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葛雪刚 茹云开
如果说2017年是乡村振兴的序幕,那么可以说中国将从2020年开始进入乡村振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每个人都不能也做不到置身事外。每个人都应该适应这种趋势,做出改变,做出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一次集中检验。“韧性”是规划领域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充分考虑各类安全风险,采取趋利避害的有效适应行动,从国土空间到运营管理体系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有弹性的、有迅速恢复能力。经此“疫情”考验,提升我国乡村应急韧性更是迫在眉睫。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事实上,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要看乡村是否振兴。
这次疫情之后,提升乡村韧性应当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基本要义,是农村地区打赢防疫人民战争之后应当着重提升的能力。
目前现有的农村地区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严重滞后于农业经济发展,难以对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滥用等外部性问题进行有效制约,而用于弥补政府失灵的市场机制也尚未建立,不能形成对环境友好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有效激励。
目前,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红灯全面拉亮,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农民基本的生存条件,同时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挑战。绿色是农业的本色,乡村要振兴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因此,如何让绿色农耕文化回归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如何让青山绿水成为发展乡村产业的自然资源,如何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家园,是“乡村振兴”战略破题的关键所在。
“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议题,它已经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个领域,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固有的乡村发展思路,真正从乡村本位出发,转变思想,探索出一条乡村崛起的可持续路径。而农业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巩固和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发展观,在农业及农村发展中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安全,关注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深层次变革;同时也是一次行为模式、消费模式的绿色革命,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生态转型,从根本上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突破,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在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资源和要素条件更加趋紧,持续稳定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我国农业生产一方面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制约,另一方面农业用水不合理及浪费的情况大量存在。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老化失修,已建成的灌溉耕地上的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灌不进、排不出等问题。
耕地数量减少且质量下降。近几年,我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同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资源掠夺式的耕作模式,导致耕地土壤用养失衡、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水平。
农业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灌溉、农药残留、废弃农膜对耕地质量影响严重,目前全国大约有1/6的耕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此同时,乱砍森林、草原过牧、盲目开垦等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人力资源从数量到质量都迅速下降。
随着改革开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劳动力要素大量流失成为乡村走向衰败的明显特征。笔者在农村调研中发现,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为目前留守农村的主体人群,而严重的主体老龄化已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
除了个别因城镇扩大“城中村改造”工程造成自然村数减少外,许多离城镇较远的自然村都是由于人口大量外流而“自然”消失。短时期内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失,将直接导致土地管理经营粗放化,甚至良田撂荒,对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粮食安全都会有负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空心化”“老龄化”所带来的除了单纯的生产问题,同时还伴随着严重的农村内部社会结构失衡矛盾的加剧,社区邻里互助传统削弱、传统乡村文明衰减,农村社会结构稳定性遭到破坏,社会治理面临巨大挑战。
与城市的环境问题相比,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的环境状况更加令人担忧,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点源和面源共存,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叠加,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生态系统功能衰退。首先,工业化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无序扩张,造成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大面积扩散,镉、汞、砷等重金属不断向水土渗透,工业“三废”日益向农村蔓延。此外,重金属污染还导致农产品有毒成分超标,威胁人体健康。其次,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源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状况堪忧。农业面源污染不仅造成农业资源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同时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乡村振兴”战略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观的一场重要革新,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是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努力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全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农村更加美丽宜居。这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具体来看,绿色发展就是要追求生态效益的最佳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不同于过去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绿色发展要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筹兼顾,其在发展模式和业态上也要求有所创新。例如现在提出的把平面农业变成立体农业,把单一环节的农业变成循环农业,做到生产时间多序列,经营空间多层次,通过物质循环让能源尽可能长地被延伸利用,实现良好的循环利用发展。
在发展层面上,绿色发展要求的是全链条、多层次、整体性的农业发展。以最近提出的打造田园综合体为例,需要优化乡村的种养结构、居住布局,扩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打造建设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同时对农产品的概念也有了更多延伸,除了食用的粮食、蔬菜、畜禽蛋等,还有一些如休闲农业、康养农业、旅游农业都将是绿色发展之后的另一种农产品表现形式。而朝着绿色发展方向不断深入和扩展的农业农村产业领域,可以带给农户更多的经济效益。
“乡村振兴”战略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要突破目前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只有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的绿色化程度。推动绿色的生产方式,就是在农业农村生态系统运作过程中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污染控制、废弃物循环、产品优质、生态协调的一系列相互配套、兼容的产业技术体系。在过去常规农业生产中,我们往往是“直线思维”,农业生产就是投入各种生产资料,然后得到各种农产品。这种“直线思维”很少考虑到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的重新利用、污染物减排、能源消耗和环境安全等问题。以可持续的发展观看,农业生产应该是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体系中进行,为此,“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更好地认识农业的整体性,倡导生态系统运作模式,重新设计、布局和整合农业生产体系,推行能够协调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绿色生产方式。
首先,构建一个生产过程中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耦合模式,通过副产物的循环、废弃物的再利用,达到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其次,充分尊重自然界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加以利用。在绿色生态系统中构建良好的生物多样性关系,包括生物群落的组织、食物链关系的构建、特色生物物种和生物基因的利用。而通过利用这种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态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后,利用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技术构建绿色技术体系。绿色产业模式的运行需要多种单项技术的支撑,对于单项技术的选取更注重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食品安全、顺应自然和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关系的技术。
“乡村振兴”战略要保护绿色产业环境
农业是与自然结合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一定意义上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农业的本色是绿色,乡村要振兴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要构建绿色政策体系
首先,完善农村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社会经济评价中单纯对GDP的崇拜,真正把环境损害、资源消耗及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考核体系中。
其次,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及农业资源环境管控制度,完善体现农业资源环境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有偿使用制度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强化制度约束作用。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价格、财政补贴、绿色信贷、排放交易等经济政策工具,实现外部成本和效益内部化,使市场机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增加农业生态产品的服务和供给,引导市场主体绿色生产和消费,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最后,强化依法治理机制。农村生态环境要扭转,必须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转变为法律意志。以耕地、草地、渔业水域、外来物种、产地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开展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的农业资源和环境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定期发布监测预警报告,全面及时反映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状况。
我国乡村面临的既有原始矛盾的积累,又有新的挑战不断涌现,要走绿色发展的振兴之路,可以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必须找准主要目标、注重选择,在关键领域和重点方面率先突破,实现循序渐进的稳步推进。
强化空间优化,坚持规划先行
目前很多农村发展之所以土地管理散乱无序、资源利用毫无章法,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缺乏一个良好的有前瞻性的规划,或者规划缺乏基本的约束力有很大关系。
着力推进绿色产业,保障农民增收致富的可持续性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在以绿色为导向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以“绿色生态”为主方向,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
优化政策体系,以制度创新作为绿色发展动力
如果不能突破目前农业农村环境资源管理无序的状态,“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将陷入困境,或者也是不长久的。实施乡村战略要以绿色发展的政策融合为基本指向,重点在构建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新政策体系上实现突破。
聚焦瓶颈制约,构建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力量。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大背景下,只有依靠科技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聚焦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构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研的绿色发展技术集成创新方案。
从黄土黑地红壤,到山林田园湖泊,一场关乎亿万农民福祉、关系农村存亡的“乡村振兴”变革已经开启。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生态先行原则,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产业,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增加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确保食品安全,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经济的根源是什么?没错,那就是农村经济。因此,农村经济的真正发展,有效供给的扩大,内需的激活,消费的激活,使经济能够供需两旺,中国经济才能够持久繁荣。
这场疫情对经济影响深远,但会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个人认为不会产生长远影响。因为中国有着广阔的农村战略纵深,我们的经济是有弹性和农村这个助推器的。中国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灾难,中华文明从未被打断,因为我们有着强大的农业文明。这种流行病也会促使我们向内看,向下看,注意根源,更多的挖掘农村潜力。
因此,我认为这场流行病将给我们的经济领域带来四个调整。一是从过去重点发展城市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过去重点发展二、三产业向第三产业一体化发展;从过去发展虚拟经济转向发展实体经济;从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到生态文明发展阶段。同样,区域经济也是一样的,只有真正重视农村实体经济,区域经济才有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食品生产方式变化
疫情告诉人们,病毒的出现是由于“吃”引起的。如果我们吃了不该吃的东西,甚至把一种生物给吃绝,自然界平衡被打破,病毒就会出来。此外,一些唯利是图、别有用心的国家或企业在种子、食品生产、食品加工等多方面唯利是图、绞尽脑汁,推广一些看似先进的技术,实际上导致人体免疫力的下降,变得更容易感染病毒。
疫情的爆发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就是,如果灾难来临,吃饭才是最重要的,当人们在家里与世隔绝时,才知道我们的大部分消费是可有可无的。大部分之前我们日常的消费其实都可以省略。
疫情过后,国家将更加重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并将出台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切实转变分散、无序、不安全的农业生产方式和食品加工方式。我们的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以及餐饮方式都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
人们生活方式改变 在疫情下,人们发现病毒的到来,居然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仍然必须依靠自己的免疫力来战胜病毒。多么先进的医疗设备,多么昂贵的西药治疗,在病毒面前都成了心理安慰,也只能听天由命。这说明,在病毒面前去与不去大医院可能不会有太大的不同,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高自身免疫力。
如何提高免疫力?我们必须从传统的农业文明中找到答案。研究发现,农村人口的感染率远低于大城市,说明贴近土地、回归自然、食用安全的农产品、药品和食品、生活规律,加上适当的劳动等,都能提高免疫力。所有这些都是简单而传统的农村生活,因此,疫情过后,人们会明白,农村生活是成本最低、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此,疫情将使人们觉醒,人口开始逆城市化流动,人们开始回归农村生活、创业、就业,这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面貌,甚至改变中国的产业格局,人口模式与公共服务模式。
三观的转变
当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时,人们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浮云,只有健康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发现,破坏环境和生物链会产生严重后果,一种小小的病毒就足以击倒所有人,在疫情下,才发现只有家庭是最重要的,亲情才重要,熟人社交才重要。
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人们会尊重自然和其他生命。人们开始重视家庭和亲情。许多人敞开了心胸,改善了心态,改变了对生活的追求。许多人开始反思过去那些忙着赚钱、忽略自己、忽略家庭关系、酗酒和勾心斗角的日子。人们开始学会与自己的心灵、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政策取向的变化 由于推进乡村振兴可以解决许多矛盾和问题,避免危机,国家将更加重视疫情过后的乡村振兴,并将出台大量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将向乡村倾斜。地方政府也将更加重视乡村振兴,涌现出一大批示范县。
综上所述,这种流行病在短期内是坏事,但从长期来看未必不是好事。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才能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度过这场危机。我们的经济也可以找到根本的动力,使经济继续改善。在这场危机中,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再次显现,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集中精力和资源办大事的能力,在其他国家是不可能办到的;通过这场疫情,我们农业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将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中医养生体系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生活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回归质朴,不再浮华。
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发展的成效,就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以创新理念为引领,按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准确把握几个关键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和提升的现实路径,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注重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我们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发展的成效,需要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既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要全面落实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重点任务,根据地方实际,探索推进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同建”,整体推进生产标准化、蔬菜品牌化、农业园区化、乡村宜居化、农民职业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放大农业产业优势与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同步推进的有力举措,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注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发展的成效,就要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推动农业加快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注重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区域,生态是乡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较薄弱,基本公共服务尚不足,生态方面也缺乏有序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发展的成效,就要注重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移风易俗行动,推动产业园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同步建设、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同步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提升。
注重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更好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突出“人”“地”“钱”这三个关键要素,坚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市场,着力增加有效制度供给,积极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乡村振兴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是金融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人民富裕的目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需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
多角度增加乡村振兴金融供给。扎实落实国家发展普惠金融的各项部署,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一方面要发挥好大型商业银行的作用,充分利用其资金、技术实力和业务创新能力,特别是其强大的业务网络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另一方面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手段等引导支持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坚持服务中小、服务“三农”定位,发挥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同时要引导政策性金融对乡村振兴提供长期、低息资金。
多措施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突破乡村新型经营主体抵押担保困境。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利用农村产业发展成果,在“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产业链运行机制下,开展供应链金融,将乡村振兴经营主体的个体信用转化为团体信用,通过构建信用共同体,实现金融机构与乡村振兴经营主体的顺利衔接。继续推动两权抵押试点工作;支持大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进行风险管理,扩大农产品期货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
多手段解决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风险较高,化解途径较少的问题。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风险管理是关键问题,由此导致贷款难成为长期现象。其中既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如管理水平不高、财务信息不透明等;也有金融机构自身原因,如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内部管理的操作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在引导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中,相关部门需同向发力,推进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以分担银行贷款风险,提高银行发放贷款的主动性;规范发展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解决抵押担保不足等问题;加强联合惩戒,从源头解决部分涉农企业主逃废债问题;加强外部监管,提升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等。
多维度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生态体系。大力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挥征信系统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征信数据库,适应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扩展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开展信用评价、信用培植,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城市的信用建设之路。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方面,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消费维权工作,畅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等金融消费争议解决渠道,完善非诉第三方纠纷解决机制,促进金融部门与涉农主体之间互信合作,营造良好金融服务环境。
振兴乡村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支持,更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机制支撑、健全的制度保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这点出了未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和要害所在。振兴乡村,机制怎么创新,制度怎么完善?
我国多年改革发展的实践和规律证明,什么时候制度建设搞得好,就能激发潜力,迸发活力;反之,则会束缚潜能,阻碍发展。振兴乡村,物质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但是如果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就难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农业农村发展的能力和潜力就无法最大程度地有效发挥出来。
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力度,释放诸多的政策红利,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但总体来看,当前“三农”整体发展水平依然不高,更重要的是,在问题背后隐藏着很多深层次的制度矛盾和机制欠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背景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梦想,已经不是简单的“多予”和“少取”可以解决问题了。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制度,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操控好“放活”这只动力阀,用好“改革”这个最大利器和法宝,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和体制机制创新畅通瘀堵、破除壁垒、理顺关系、打通经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着眼激活市场,用市场的力量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振兴乡村,产业兴旺是关键,市场活,产业才能兴。激活市场,就是要改变不合理的农业供给结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市场力量引领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要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探索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政策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要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政策指向性和精准性,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推进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乡村振兴离不开政府的有形之手,但是也要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做法,遇事多从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借助市场的无形之手,多从完善市场机制上着手,真正让市场成为导航灯、指挥棒。
着眼激活要素,唤醒农村沉睡资源潜在价值。乡村要兴,资源必须活。激活要素,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优化现有的资源要素配置,让闲置的资源用起来、沉睡的资源醒过来、外面的资源迎进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必备的资金、土地等物质条件。要把土地资源盘活好,研究制定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配套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完善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政策,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改革农村土地增值收入分配机制;要把产权机制建好,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坚守法律政策底线、坚持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农民权利不受损的前提下,重点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要把资金要素利用好,一方面要改革财政资金支农的投入机制,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文章,另一方要创新金融机制,通过有效的奖励政策、差别化监管和考核办法,提高相关机构投放“三农”贷款的积极性。
着眼激活主体,充分调动农民干事创业的热情。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也是对中国农民的最好写照。这个支点其实就是构建一个激发“三农”发展活力的有效机制。要进一步转化政府职能,深化农业农村领域的“放管服”改革;要清理规范涉农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继续压缩农业农村领域审批发证;要加强农村市场的规范整顿,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根据农业农村特点和实际,完善建立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要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建立健全培训机制;要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要像当年支持乡镇企业发展一样建立起支持回乡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有效制度。总之,要尽可能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规范,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放手激发他们在新时代的创业、创新、创造潜力。
近4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中国农业本身并不缺乏效率,中国农村从来不欠缺潜力,中国农民从来不缺少智慧,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去成长。在向乡村振兴伟大梦想迈进时,我们要牢牢抓住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这一关键,始终坚持向改革要红利,以改革挖潜力,靠改革增活力,从肌体内生迸发出实现乡村振兴的制度伟力。
建设乡村要注意些什么?
如一艘巨轮,乡村振兴战略把我们载向了中国乡村建设的新航道上。前景光明,梦想远大,新航道上,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可为的方式如何,又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问题不思考清楚,不领会透彻,终究会影响我们抵达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彼岸。
新时代乡村振兴,既要登高望远,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整体设计,又要分类推进;既要有“颜值”,又要有“内涵”。要做到胸中有蓝图,脚下有路径,让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美丽中国的生动底色。
乡村振兴要“五子登科”,不要单兵突进。纵览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基础,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新时代乡村振兴,要坚持五位一体,“五子登科”,不要单兵突进。我们在开展乡村建设时,既不能只顾盖新房、修大路,忘记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这个根本,也不能只抓经济,忽视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事业的发展;我们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时,既不能只注重村头村路的整洁漂亮,忽视农民生活区、小道小巷的改善,也不能只抓样板村、城边村、路边村,忽视欠发展的村子、山里的村子、位置偏僻的村子;新时代,乡村振兴是一个多学科全面而系统的考试,门门都得优秀,来不得半点偏科。我们不能只拣好干的干,拣容易干出成绩的干,只有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步调一致,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全方位的发展。
乡村振兴要蹄疾步稳,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仅管未来三年、五年、十年,更要管未来三十多年。新时代乡村振兴,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我们在开展乡村建设时,一定要立足国情农情,不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不要贪多求快,搞大拆大建,一阵风;我们在致力改善群众生活时,一定要考虑主客观条件,有多少米做多少饭,不开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不能不切实际地吊群众胃口;我们在为乡村搞产业和招商引资时,不能一味拼速度,盲目上项目,来者不拒,防止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我们在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时,一定要把虚拟经济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谨防脱实向虚,冲击农村实体产业。新时代乡村振兴,既要积极作为,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久久为功。只有汇小溪成大海,积小胜成大胜,才能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的发展。
乡村振兴要量体裁衣,不搞“一刀切”。“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生态多样,不同地区乡村面貌差异较大。新时代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我们在强调规划先行、统一部署时,也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不搞“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作业;我们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乡村建设经验时,不能贪图省力,照搬照抄已有现有模式,致使乡村景观单一化、城镇化、西洋化。我国农情村情复杂,不同的种子要找到各自适合的土壤。经济条件好的农村要突出现代化气息,自然生态好的农村要守护好青山绿水,历史文化丰富的农村要注重对历史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生存环境恶劣的农村则要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新时代乡村振兴,要注重区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才能让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浮现于广袤的乡野大地,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多样性发展。
乡村振兴要呵护小农,不要垒大户、傍“大款”。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农业实践当中,涌现出了一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扶持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普通农民,特别是生活在传统农区的小农,依然是农民群体的大多数,是共享发展、共同富裕不可缺席的主要对象。新时代乡村振兴,不要垒大户、造盆景,谨防国家公共投入都流向大户,防止农村产生贫富悬殊和新的相对贫困。除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也是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在积极引进工商资本时,不能出现“要老板,不要老乡”的傍“大款”行为,要注意防止工商资本对普通小农利益的挤压和对农村资源的掠夺。否则,乡村振兴就会失去民意基础,必然要大打折扣。只有坚持小农的主体地位,重视小农、呵护小农、发展小农,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共享式发展。
全方位发展、高质量发展、多样性发展、共享式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正确航向,有力地规避了乡村建设新航道上可能出现的礁石和风浪。让我们将这些理念牢记于心,落实于行,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这艘巨轮一路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明确农村公共服务标准,提升医疗资源韧性
农村防疫在阻断传染源、防疫筛查、病患救治等诸多方面能力有限,有效防护难度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目前主要依托乡镇卫生院,因此最基层的村卫生站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还需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乡村医疗资源韧性。从中央到各省区市,无论是政策导向、财政支持还是工作推动,需注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物资供应、乡村医疗队伍的建设、制度和服务供给的创新,明确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标准化,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更好的保障。
吸引人才,培育人力资源韧性
中国县域农村空心化现象普遍存在,平时人员稀少,多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缺乏对待突发疫情的高度警觉与戒备。多数行政村“两委”成员年龄普遍偏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较难做到疫情发生令行禁止。
培育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韧性需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利用农村优质资源和政策,吸引复合型人才,回乡发展,带来新思维、新理念、新业态,带出乡村振兴新活力。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支撑长效机制,整合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将派驻、培养、挂职锻炼等方式统筹结合起来,多渠道引流人才开展农村治理工作,建设优秀基层治理团队,完善基层干部培养培训制度,稳步提高村干部待遇;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农村,提高农村治理效能。
加快移风易俗步伐,增强文化资源韧性
农村的精神风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民如何应对突发事件。面对重大疫情,相关信息传播处理不当,极易在农村地区引发群众出现心理恐慌与焦虑。疫情扩散导致部分村民出现心理恐慌,尤其当自己或家人感染疫情,乃至身边出现疑似病例或确症病例救治不及时时会出现紧张甚至恐慌情绪。另外,外来人员的紧张焦虑情绪也能进一步影响或加重当地人员的紧张焦虑情绪。
在乡村文化资源方面提升韧性,就要发挥文化对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作用。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弘扬公序良俗,培育文明乡风。通过循环播放广播、编印宣传资料、印发倡议书和公开信、完善村规民约、电话微信通知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地区防控信息通报、防疫知识宣传,健康卫生普及,增强农民群众健康意识、防病意识、清洁卫生意识。教育引导农民自觉践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戴口罩,勤洗手;及时清理垃圾,分类进行投放;及时清扫禽畜粪便,不乱倒生活污水;不乱停乱放、乱写乱画的良好生活习惯。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链,巩固物质资源韧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业生产正常复工复产率较低,农产品运销最后一公里受阻,农业用工贵、用工难等问题影响了正常农业活动的进行。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石,也是提升乡村韧性的物质基础。清研智库认为巩固乡村物质资源韧性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独特自然条件为特色,逐步形成重点突出、风险分散的农业韧性经营模式。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守护生态资源韧性
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村庄清洁行动”,虽然在农村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和改变影响农村居民环境的不良习惯“三清一改”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部分农村存在畜禽粪便污染、垃圾围村、生活污水乱排、上游排污下游洗菜现象,极易滋生细菌,传染病也容易流行,因此要特别重视农村公共卫生环境。
守护农村生态资源韧性,就是要发挥生态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绿色保障作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一方面,根据乡村生态宜居、绿色发展的要求,加强环境问题治理,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另一方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更加凸显了全国农村公共卫生中的防疫隐患。
当下不仅要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更要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黑臭水体治理,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快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坐落于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镇江边村、海拔1300米左右的雪峰山脉深处、少数民族(花瑶)聚居区的归与书院的创办人获得了一次在“举国抗疫”的特殊历史时期里,长时间、高强度、零距离的观察、了解、思考当代中国乡村与乡村问题的机会。
面对“后疫情时代”所出现的一系列新挑战与新机遇,“后疫情时代”的人们所急需的精神需求、心灵陪伴、身体健康三个角度入手,借鉴此前归与书院已经获得的乡村振兴实践经验,有效构建以“县域内循环”为目标的文旅、康养、医疗“三位一体”联动机制,最终形成一套可供复制的县域乡村振兴新模式。
“后疫情时代”县域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新挑战,如何通过乡村振兴,保障人民群众已经拥有的生活方式?
生命是宝贵的,但是生命也是脆弱的。此次疫情,仅中国就有超过8万人感染、数千人死亡、武汉封城、全国警戒、全民居家隔离……这是一堂最为直观,但是代价也最为巨大的生命教育课。可以想见,此次疫情必将在可见的未来,深远的影响到当代中国人关于自身生命的基本态度与自身生活的基本方式。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生活的日益向往,将不再仅仅停留在对期望拥有的健康、快乐、有品质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上,还将进一步体现在如何有效的保障已经拥有的生活方式的制度建设、技术手段与情感依托上。因此,“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有效回应如下问题的挑战:如何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建设、技术手段与情感依托,从而能够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已经拥有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如何通过乡村振兴,打通城乡居民之间的空间壁垒?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广大的乡村与众多的乡村人口,起到了极为明显的“疫情缓冲带”与“社会安全阀”的关键性作用。乡村的地广人稀有利于阻断病毒传播、缓解疫情的蔓延,乡村的自给自足有利于基本生活物资的持续供给、维持社会的稳定。更为重要的是,事实上,通过此次疫情,乡村生活的优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显现,比如说同样是居家隔离,城市居民基本上被困在了一个一个的“鸽子笼”里,整个家庭的活动空间被压缩到了最小的程度,而乡村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却是相当充裕的,甚至包括了广阔的自然与美丽的田野。因此,“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需要有效回应如下问题的挑战:如何在反思、总结此次全民性的疫情危机事件的基础上,充分凸显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补性与互助性的特征,打通城乡壁垒,构建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新型城乡关系?如何通过乡村振兴,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县域内循环”?
为了有效应对此次疫情的爆发,14亿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在居家隔离、阻断病毒传播的过程中度过了鼠年春节。使得我们可以从一个相对宏观的静态视角,重新观察当代中国基层尤其是“县域”层面的组织方式、运行逻辑与治理效能。在各大中城市之外的小城镇与广大乡村,领导并执行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力量,基本上都是以“县域”范围为主,而医务人员、防控物资、医疗资源等,也都是在“县域”范围内调配,甚至于普通人的日常活动范围,往往也会自觉的以“县域”为界限。因此,“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需要有效消化并运用如下问题的挑战:如何通过总结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所带来的经验与启示,积极促进县域乡村振兴相关要素尤其是文旅、康养、医疗之间的良性“内循环”,从而有效的弥补、强化县域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人、财、物”的短板与需求?
“后疫情时代”县域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新机遇,聚焦乡村硬件设施的改善与治理能力的增强。
目前,我国的乡村在经历了诸如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古村落保护、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之后,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治理能力方面都发生了迅猛的进展。即便身处雪峰山脉深处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公路硬化、通水通电、路灯亮化、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村级卫生室、村级大喇叭、村级辅警……已经相当完整的支撑起乡村疫情防控的整套体系。目前我国乡村在硬件设施与治理能力的逐步强化,正在逐步改变传统乡村落后、闭塞、贫穷、脏乱差等糟糕的形象,这样的状况完全可以转变成为县域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
乡村“小镇青年”的崛起与消费升级的诉求——举两个小例子来证明乡村“小镇青年”的崛起与消费升级的诉求:第一,疫情期间,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在没有行人的时候于乡村的山间公路上步行7-8公里,基本上每次都能够遇到成群结队、骑着炫酷的摩托车一路狂奔的“小镇青年”的样子;第二,疫情期间,坐落于群山之间的小镇上有一个装修、设施、产品、价格都相当城市化的蛋糕店,基本上每天都会卖掉2-3批自制的产品。县域乡村振兴其实拥有着巨大的精神需求、文化渴望、消费潜力与消费动力,如果能够充分有效的挖掘、发挥、引导这一趋势,将对县域乡村振兴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
疫情期间,如果我们注意到小山村村口的那个小卖铺,或者是小镇上的数量可观的快递点的话,就会发现,乡村的本土流量其实已经增长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了。此外,县城以及更大城市的居民在文旅、康养、医疗、亲子、研学等方面越来越大的刚性需求,已经成为县域乡村振兴越来越稳定的外来流量所在。在疫情的重压下,城市居民、新乡贤、返乡务工人员、小镇青年、留守儿童,甚至于收入日渐增多的普通村民,都将成为未来县域乡村振兴的流量担当。
乡村流量在疫情的影响下,极有可能会出现更为显著、更为直接、更为明确的爆发式增长,这对于县域乡村振兴而言,无疑是一次极为考验人的但是又极为有利的历史性机遇。
打造“新文旅”:铸魂乡村,探索注重人的“获得感”的乡村振兴模式
在疫情最终解除的情况下,去往乡村而不是去往更大的城市,将会成为那些经历了在城市的“鸽子笼”里自我隔离了如此长时间的人们的首要选择,而县域乡村振兴也将迎来真正的流量增长爆发期。基于此,我们在思考乡村文旅产业的复苏与复兴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如下新问题与新形态:在经历了此次疫情之后的城市居民究竟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往什么样的乡村?
以隆回县归与书院的实践经验为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打造注重人的存在感、奉献感、意义感的“新文旅体系”的方式,实现铸魂乡村、振兴乡村、彰显获得感的现实目标。首先,可以通过类似于乡村书院的公共平台为载体,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扎根乡土、服务乡土、引领乡土的公共文化空间,满足人们关于“存在感”的需求。其次,可以通过开展“爱乡公益活动”、“乡村公益课堂”、“乡村公益大讲堂”、“乡村公益助学基金”等公益项目,为越来越多渴望去往乡村的城市居民提供实现自身“奉献感”的众多机会。再次,可以通过村社联动,将去往乡村的城市居民和留守乡村的乡村居民有效的联合起来,共同开展针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研学、自然教育、亲子教育等方面的主题文化活动,让人们真实的感受到去往乡村的“意义感”。
打造“新医疗”:健康至上,探索注重人的“安全感”的乡村振兴模式
此次疫情已经极为明确的告诉了所有人,如果我们无法有效保障我们自身的健康,那么,我们即便追求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无法最终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生活。从疫情防控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保障我们身体健康的两大主力军就在于:个体的免疫系统、国家的医疗系统。目前,我国的广大乡村在提升城市居民个体免疫系统上的自然优势和在国家医疗系统上的硬件缺陷,构成了一对亟待解决的矛盾体。
事实上,在此次疫情之前,归与书院关于乡村振兴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医疗方面的内容,但是,此次疫情让我们充分意识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完全可以通过“新医疗”体系的构建,将广大乡村打造成为城市居民极为迫切的关于自身健康诉求的后花园、缓冲带、安全阀与避难所。期间,我们分别与县级医院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士进行了充分沟通,发现许多县级医院的有识之士都已经注意到县级医院不能仅仅只是限定在传统意义上的“疾病救治”的阶段,还应当进一步与前期的“疾病预防”、后期的“身体康复”之间,建立起更为明确的业务关联与机制互动。
基于此,归与书院目前已经和湖南省洞口县在建的雅康医院(市一级立项的医养综合体)项目达成了基本共识,将在疫情结束后围绕县域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充分借助5G技术、互联网技术、预警机制、康复机制、健康大数据、产学融合、文化融合、“一村一社”公益行动等方式,共同尝试打通城乡关系的“新医疗体系”的建设、运营与推广工作。
打造“新康养”:心灵陪伴,探索注重人的“幸福感”的乡村振兴模式
此次疫情就像是很多人所说的那样,给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生活按下了一个“暂停键”。这样的状况使得更多的人忽然有了足够多的时间停下来、静下来,重新审视、反思、构想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而一旦拥有了归与书院的公共文化空间、县级医院的健康保障体系的乡村,无疑可以成为城市居民重新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的最佳路径。
隆回县归与书院在疫情开始之前就在积极争取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乡村旅游示范村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一村一社”公益行动打通城乡居民之间的空间壁垒、心理距离与文化差异,构建一个可以让城市居民长时间居住、修养的常态化康养空间。这个康养空间的核心理念,就是心灵陪伴,通过搭建一个可虚可实的“归与心院”平台,有效整合城乡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文化创作者等资源,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心灵陪伴与心灵慰藉。通过此次疫情的洗礼,尤其是考虑到构建县级医院的“新医疗体系”这一未来趋势,无疑更加强化了如何在县域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推进“新康养体系”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归与心院的体系构建与落地运行,将重点突出如何善待每个个体的生命的人文情怀,积极回应当代中国人关于自身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的新渴望与新诉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土地流转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和主抓手;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新阶段,土地流转和田园综合体建设理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与主平台。 这是激荡在广袤乡土大地上最为动人的梦想,这是回旋在亿万农民心中最为深切的期盼。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回望历史,我们既有先贤“大同社会”的哲学构思,又有文人“桃花源”的诗意畅想,也不乏封建士绅、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实践,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探求只能停留在乌托邦式的空想和局部的简单实践中;放眼国际,欧美的大农场、日韩的民俗村、拉美的种植园,乡村建设各有亮点,但由于国情农情不同,我们想学学不了,想搬搬不来。纵览古今,揆诸国际,新时代中国的乡村振兴,没有完整的模式可鉴,没有现成的路径可走。
梦想无疆,凿路而行。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要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中国共产党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在对世情国情农情深刻审视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又更加具体地谋划了“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七条道路。这七条道路不仅指向中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辉煌前景,也必将为全球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乡村振兴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根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业是乡村的本业,是国家最基础、最刚需的产业。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无论乡村怎样演变,无论城镇化水平怎样提升,农业始终是亿万斯民一饮一啄的食物之源,始终是全社会生态供给的主要来源,始终是数亿人繁衍生息的谋生之业,也始终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因宝库。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怎样才算有奔头?农业现代化水平要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健全,适度规模经营广泛推行,经营农业的成本大大降低;农业产业链条要不断延长。产供销实现一体化,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增值空间大大提升;农业的功能和价值要得到拓展和掘深。望得见星空,闻得见草香,听得见鸟鸣。越来越多的人在农业劳作中感受创造的价值,在农耕文化传承中获得情感熏陶,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找到心灵归属。
乡村振兴要以农民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长期以来,“农民”二字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称谓,还是一种身份象征,农民作为社会最庞大的群体,但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的机会却较少。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要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怎样才令人羡慕?农民的收入要高,不仅工作选择多,且体面有尊严,不仅经济来源渠道广,且增长幅度大;农民的生活要好,能享受和城市一样的生活设施和社会福利,忙时乡间劳作,闲时进城逛逛,生活丰富多彩;农民的机会要多,既能扎根乡村,也能融入城市,全面发展的束缚被打破,向上流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农民的心情要美,一年四季不再候鸟般往返城乡,一家老小都能团圆喜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田园牧歌中实现“诗意地栖居”。收入高是基础,生活好成标配,诗意栖居作追求,乡村全面振兴后,做农民将是一件幸福的事。
乡村振兴要以农村的繁荣兴旺为目标,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是农民聚居的家园,是都市人“记得住乡愁”的心灵归处。从江南的小桥流水到东北的雪路柴扉,从陕北的窑洞暖炕到川滇的竹楼木屋,都凝结着我们对乡村的美好记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出现了“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等现象。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美丽家园什么样?生态环境要优,看得见蓝天,摸得着绿水,山水林田湖草保存良好;村容村貌要好,街道整洁,基础设施完备,农民生活起居现代化程度高;乡村社会要和,自治有传统,法治有保障,德治有作为,乡村走向善治;乡村风尚要美,邻里和睦,民风淳朴,文化欣欣向荣。总之,乡村全面振兴,既要有传统农耕文化的风绪余韵,也要有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崭新面貌。
我们就是要建设这样的乡村,我们一定能建成这样的乡村。面对时代提出的乡村建设之问,我们给出了有力的回答。蓝图既绘,美好可期。让我们豪情满怀迈入乡村振兴新时代,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实践,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