。若是腻了,还可以试试食物盆栽。
生红薯若是发芽了,可以用来做红薯盆栽。您要是心急想看绿意,可以催芽:找根芽眼较多的红薯,套个塑料袋,稍喷点水,扎上袋子,用牙签扎几个眼儿透气防止发霉,将其放在温暖、阴暗处。等红薯的新芽稍大些,在大碗中放入1/3清水,放入红薯,不几天便出绿叶。注意,一定要把发芽的那部分朝上,另一端遇水后自己会长出根来。如果红薯周身都长出了新芽,不妨找个盆,把它放倒“躺着养”。“躺养”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铁棍山药。红薯叶、山药叶炒菜、做汤味道都不错。
玉米棒盆栽的观赏性更强。选干燥的玉米棒,在浅盆里铺些石子,将玉米棒平放,加水到玉米1/3高度,放在光线好的地方,三五天便能看到玉米粒缝隙里的点点绿意,15天就能收获小盆栽。记得勤换水,严格控制水量,否则食材被泡烂了会散发出难闻的臭味。
生活家的终极考试是一场十人以上的主题家宴。家宴的每个环节都相当耗费精力。除了美食本身,还要围绕主题内容准备合适的餐具、桌布、桌花乃至桌卡。家中也要按照主题风格布置一番。更讲究的人还要提前制作邀请函,准备伴手礼让宾客带回家,让家宴有始有终。聪明的生活家会借助合适的家电让家宴省力又有面儿,腾出时间精力和宾客交流。
蒸烤箱集合了蒸箱、烤箱、空气炸锅和发酵机的功能,可谓一机多能。宴会前一晚,腌一只整鸡或一大条鱼,放入冰箱冷藏入味。在蒸烤箱里发酵一盆酸奶,作为宾客的餐后零食。宾客入场时,用空气炸锅功能快速做一大份薯条当餐前小食。紧接着,可以用蒸烤箱做烤鸡或者烤鱼。只需四五十分钟,这道主菜便色香味形俱佳。若是家中电饭煲容量有限,还能用蒸烤箱焖多人份的米饭,不怕客人多不够吃。
很多成年人不愿轻易尝试新食物、新做法,往往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有接触过。等到为人父母时,给孩子的食物,往往选择自己小时候曾经吃过的。心理学家铁钦纳(Edward B. Titchener)认为:人们看到熟悉的事物会出现“如沐春风”的感觉。熟悉的食物让人获得安全感,我们偏好熟悉的食物是非常正常的。但如此往复循环,被纳入自己食谱的新食材会越来越少,而单一难免会产生乏味感。不少朋友人到中年会觉得不知道吃什么,吃什么都没意思,就是这个原因。
心理学对熟悉定律深入研究发现:新鲜事物在同一个人面前频繁出现,重复曝光,人们就会对其产生偏爱和喜爱。简单来说,即便是您不熟悉的食材,看到的次数多了,多吃几次,也会渐渐喜欢上。喜新无需厌旧,这个增加新鲜感的方法还不错吧?
世上百味尝不尽,人间百态看不足。愿人人都能成为生活家,永远对生活保持新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