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露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山西太原030025)
心力衰竭是各类型心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的常见疾病类型,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心力衰竭死亡患者有40万,其死亡率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40%[1]。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明显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及卫生资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药物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一定进展,但其疗效欠佳,预后较差[2]。而心脏移植手术供体缺乏、排斥反应明显,心肌成形术难以耐受,故需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基因疗法、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医学领域新的治疗策略,但基因疗法需明确致病靶基因,降低基因表达扩散以及细胞移植的保护,提高其存活率等问题仍需进一步处理[3]。因此有研究[4]将基因疗法与细胞移植相结合,以此修正两种疗法的缺陷,充分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拟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分析钙离子ATP酶2a基因修饰的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作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选取由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雄性SD大鼠及雌性SD大鼠,4周龄,清洁级。将雄性大鼠作为骨髓供体,36只雌性大鼠为细胞移植受体及基因治疗的受体,体重200~250g;正常饮食、饮水。
浙江医科大学医疗仪器厂生产的小动物呼吸机,德国Leica公司生产的冰冻切片机,Philips公司生产的心脏超声心动图。胎牛血清、IMDM培养基、胰蛋白酶由Sigma公司提供,氯胺酮由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提供,蛋白酶K由北京精益化工产品公司提供。
模型建立:将36只雌性大鼠进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建立,左冠状动脉结扎,制作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n=9),腺病毒空载体;A组(n=9),钙离子ATP酶2a基因治疗;B组(n=9),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C组(n=9),经基因修饰后的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另选取雄性大鼠作为骨髓供体。
骨髓干细胞:雄性大鼠乙醚麻醉后,处死。取下肢长骨,骨腔冲洗,离心10 min,转速15 000 r/min,留取中间层液体,添加磷酸盐缓冲液,离心3次,转速1 500 r/min,丢弃淋巴细胞分离液。将细胞添加培养瓶(含有20%胎牛血清、青霉素100 mg/L、链霉素100 mg/L)内,37 ℃,置入培养箱内培养。每3 d更换一次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当其将近铺满瓶底,进行传代至第3代,取出非贴壁的球形骨髓造血细胞,获取纯化骨髓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生长至90%并汇合,培养液吸取,置入钙离子ATP酶2a病毒工作液、无血清的IMDM培养基,将其孵化12 h,病毒液吸取后继续培养。转染第2 d,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绿色荧光表达,收取细胞,以0.25%胰蛋白酶消化,待细胞变圆以完全培养基停止消化,离心10 min,转速1 000 r/min,丢弃上清液,观察计数。B、C组移植5×106个细胞。
(1)大鼠模型建立后,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其心脏功能,包括左室前壁、室间隔收缩与舒张期纵向峰值速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2)统计骨髓干细胞阳性率,即利用染料Hoechest标记,选取10个视野内阳性细胞比例;(3)统计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基因及蛋白表达,提取心肌组织内的DNA、RNA,以PCR鉴定;取心肌组织2g,以组织裂解液裂解,反复冻融,离心,采集上清蛋白质样本,并测定其含量。
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取重复方差F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大鼠行左冠状动脉结扎4周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45%,左室短轴切面呈不规则扭动或不规则摆动,各切面左室前壁、侧壁菲薄,向外膨出,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对侧室壁运动加强。长轴切面显示左室轮廓扩大呈球形,即为慢性心力衰竭建立成功。
治疗21 d,经连续切片绿色荧光染色检测,C组骨髓干细胞移植存活率98%,B组骨髓干细胞移植存活率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所示,治疗后21 d,A、B、C组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前壁、室间隔收缩与舒张期纵向峰值速度高于对照组,其中C组较A、B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四组LVEF及左室前壁、室间隔收缩与舒张期纵向峰值速度
如表2所示,治疗后21 d,A、C组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B组、对照组,其中C组表达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蛋白表达(U/mg)
近年来,我国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带来的经济负担呈逐年增加趋势,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重点关注的疾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心力衰竭致病机制的研究日渐深入,并提出基因疗法、细胞移植疗法,以期保护心肌组织,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组织,增强心肌功能[5]。现今,基因疗法集中在细胞及动物实验,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现并解决致病靶基因,提高基因转染率,确定转向导基因载体,进行基因表达调控[6]。细胞移植是当前治疗心脏疾病的新型研究策略,多种细胞类型已用于临床研究,其中以骨髓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增殖、多向分化作用,可转为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但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外基质间的作用,会影响细胞分化,且细胞存活率也受到临床重点关注。故此,在基因修饰下进行细胞移植,在体外对细胞进行基因转染,可有效调控基因表达,降低基因表达的失控率,提高基因疗法的安全性;同时移植细胞经基因修饰,可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率及存活功能。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将骨髓干细胞作为载体,结合基因修饰作用,能够发挥潜在的治疗优势[7]。
在心力衰竭病理状态下,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基因mRNA丰度、蛋白表面明显降低,使Ca2+的稳态及活动异常,致心肌收缩力降低。肌浆网钙离子ATP酶主要分布在心肌肌浆网,可调整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稳定及活动,与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密切相关,且参与了心肌细胞电节律、凋亡等生理活动[8]。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基因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靶基因,在机体生理状态下,会消耗ATP逆浓度,将胞浆内Ca2+转移至肌浆网,同时在磷酸化时,可使受磷蛋白(PLM)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基因复合物结缔,增强对Ca2+的亲和性[9]。但其表达率、转染率的控制,仍影响着临床治疗。骨髓干细胞治疗策略可提高心力衰竭的心脏功能,缩小梗死面积,增加室壁厚度,但细胞存活率较低。故采用钙离子ATP酶2a基因修饰的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策略,利用钙离子ATP酶2a基因转染骨髓干细胞后,成功组装并表达钙离子ATP酶2a基因蛋白,以此发挥基因疗法及细胞移植的作用[10]。本组研究中,治疗21d,C组骨髓干细胞移植存活率为98%,高于B组的72%,B、C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前壁、室间隔收缩与舒张期纵向峰值速度高于对照组,其中C组较A、B组升高明显(P≤0.05)。A、C组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B组、对照组,其中C组表达提高明显(P≤0.05)。研究提示,较单纯基因疗法、细胞移植策略相比,钙离子ATP酶2a基因转染骨髓干细胞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恢复大鼠的心功能,具有更为稳定、持久的作用效应,且骨髓干细胞移植能够有效调控基因表达;而基因修饰能够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及治疗效应。
钙离子ATP酶2a基因修饰的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效果,心脏功能改善明显,将骨髓干细胞作为治疗基础的细胞载体,以基因修饰细胞,两者相互作用,可提高其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