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三语文复习课堂需要把握教学节奏,拟从其复习课教学节奏的构成要素、调控原则以及调控策略三个方面探讨科学把握高三语文复习课堂节奏的方法。
关键词:高三语文;教学节奏;调控
对于一直奋战在高三的教师而言,语文复习课最好上,也最难上。说好上是因为复习课的基本流程就是一张卷子打天下,经常是发资料、做练习、讲题目;说难上是因为复习课没有现成的教学参考资料,更是直接与高考挂钩,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想上出高效的语文复习课,除了教学的基本定位、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之外,还要注意教学的节奏,这是提高高三复习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绝对不能忽视。
对于高三语文复习课来说,要把握好教学节奏非常重要,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从构成要素、调控原则及调控策略几个层面适当展开,结合高三语文复习课的特点谈谈课堂节奏的相关问题,以期引起更多的思考和关注。
一、影响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节奏的要素
影响教学节奏的要素可从四个维度来考虑:教师要素、学生要素、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方法要素。
高三的语文复习课,教师应该是影响课堂节奏的首要因素,因为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是课堂节奏的掌控者。从教师角度而言,课堂节奏主要包括教学语言节奏、情绪节奏。从教与学而言,高三的语文复习课,以“教”为主导,教师要适当调节课堂节奏。
高三语文课的复习不完全是新课,更多涉及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语文能力。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没有咀嚼鉴赏的情绪,课堂节奏就很难充分体现。针对学生要素,教师要特别关注生本意识。复习的落脚点在学生,需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且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真正形成知识素养。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是语文复习,教师也要注意“习”的过程,要让学生“下水”操作,真正动起来,动手去写、去练、去读、去问。这种练和写应从学生能力出发,可以采用黑板板书演示这种最原始的办法,这样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课堂节奏的构成要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教学内容,复习课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科特点。高三语文的教学内容大多围绕三大部分展开,即阅读、写作与语言文字基础运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节奏自然不同。教学内容本身并不能产生教学节奏,当其与教学相关联的时候,就成为表现教学节奏的重要载体。教学节奏的合理安排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充分高效地被学生接受。
影响课堂节奏的还有教学方法,特别是语文复习课,教师一定要根据课堂节奏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语言学家吕叔湘强调:“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加重视教学方法,活用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表达应用、探究等语文能力。
二、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节奏调控原则
高三语文复习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已有知识的理论化与系统化。所以,教学节奏调整的首要原则是整体性,全面系统把握节奏。整体性不仅仅包括一节课的整体性,还涉及到整个高三语文复习的整体规划。在高三语文复习中,整体性主要体现在课堂结构本身的整体性。一节课的复习目标是明确的,围绕的复习中心是确定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时特别重视整个课堂的序列性、指向性。比如,复习古诗词,教师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最浅显、最熟悉的诗词入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将一个个的知识点和理论点建立连接,这是课堂节奏调整的首要原则。
在关注整体性、系统性的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包括高三学生共同参与的认知活动、审美体验,还要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思维在语文复习中占据了优势的地位,是连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桥梁。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提升复习效率。
三、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节奏调控策略
高三语文复习课内容繁杂,学生压力较大,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教学节奏进行调整。调整过程要遵循调整的原则,更要注意调整的方法。根据高三语文复习课的特点,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控。一是根据复习课中教与学、问与答、讲与练的过程,关注课堂气氛的调节;二是紧抓学生的质疑,及时关注课堂反馈;三是变换教学方法,及时调整课堂节奏。
语文复习课特别注重气氛的营造。课堂气氛的调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教学语言的选择。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重要,学生需点拨时教师就要密集讲解,讲通讲透,这时候课堂节奏是比较快的,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带动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语言节奏包括语气、语调和语速等基本要素。在复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语言展开对话,讲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拟定教育性谈话内容的时候,你时刻不要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打动学生理智心灵的。然而,语言可以是强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 除了语言节奏外,教师本身的情绪也非常重要,因为教师是课堂节奏真正的引领者和调节者。比如,复习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以及语言基础等部分时,教师要调节自己的情绪,力求让每一个学生跟上课堂的节奏。
在复习课中,学生的质疑是最好的调整契机,学生有质疑就说明这里的知识点需要梳理,此时教师需要将课堂节奏慢下来。系统科学中的“反馈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即使只有一个学生质疑,也不能直接忽略过去。这时候的课堂节奏必须适时调整,要将问题解决。在正常的复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认同的时候,课堂节奏可以快速进行,而不需要过度重复。但是课堂一旦出现部分学生提出质疑,就需要教师调节课堂节奏,这也是教师调节课堂节奏的最佳时机。
在课堂节奏调整的针对性策略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是教师调整教学节奏的工具。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上,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扬长避短,及时调换,灵活运用,以期達到教学方法运用的最优化,从而形成适当的课堂教学节奏,努力做到张弛有度,提高复习效率。比如,在论述类文本复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这时候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适时运用讨论法,让学生讨论,真正理解难点,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复习效果。这时候的讨论是让课堂节奏慢下来,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让每一个人的思维都能得到锻炼,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这样比教师一味地讲述效果更好。
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教学节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无论是构成要素,还是调整原则、调整方法,期待有更多的同行更科学、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
作者简介:王繁(1981—),男,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