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雁 张 舒 王家同 文铁军 连道悦
(1.荆门市植物保护站 湖北荆门 448000;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64)
草地贪夜蛾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世界性昆虫。2019年初传入我国云南,又先后迁入我省、我市[1-3],扩展势头迅猛,给农作物生产特别是玉米生产带来重大威胁。为弄清其在本市的分布、危害、主要生物学习性等基本发生规律,我们从田间监测、性诱、不同播期玉米为害观察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监测与观察[4-5],对其发生规律有一个初步掌握,为今后精准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草地贪夜蛾发展速度快,发生面积广。5月23日,钟祥市文集镇齐心村玉米田首次见草地贪夜蛾幼虫,至6月15日,不到一个月发展到全市7个县市区,发生面积521.3hm2。截止8月9日,全市54个乡镇均见虫,累计发生面积11 400hm2,后续由于玉米面积没增加,为害面积也无增加。
5月23日玉米田见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推测4月下旬有成虫迁入。11月20日,市植保站在白庙街办江山村玉米地调查,11月15日~20日3个百乐宝诱捕器累计诱得草地贪夜蛾成虫11头;田间见1龄~2龄幼虫,最高百株虫量10头。
据目前观察,只要有合适的寄主,草地贪夜蛾在本市生存时间可超过7个月,是否能越冬还需进一步观察。
1.3.1 性诱剂运用历期推算
8月下旬~10月中旬,沙洋县植保站在秋玉米上设置百乐宝诱捕器,9月10日诱蛾量出现第一个突增日(图1),日诱蛾172头,随后蛾量不断上升,9月25日后逐步下降,10月6日诱蛾量出现第二次上升,距离上个蛾量突增日差26d。
9月在江山村设置3套百乐宝诱捕器,基本上4天左右调查1次,9月12日~9月16日出现1个诱蛾高峰(图2),累计诱蛾83头,9月30日~10月11日又出现1个诱蛾高峰,累计诱蛾55头,推算蛾高峰相距26d左右,不超过30d。
图1 8月下旬-10月中旬沙洋县诱蛾量变化图
图2 9月-10月江山村诱蛾数量变化图
由上述性诱峰距推算,9月中旬~10月上中旬这代草地贪夜蛾一个世代约26d左右。
1.3.2 网虫室饲养历期观察
6月~9月,市站室外搭建网虫室,室内种植玉米并接种卵或幼虫,观察网虫室内成虫出现时期。第一批接幼虫后连续观察,羽化时间及历期见表1。
表1 网虫室饲养蛾羽化时间及历期表
由网虫室饲养蛾羽化日期表推测:7月2日~8月初为1个代次,约 29d~31d,8月初~9月上旬为1个代次,时间在24d~28d。
通过性诱蛾峰值、室外网虫室饲养蛾羽化期观察,结合温度变化和草地贪夜蛾生存时间,推算草地贪夜蛾在本市一年大概可发生5代~6代。
干旱不利于卵的孵化,9月16日上午在江山村采集1枚叶片上面附着卵块,由于较干燥,叶片出现失水卷曲,9月17日下午这块卵孵化出5头~6头幼虫,之后再无幼虫孵化。
干旱可引起幼虫死亡。9月上旬~9月中旬,田间易见草地贪夜蛾死亡幼虫。9月12日江山村、荆东村监测点调查,可见3龄~5龄死亡幼虫,最高死亡率15.38%。我们分析死亡原因与8月中下旬~9月上旬降雨少、干旱、空气湿度低关系较大。
低温对幼虫发育影响较大,正常年份高温无不利影响。低温导致幼虫期延长,持续低温使得幼虫蜕皮困难,增加幼虫死亡率,高温相对缩短幼虫发育历期,对幼虫发育无不利影响。
6月~10月,市站室内喂养幼虫显示,幼虫期最短10d,最长超过40d,随温度下降,幼虫历期延长。
目前本市观察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其次见其为害苏丹草、墨西哥玉米草、高粱等禾本科植物,为害程度不及玉米,还为害杂草马唐。
2019 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 56 246.7hm2,其中春玉米 45 846.7hm2,夏玉米面积 10 400hm2,还有少量秋玉米,草地贪夜蛾为害春玉米面积约1 440hm2,夏秋玉米面积约 9 960hm2。
春玉米发生面积相对小为害程度轻。市植保站5月24日调查春玉米最高为害株率4%,百株虫量4头;6月18日调查春玉米,为害株率12%~31%,平均21.2%,百株虫量最高8头。
夏玉米、秋玉米发生普遍为害重。市植保站7月31日调查秋玉米,为害株率30%~87.5%,平均60%,百株虫量20头;9月9日调查迟播秋玉米,为害株率55%~100%,平均80%,百株虫量48头。
田间玉米受害程度表现为秋玉米>夏玉米>春玉米,主要原因:一是春玉米播种面积大。春玉米苗期为害轻重与迁入虫量的多少密切相关,今年春玉米受害较轻,说明前期迁入的虫量相对小,给春玉米造成的损失不大;而夏秋玉米面积剧减,造成草地贪夜蛾集中为害;二是虫量的不断积累叠加。草地贪夜蛾世代短,繁殖快,经过本地2代~3代繁殖,加上外来叠加虫源,7、8月虫量基数大,对夏秋玉米为害大,造成的损失也大。
掇刀区白庙街办江山村同一块玉米地分三个播期种植3批玉米,荆东村单一种植秋玉米(两村相距4km),9月2日~10月28日田间定时调查,江山村玉米田间幼虫百株虫量有峰值波动,虫龄变化大,且虫量持续(图3),最高百株虫量90头,高于荆东村单一玉米田;荆东村单一玉米田幼虫百株虫量无峰值波动、虫龄变化小,无持续,表明江山村有持续产卵繁殖,而荆东村无后续繁殖。
图3 江山村玉米交叉区与荆东村单一玉米区百株幼虫量对比图
幼虫在田间聚集分布,初期表现尤为明显。草地贪夜蛾幼虫以卵块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初期田间受害玉米呈一团一团分布。核心分布型在春玉米上表现明显,为害中心团在田间分散分布;在夏秋玉米上由于受害重,后期表现不明显。
幼虫转移危害和自相残杀性。低龄幼虫通过吐丝,飘荡到邻近玉米植株上,或爬行到邻近玉米植株上;高龄幼虫主要通过爬行转移到周围玉米上为害,1头高龄幼虫可以为害3株~4株玉米心叶。观察显示,5龄~6龄幼虫残杀性强,而且残杀其它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较其它幼虫身体粗壮。幼虫主要为害玉米嫩叶、心叶、未完全抽出雄穗、嫩雌穗等,在田间适口食料少、气候条件不利等情况下,也为害成熟期雌穗、玉米茎基部。
产卵喜嫩叶,在玉米交叉种植区更明显。江山村玉米交叉区,调查显示:早播玉米的虫量不断下降,迟播玉米虫量不断上升。9月2日~10月31日,在剥查同等数量玉米植株情况下,8月上旬播种玉米10月8日之前(10月8日之后未见幼虫)累计剥得幼虫63头,8月中旬播种玉米10月24日之前(10月24日之后未见幼虫)累计剥得幼虫86头,8月下旬播种玉米累计剥得幼虫195头(图4),玉米抽雄后,幼虫量大幅下降,少见幼虫为害抽雄后玉米叶片。
图4 江山村不同播期玉米百株虫量图
成虫栖息于残枝败叶、玉米心叶、叶腋或土壤表面,由于颜色土灰,不易发现,受刺激后,飞行速度快;产卵多数产在叶正面;每块卵几十粒至一百多粒,卵粒及绒毛在体视镜下具金属光泽。
5月24日荆东村一块玉米田见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6月4日在发现地不远处的另块玉米田见草地贪夜蛾3龄~4龄幼虫,说明草地贪夜蛾迁入时间不一致,不同地区、田块表现虫态不一,随着落地虫源的本地繁殖和转移,及外地虫源的不断迁入,田间世代重叠严重,夏秋玉米田表现尤为突出,往往同一块田,各个虫态都有。8月27日调查沙洋县李市镇秋玉米,田间成虫、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均有。
草地贪夜蛾繁殖快、趋嫩性强、世代重叠严重,根据田间虫情调查和网虫室饲养,初步预计草地贪夜蛾在本市可繁殖5代~6代,还有外部不断迁入虫源的叠加,田间虫态复杂,加之对其寄主掌握不够,预测预报和防控难度很大。关键防控时期主要在玉米苗期-抽雄期,要防早防小,减少虫源基数。通过加强春玉米一代玉米螟、夏玉米二代玉米螟的防治对兼治草地贪夜蛾为害有一定作用,可以降低草地贪夜蛾暴发为害风险。
明年的监测和防控工作要提前准备,及早布置性诱剂,做好初始传入虫量的监测和控制。性诱剂监测的布置要随玉米播期分批进行,主要部署在抽雄期前的玉米田中。
虽然当前发现主要为害玉米,已发现的受害寄主还不多,仍要加强受害寄主监测,特别是秋玉米收获后适生寄主的监测。
适当减少夏、秋玉米的种植。适时播种春玉米,尽量播期一致,减少迟播春玉米、夏秋玉米的种植面积,降低其对玉米的为害,减少虫量的累积。
重点监测草地贪夜蛾是否能在本地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