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钰 于敏章
摘 要:共享经济自进入中国以来,发展迅速,遍布各个领域,并在其发展探索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引人深思的现象。从消费心理学角度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对其所涉及的心理学现象进行浅显的解释和说明。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共享经济;Airbnb;困境;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0-0001-02
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出现以及发展均晚于国外。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自2006年左右开始进入萌芽期,随后持续缓慢发展,一直到2014年进入井喷式状态。于中国而言,脚步的确慢了半拍,不过仍于2014年左右开始蓬勃发展,赶上了共享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2014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共享经济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一年。仅短短一年,共享经济领域新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倍,进入爆发期。截至2015年,已有5亿人参与进共享经济,接下来的几年,都是共享经济在中国的高速发展期。据推测,共享经济的规模将在2020年占到GDP的10%以上。现如今,从Uber到滴滴,从共享单车再到共享汽车,以及随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经济已经完全充斥人们的生活[1]。
一、共享经济发展的原因及现状
共享概念自古有之,原始社会共同劳作,平均分配是人类最原始的共享形式。当今社会,同学之间互借书本,邻里之间互借工具,朋友之间分享信息,这都是新形式的共享。共享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78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琼·斯潘思和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发表的论文中,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2]。简而言之,共享经济就是将闲置的资源共享给其他人,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能从中获得回报。
(一)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原因
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至少有以下心理诱因:其一,科技飞速发展,制造业水平节节攀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物品不能充分使用,导致过多的闲置资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能物尽其用,从而催生了共享经济。其二,观念的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地区基本上都解决了温饱,对于日常生活中物质需求的欲望逐渐降低。从注重“拥有”到注重“使用”这一过程的个人消费观的转变也是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三,参与共享经济的双方都能获得收益。除了收获除物品本身产生的收益外,还多了由共享经济带来的额外收益。而参与共享经济的另一方,可以收获便捷。
(二)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我们的社会也逐渐意识到盲目地以资源的高消耗来换取GDP的增长是无法长久的。毕竟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并且在合理情况下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了全人类在21世纪的新难题。当下的中国,以闲置物品资源配置为主的经济模式早已过时,将资源配置扩大到教育、出行、医疗等服务、媒体内容分享、闲置资金众筹等领域。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资金分享领域占据共享经济市场总交易额的60%以上,交易额约为20 863亿元。交易额排名第二的是生活服务领域,占据共享经济市场总交易额的20.95%,交易额约为7 233亿元。近期受到广泛关注的交通出行领域,占据共享经济市场总交易额的5.90%,交易额约为2 03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生产能力领域受到共享经济模式的驱动,在总交易额中占据9.79%的比例,交易额约为3 380亿元[3]。
在面临这个极其严峻的问题之时,我们的国家也做出了许多的改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引领资源共享为主导的共享经济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经济社会评论家杰雷米·莱福金这样预言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共享经济是以陌生人为基础而发生的物品所有权不变,而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形式。
二、共享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共享经济如此红火,在中国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势必会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将用心理学知识浅显地解读共享单车发展中的一些现象。
(一)从众效应让共享单车停滞不前
为什么共享经济会取得蓬勃发展?为什么风生水起的共享行业又会遭遇瓶颈呢?俗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模仿是人类的天性,由模仿可以衍生到心理学上非常经典的从众效应(BandwagonEffect),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从O2O到共享经济,到无人货架,到人工智能,到区块链。一旦有人从共享经济中尝到一点甜头,各种形式的模仿就会纷至沓来。这不由得让人唏嘘感叹,这是共享的时代。这样的大手笔,大动作让不少人眼红,人人都以为趁着共享经济的东风,只要有想法,有勇气,有资金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模仿,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由此,一切稀奇古怪的共享形式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具有积极性和消极性等两面性。
然而,从众效应在共享经济的范畴带来的几乎都是负面的影响。由于大多数个人或是企业没能正确地看清局势,对自身没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一味地从众,盲目地跟随共享经济的浪潮,最后大多数惨淡收场。因从众效应受灾最严重的当属共享单车行业,从一开始的小黄,到小蓝,紧接着涌现的单车公司不胜枚举,引得人们直呼:“颜色都不够用了!”接下来发生的事,会让一些坚信共享单车行业就会这样一直顺风顺水发展的人大跌眼镜:美团收购摩拜、滴滴收购小蓝、阿里仍繼续加大对ofo及哈罗的投资力度,共享单车领域的领头羊们都成了巨头公司中的无名小卒。这样的结局有些凄凉,大张旗鼓地来,悄无声息地走,顺便给街头巷尾添上五颜六色,堆积如山的废铜烂铁。本以为伴随着共享经济热潮,新一轮资本蜂拥的“风口”来临,不料晚景确实有些凄凉。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众效应惹了大祸。
(二)“安全感”令Airbnb举步维艰
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家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安全感”是心理学中经常提及的一个概念,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衣食住行,每一样都占了人类生活中极大的比重。“民以食为天”,食为基础。第二重要的便是“住”。心灵没有栖息的地方叫作自由,肉体没有栖息的地方只能叫作流浪。共享经济的代表性企业的一个鼻祖级人物于2008年在美国横空出世,它就是——Airbnb。虽然Airbnb依靠房屋租赁已经做到了255亿美元的估值,在全球“独角兽”行业当中排名第三,仅次于Uber和小米,但是Airbnb经营的房屋短租领域和Uber所在的租车行业却在国内的发展却有着天壤之别。Airbnb进入中国市场可谓一波三折:2012年试图在香港设立第一个办公室,却因香港政府指责其“妄图抬高房价”而无奈辗转至新加坡。兜兜转转,直至2015年才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布莱恩·切斯基(Airbnb创始人兼CEO)一定不会想到,代表社会主义理想构想的Airbnb会在中国市场上遇到如此出人意料的曲折。中国特有的奇高房价,导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几乎一生都在为房贷而奔波。这样一来,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变成了生活中的奢侈品,进而显得尤为珍贵了,房子由此变成了安全感的载体。将自己的房屋以盈利形式分享给陌生人住,这对于有着“家是港湾”观念的中国人来说,的确有些难以接受,这也成为Airbnb在中国发展的主要障碍。
除此之外,对于住客来说,在Airbnb上挂出的房屋既没有同酒店一样的24小时服务,也没有保洁人员周到的清理服务,甚至不会有每天更换的洗浴用品。这类非标准化的服务产品,除了加重了用户的心理负担,还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适应难题。尤其是房主和住客对于卫生要求标准不一,会衍生出非常多的令人意想不到的麻烦,也会影响到共享经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三、展望共享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共享经济涵盖范围之广令人咂舌。智能手机的普及引领互联网深入发展,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活娱乐方式种类增多,从而使得消费商品种类增多,闲置物品种类及数量也随之增多。多元文化的浸入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关于物品拥有权和使用权的价值观与以往有所不同。
(一)增强共享经济发展的安全感
虽然,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国民素质提升显著,诚信度也在提升。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国内信用度普遍不高,各种各样令人啼笑皆非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危害人身安全的事件也时而会出现,我们实在不想看到有人因参与共享经济遇到伤害这一类新闻。试想,在社会公众安全感极低的情况下,去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家里住上一晚,这可以堪称是一次冒险。现如今阶段,即使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对大部分人来说,独自一人仍是不敢孤身前往。正是潜在租客与Airbnb系统以及房主之间的安全感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才有了千千万万个“不敢”,Airbnb才错失了千千万万个良机。“信任”和“安全感”才是最大的痛点。有人提出,Airbnb的房屋租赁模式和国内传统的房屋中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实不然,传统中介会让买卖双方进行交流面谈,以此来获得安全感,并且一般双方会签订一式三份的契约保证。除此之外,还有比契约更让信奉“白纸黑字”的中国人更有安全感的东西吗?可是,形成特别大反差的是,对于Airbnb来讲,其展现给住客的手段就是几张不单调且苍白的房屋照片和“不够靠谱”的文字描述。这大大降低了租客获得的安全感,使得顾客对于快捷酒店与Airbnb之间不再抉择两难,往往更倾向于前者。对Airbnb来说,扩大房源的数量与地区覆盖面更为重要。在房主与租客同样缺乏安全感的中国,想要安身立命,可谓道阻且长。
(二)拓展共享经济发展模式
Airbnb在中国的两任创始人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并且熟悉中国特有的互联网运作形式。在创始之初甚至还想到同微信合作,使用户能通过微信直接登录Airbnb账户。为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用户,Airbnb也做了很多贴近本土化的工作:不仅推出中文网页,Airbnb还支持iOS应用,支持银联支付,除此之外还有专门根据中国不同安卓应用市场定制的安卓版手机应用。看起来,Airbnb进军中国市场之初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不少业内人士都翘首以盼其大展宏图。然而,至今为止,似乎都没能等来Airbnb在中国的春天。即使Airbnb没有输,利用其独特的C2C共享模式在国内站稳了脚跟,但情况也不容乐观。还有一个致命性问题:房源。美国的房屋短租有着很好的硬件基础,完全能够撑起Airbnb这样的“上层建筑”。共享经济在国内其实也不是没有生存土壤,国有国情,在“住”的方面,房源紧缺的中国,闲置房屋数量稀少,能满足Airbnb标准的更是少之又少。
(三)立足当下注重长远发展
一个企业从建立到生存再到发展,若想修成正果,筚路蓝缕之后必定需要披荆斩棘。在西方企业眼里,中国13亿人,口味不一,众口难调,始终是一头难以搞定的怪兽,犹如一个屡攻不下的高地,一道百坚不摧的城墙。Airbnb排除万难,好不容易克服了水土不服,在中国市场稍稍站稳了脚,却不曾想,前方还有更大的风浪在等着他:来自本土行业的竞争。其实在Airbnb正式进军中国之前,小猪短租、住百家、途家、蚂蚁短租等公司早已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短租市场,中国的短租市场已经打得热火朝天。中國人太了解中国人了,中国人爱好“放长线钓大鱼”,相较而下,稍长期的租赁形式是要比Airbnb让房主心安。
从消费心理的角度看,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三观。增进了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各类开放平台让共享经济带来的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得到充分的讨论,实现了社会道德发展的自我修正与完善。比如社交媒体、自媒体、各类网站等经常对部分公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与批判,就是一种社会道德修养培育与改造的过程。从社会法律法规的角度看,“审慎监管、底线监管、事后监管、协同监管”对共享经济稳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共享经济各个领域的法律规则将逐渐确立并完善起来,在法律制定中综合考虑各方的需求和利益,让法律法规成为人民生活底线保障,以此来鼓励共享经济的发展与成长。此外,环保意识的增强,有限资源再利用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催化剂。以上种种,皆为共享经济深入国民经济每一范畴打下了基础。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消费者将更全面地参与到共享经济中,既作为共享经济参与者,也作为共享经济提供便利的受益者,有效推动共享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个人的生活喜好以及生活方式,也将大大影响着共享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多方参与下,共享经济稳步发展,贯穿整个共享经济发展历程,各种心理因素对其有着极大影响。在科技和人文日新月异的今天,以不变应万变注定无法走得长远。共享经济想要在中国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道阻且长。
参考文献:
[1] 李英妮.共享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趋势[J].智库时代,2019,(8):64-65.
[2] 王天予,徐晗.共享经济视角下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9,(5):155-156.
[3] 解轶鹏,石玉.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J].国家治理,2017,(17):29-37.
收稿日期:2019-10-08
基金项目:四川省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S201914389190)
作者简介:林川钰(1998-),女,四川雅安人,学生,从事心理学研究;通讯作者:于敏章(1988-),男,四川仪陇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