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分析

2020-05-16 02:46李威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介素氯吡格雷

李威娜

脑梗死为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组织因血液供血出现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症状,使组织出现缺血性的软化或是坏死[1]。脑梗死临床表现为言语智力障碍、半身不遂、猝然昏倒等,临床将其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等,且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且其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等有着直接关系,如治疗不及时,还会增加致残率与死亡率,对患者生活、生命产生极大地威胁[2]。目前,临床在脑梗死治疗中,多用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但实践发现,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3]。本次针对脑梗死患者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炎症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2 月~2019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52~78 岁,平均年龄(65.25±7.44)岁;发病到就诊时间2~10 h,平均发病到就诊时间(6.42±1.69)h;梗死部位:丘脑25 例,脑叶15 例,基底节区10 例。实验组男30 例,女20 例;年龄53~79 岁,平均年龄(66.01±7.59)岁;发病到就诊时间2~11 h,发病到就诊时间(6.58±1.84)h;梗死部位:丘脑24 例,脑叶15 例,基底节区1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医院伦理会同意并批准。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关于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结合磁共振成像(MRI)或脑CT 检查确诊[4]。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首诊为脑梗死者;出现局灶性或是全面性神经功能缺损者;认知功能正常者;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出血性脑卒中者;合并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依从性较差者;不按时用药者;中途退出研究者;药物禁忌证者;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干参,同时口服脑保护剂与维生素E 治疗,了解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病史者,并做好相应的控制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口服,初始剂量嚼碎服用300 mg,之后1 次/d,100 mg/次。实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治疗,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一致,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 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抽取患者血液,做相关处理后,采用散射比浊法对C 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 进行检测[5]。②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③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NIHSS 进行评价,分值0~42 分,评分越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6]。④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 指数进行评价,百分制,分数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发生皮肤瘀点1 例、牙龈出血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发生皮肤瘀点2 例、牙龈出血1 例、头痛头晕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均可缓解,再次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出现。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因脑动脉出现栓塞或是硬化,使得脑血管出现狭窄,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使大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释放大量的自由基,导致细胞出现坏死、神经功能受损所致,故脑梗死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且此病症会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各项功能出现损伤,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严重破坏生活、运动及神经,故做好有效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研究发现,脑梗死需要对症治疗,以预防血栓的形成、保护大脑功能为主要原则。目前临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阿司匹林是最常见的抗栓药物,其可以与环氧化酶反应,阻断AA 转化为血栓烷,抑制血小板聚集;当患者发病后,会增加颅内压,机体出现昏迷、晕倒等症状,应用阿司匹林后,具有消炎、解热、镇痛的作用,有效缓解神经痛的同时预防血栓的形成。氯吡格雷是因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以抑制血小板与二磷酸腺苷的合成,抑制糖蛋白活性,使其发挥不可逆转的作用,将氯吡格雷用于脑梗死治疗中,可以将自由基消除,预防脑细胞死亡,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7]。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提高药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的同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抗血小板作用,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既可改善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又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介素氯吡格雷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铜和镉对草鱼肾脏中3种白细胞介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