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瑶 申世广
YAO Yao, SHEN Shi-guang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出现的户外空间分布不均、游戏空间隔离化以及道路机动化等情况,导致了儿童的活动方式日趋单一化、室内化、静态化。同时,儿童肥胖、心理疾病、自然缺失症等问题也日益凸显[1~2]。“儿童友好型城市”能够通过创造适宜儿童成长的环境来保障其物质及精神权益,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良方。此概念于20 世纪90 年代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正式提出,广义定义是一个可以听到儿童心声,实现儿童需求、优先权和权利的城市体系[3]。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解决儿童福利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儿童的需求,尤其是与其成长切实相关的居住环境,应该得到充分的考虑与满足。不仅要让属于儿童的建议参与到城市建设环节中,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儿童环境认知的视角、创造力和认识能力,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环境和制定更体现儿童福利的相关政策。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各国的热烈响应,巴西、加拿大、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的实践[4]。我国对该领域的研究开展时间较晚,目前仍处于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的探索阶段,且还未有通过国际认证、达到国际标准的儿童友好型城市。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关注度持续增高,逐渐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此,本文拟对儿童友好型城市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我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提出源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严峻的儿童问题。19 世纪末以来,随着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土地兼并的加剧等,城市中涌入了大量失去经济来源的破产农民,并形成了大范围的贫民区。贫民区里充斥着饥饿、犯罪等不安全因素,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一方面,恶劣的环境和不良的风气加剧了儿童犯罪、儿童心理问题等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紧张,儿童缺乏游戏场地,车水马龙的街道成为了他们主要的娱乐场所,这给儿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为了给城市儿童提供一个安全且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环境,“游戏场”的概念在当时被多方人士提出。美国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游戏场建设,并成立了全美游戏场协会,进一步增加了城市中游戏场的数量。随后,英国、丹麦等国家也加入了游戏场的建设热潮[5]。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发现,游戏场运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儿童健康成长面临的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儿童玩耍过程中具有移动性、探索性和注意力分散、好奇心强烈等行动、心理特征[6],使得与外界具有隔离特征的游乐场并不能完全满足儿童的需求。扬•盖尔(Jan Gehl)[7]研究发现,街道、停车场等非正式场所反而深受孩子们的青睐,并且强调了这种充满活力的娱乐模式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8]在对美国大城市街道研究中也发现,完全与外界隔离、绝对安全的环境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并且这也不可能做到;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与交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解决儿童问题并不能只靠单一的娱乐环境,而是应该建立起一个能让儿童充分参与,更有安全感、认同感、充满活力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环境。
联合国在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发展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1989 年第44 届联合国大会第25 号决议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9],这是第一部对儿童权利进行切实保障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性公约,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在极大程度上保护了儿童的权益。公约要求各国最大程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并保障他们对与自身有关、会产生影响的一切事项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权利。在此政策基础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2 年正式提出了“儿童友好城市(Child Friendly Cities)”这一概念,1996 年联合国制定了“国际儿童友好城市方案(Child Friendly Cities Initiative)”和“在城市中成长(Growing up in the City)”计划2 个以保护儿童权益为核心的全球性倡议,前者通过制定诸多儿童权利目标,引导政府创建适合儿童成长生活的城市环境;后者则旨在创造儿童参与的城市环境评估方法[10]。2018 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整合并发布了“儿童友好型城市9 项权利目标”(表1)[11]。
表1 儿童友好型城市9 项权利目标(2018 年)
国外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起步较早且相对成熟。笔者从Elsevier、Web of Science 等国外资源数据库的网上共享资源中, 以“child friendly” 分 别 和“city”“space”“landscape” 组合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其结果从总体上看可得,国外有关儿童友好城市的研究大致经过“关注儿童健康”-“关注儿童独立安全”-“关注儿童的更高需求”3 个阶段。1970年之前的研究着重于解决城市化问题带来的不良现象(犯罪、暴力、居住环境差等)[12];1970—1990 年主要针对急速发展的交通和城市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对儿童安全的影响[13];1990 年后研究方向呈现多样化,开始将儿童的想法与根本需求作为最重要因素加入到政策制定、城市建设过程中,研究对象也从单纯的儿童游戏空间扩展到城市的各个公共空间[14]。
本文选取发表于2010 年1 月—2018 年12 月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共搜集到相关文献72 篇,其中,发布于杂志《Children, Youth and Environments》的文献有48 篇。通过仔细阅读文献可发现,国外儿童友好型城市研究涉及社会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心理学、法学等多个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儿童需求、儿童参与、儿童友好型城市评估工具、儿童户外活动影响因素4 个方面。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儿童活动空间日趋小型化、隔离化和室内化,由此引发的儿童肥胖、心理问题、自然缺失症等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儿童的通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将儿童需求分为自然需求和空间需求2 个方面。在自然需求方面,理查德·洛夫(Richard•Louv)的《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15]一书中指出儿童与大自然之间的隔离现象越来越严重,并认为这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而增加儿童与自然的接触是解决该现象的最主要方法。大量的研究发现,具有越多亲近自然机会的开放空间越有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提升[15]。在空间需求方面,儿童的活动空间可被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活动空间2 种。正式活动空间也就是游戏场,Joe 等[16]在其论文中提出了“可参与性的游戏场地”这一概念,鼓励儿童参与对游戏空间的设计,在激发儿童创造力的同时,使场地更贴合他们的需求,而不是在场地的空间结构设计中投入过多的关注。非正式活动空间指本身并不具有儿童游戏的功能,但因易于被儿童接触并具有被喜爱的特质,而被其作为游戏场所使用的空间,如街道、后院、社区等地。Oloumi等[17]观察到儿童更倾向于在自由度更高的非正式场所进行游戏。近几年有关非正式活动空间的研究越来越多,如何在非正式空间中兼顾儿童的需求,为儿童提供利于成长的、安全的活动场地,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15~20]。
在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儿童的意见和建议应被政府考虑在内并影响决策过程。这对城市治理提出了强有力的主张,要求其应明确解决儿童的参与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友好城市倡议提出了9 项可能影响儿童生活的不同治理层面的相关条例,其第一条就是“儿童参与:倡导儿童积极参与影响他们的事项;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21]。Sutton 等[22]也提出,无论是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公民生活的角度,都有很充足的理由认为儿童应该参与土地使用规划的决策。Soeharnis 等[23]也指出,地方政府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战略,在儿童友好型城市政策的贯彻落实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对如何提升儿童参与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Sawsan[24]在赛亚达建立试点,进行儿童参与性研究,通过对儿童表达意见的鼓励和对所在城市归属感的培养,从而创建一种参与模式,使孩子们成为充满活力和有影响力的公民。此外,还有地图绘制、儿童主导的旅行、代际设计、城市模拟以及一系列其他视觉方法等[22~24],也都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效果。
有大量的文献描述了儿童进行户外活动时受到的影响因素对其独立流动性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儿童使用公共空间的方式、安全因素、父母意志、邻里单位、儿童看待景观的方式和儿童便利设施等方面。由于城市建设所增加的活动风险会将儿童限制到特定的地方,Freeman 认为这些因素将会引起儿童边缘化[25]。
建立评估工具,从而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创建提供标准,是儿童友好型城市研究的另一热点。如Seung Ae Hong 对韩国首尔、大田和华城等城市的儿童及其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他将问卷分类为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客观问题被定义为专业人员用于调查现状的工具;主观问题被用来统计儿童、青少年和父母对城市环境的主观看法,被作为构造有效性数据的基础,并进行计算以验证其有效性[26~29]。
对于国内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笔者主要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儿童友好”“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景观”“儿童友好+空间”“儿童友好+参与”等作为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选取发表于2008 年1 月—2018 年12 月的文献进行研究。共搜索到与学科相关的有效文献 142 篇(期刊文献101 篇,硕博论文 41 篇)。
系统阅读这些文献发现,我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城市中儿童活动场地的研究在20 世纪90 年代才有所提及。李宇宏等[30]在1999 年对城市中儿童游戏场空间的构成进行了研究,认为游戏景观具有特殊意义,并对该空间的组成部分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该文章为城市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提供了参考。2004 年6 月原建设部发布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31],这是国内第一部真正考虑儿童需求、对城市儿童公共活动空间产生影响的政策,其中专门对儿童游乐场地设计作了详细规范。虽然在实际建设中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但为面向儿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参考,也为后面我国开展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了诸多参考和启发。
2010 年前后,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开始传入中国,为我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吴玮琼[32]详细介绍了德国学者M.欧伯雷瑟—芬柯关于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成果,认为通过改善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和实用性,能够有效提高城市开放空间的“少年儿童友好度”,并且提出了改善国内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现状的措施。赵乃莉[33]归纳了欧洲国家对儿童友好型街区的探索,总结出其特点和实施要点,并提出了若干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张谊[34]对国外儿童户外互动空间中儿童的喜好、自主活动性和探索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加儿童对户外空间规划参与度的建议。
近年来,国内关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研究的学术成果开始增多,出现大量学术论文,并且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趋于多样化,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有“儿童友好型街道”“儿童友好型校园”“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提升儿童参与度”等方面。沈瑶等[35]从提高城市儿童友好型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儿童放学后停留和行动的特征,得出儿童放学路径,并对该段道路进行合理改造,提高其安全性。王玮[36]根据需要层次模型和儿童身心发展特征规律,对儿童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以日本福冈壱岐南小学校园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儿童参与式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方法。王楠等[37~39]结合国外案例,提出儿童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原则和策略,为友好型社区空间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总之,国内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呈现如下特点:1)国内学者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学、心理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等;2)大部分研究倾向于从街道、社区等与儿童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探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方法;3)从目前研究来看,对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探索以提出宏观策略为主,对改善措施和建设策略的深入研究较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城市将逐渐成为儿童生活与成长的主要空间,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应得到重视。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规划方面,我国在这一领域都处于探索阶段: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以现象描述和策略提出为主,缺乏深层次的理论体系;对国外相关领域经验介绍多为对国外文献的翻译和结论的应用,对于儿童参与和儿童流动性及独立性的研究较少。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研究和实践的发展,结合对国内外文献的参考与总结,笔者认为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以下几点值得深入探讨: 1)从儿童需求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儿童对城市空间的需求。例如如何划定不同背景和年龄段儿童的具体需求?如何创造亲近自然的儿童活动场地?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视角下,公共活动空间应该如何进行合理分配?各类型绿地在城市中的密度应该如何确定?2)儿童户外活动影响因素。如何降低儿童在户外活动时外界不稳定因素对其的影响?儿童活动空间的色彩、植物、设施等因素应如何考虑?3)儿童在城市建设中的参与性问题。在政策制定方面,政府如何保证在规划过程中儿童的参与度?如何在规划设计中最大程度地收集儿童的意见?4)在儿童友好型城市评估体系建立上,通过对理论前沿国家的借鉴和对自身国情的判断,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认定评估标准,为我国下一步开展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做准备。
总之,儿童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智上都未成熟,需要社会全方位的爱护。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是社会重视儿童需求,保障儿童权益的重要体现,所以重视儿童友好型城市研究,也是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