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随着日本关东军进攻沈阳北大营的隆隆炮声,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蓄谋已久的欲独霸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中国东北军中的许多爱国官兵不顾上级的“不抵抗”命令,奋起抗击,率先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又先后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江桥抗战、长春抗战、哈尔滨保卫战反侵略战役。
“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政策捆住了数十万东北军将士的手脚,也直接导致了白山黑水的悲惨命运,随着东北四省一区的沦陷,东北军变成了无地盘的地方实力派,也被国人骂为“误国军”。然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更何况是保家卫国、守土有责的军人?其实,自“九一八”事变起,东北军的爱国官兵就毅然违背不抵抗命令,奋起还击。
一、北大营突围战
1931年9月18日,日本独立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的河本守末中卫率领几名部下,以巡视为借口,来到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按照预先计划,于22时20分左右用炸药将铁路一侧的路轨炸毁,然后将三具身着中国士兵服装的无辜百姓的尸体放置在现场,诬蔑是东北军毁坏他们的铁路。
柳条湖爆炸声过后,驻守在沈阳北郊虎石台的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突袭。北大营南距沈阳城约10里,东距东大营约20里,西距南满铁路约 300米。整个北大营成正方形,每边长约2000米,筑有两米高的围墙,围墙两侧有约1米深、3米宽的壕沟。东北军第七旅六二○团、六二一团、六一九团一个营驻扎北大营内,约有兵力7000人。11点左右,日军在川岛大尉的率领下同河本会合后,从北大营的西北角突入,扑向六二一团营房。身边没有武器的东北军士兵早已一团混乱,端着枪的日本士兵疯狂的追刺四处奔逃的中国士兵,并且放火点燃营房,整个六二一团几乎被日军搅得炸了锅。此时,东面营房的六二○团早已经做了应战准备,等待上级命令。然而士兵们接到的却是坚决不抵抗的命令。因此,中日双方就隔着操场互放冷枪,形成对峙。0时30分,日军独立守备大队第二大队第一、二、四中队全部到达北大营,被打垮的六二一团和不明情况的六一九团纷纷穿越东门逃离北大营,除六一九团一部坚守东门接应其余部队,全部向东大营集结。到次日1点50分,六二○团已经面临被日军包围的危险,王铁汉愤慨地说:“敌人侵我国土,攻吾兵营,斯可忍,则国格、人格全无法维持,而且现在官兵愤慨,都愿意与北大营共存亡。敌人已在炮击本团营房,本团官兵不能持枪待毙。”六二○团在团长的命令下边打边向东突围,奉命掩护的部队在二营营房一带组织了整个北大营事件中唯一有组织的大规模反击。猛烈的火力压制了兵力分散的日军第四中队,趁此机会,六二○团官兵纷纷集中到北大营东面围墙,从那里跳下土围子,最后脱离了日军。
六二○团在违抗上级不抵抗命令的情况下,以全建制在日军的包围圈下突围成功,造成日军20多人伤亡,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二、“九一九”长春抗战
日军长春独立守备队在9月18日接到日军已经进攻沈阳北大营的消息,随即開始作战准备,日军在长春的攻击重点,是中国军队的南岭兵营和宽城子兵营。9月19日晨5时,日本关东军第三旅团第四联队第二大队长黑石少佐率领第五中队、第七中队和一个重机枪小队,向南岭兵营西北角的炮兵第一营营房发起突然袭击。
南岭兵营炮兵团广大官兵群情激愤,砸开军火库,取出武器弹药,凭借营房的围墙、门窗和周围的壕沟,与日军展开激战。中日双方相持到13时左右,炮兵团官兵按照吉林副司令长春公署参谋长熙洽的指示,“遵令退让”,且战且退,从兵营东北、东侧两个方向三股冲出,共约1400人。据统计,此役日军伤亡55人,亡43人;东北军阵亡200人,内含炮兵连副连长1名,损失军马230匹。南岭兵营被日军占领。
日本关东军在突袭南岭兵营的同时向宽城子兵营进行袭击。就寝的士兵听到枪声立即投入战斗。双方激战至上午8时半,日军得到增援后,两个大队合力突破兵营东南一角,但前进到一个狭窄的入口处,被中国守军的火力封锁,无法前进。日军派出一个小队,企图迂回到中国守军后方,被守军发现,遭到猛烈射击,迂回小队长也被打死。日军指挥官大岛见部队正面、迂回都受阻,气得拉着军旗前进到攻击线后100米督战,希望能激起日军士兵的武士道精神,冲破守军阻击线。但没有太大作用,日军仍然被守军猛烈的火力压制。
到10时10分,日军增援部队携带三门大口径平射炮赶到,才占据优势。此时,吉林军政代理人熙洽派人送来“避免冲突”的命令。此前,守军也多次得到不得抵抗的命令,看到“避免冲突”的命令,失望已极,于11时向北突围。此战,日军亡24人,伤33人;东北70余名官兵为国捐躯。这就是壮怀激烈的“九一九”长春抗战!
1931年9月21日的《盛京时报》,刊发了题为《长春激战结果亦归日军》的消息:“长春于十九日午前八时,为日军所占领其大部分,南岭方面之华军对于日军顽强抵抗……”
三、江桥抗战
国难之秋,马占山临危受命,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他违背国民政府“不抵抗”意志,更以铁一般的姿态粉碎了日本人诱降的念头。指挥了著名的嫩江桥阻击战。
日本侵略者在侵占辽宁、吉林得手之后,即进逼黑龙江省。江桥,是日军进攻黑龙江省的必经之路。1931年11月4日,1300多名日军借在嫩江修桥的机会突然以7架飞机为掩护,在4列铁甲车和数十门山炮配合下,向江桥、大兴车站发起猛烈出击,企图荡平马占山的军事抵抗。正在省府的马占山接到前方上述报告后,下令狠狠还击进犯之敌。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由此爆发了!抵抗令下达后,前线官兵群情振奋。担任江桥正面防御的是马占山最为得力的卫队团,仗打起来至死不退,顶住了日军的轮番攻击,并在岸边芦苇丛中巧设伏兵,痛歼强渡上岸的日军400余人,稳定了全线防御。入夜,日军乘小船偷渡,又中守军埋伏,死伤落水者甚多,余者狼狈逃回。5日晨,首战受挫的日军改变部署再次发动攻势。防守左翼的骑兵一旅有较大伤亡,但官兵们一直顽强地坚守阵地,毫不退缩。日军无奈,驱使张海鹏的伪军为前队,日军在后督饬猛攻江桥。貌不出众的马占山在军事上是个天才指挥家,由于他指挥得当,守军全体官兵士气大振,越战越勇,击毙日军百余人,日军全局陷入被动,终于全线溃败。日军历来轻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他们原以为江桥阵地会垂手可得,不料连日攻战,竟损失惨重。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十分震惊,为了压住马占山的咄咄势头,星夜从四处急调援兵,准备大规模的进攻。6日2时,随着8架日机的到来,硝烟尚未散尽的江桥阵地,重又被弹雨火海盖住,这一日日方投入攻击的兵力达到7000余人。日军前锋是一支机关枪队,他们从工兵刚刚搭起的浮桥上强行冲过嫩江。在日军的反复进攻面前,卫队团伤亡剧增。关键时刻,马占山亲临卫队团所处第一线,急令骑兵连为先锋,迂回包围江桥南侧日军。快速的骑兵部队突然出现在敌后侧,令日军队形大乱。日军顶不住马占山的前后夹击,竟把长官抛在后面,各自溃散。一天的血战,日伪军被打得狼狈不堪。日军哀叹这是自到东北以来空前损失的一次。
马占山顶住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压力,率领东北军苦战江桥,打响了中国军队正面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江桥抗战轰动了国内外,也给东北军爱国官兵的抗战以极大的鼓舞。
四、哈尔滨保卫战
哈尔滨保卫战是东北军各部自发组织的对日战争,给日军以有效杀伤,提升了东北军队的抗日信心,振奋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志。
1932年1月19日,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出任哈尔滨特务机关长,策应日军进犯哈尔滨。1932年1月18日,于琛徵率伪军,由日军少佐东宫铁男、小野正雄督阵,在日军飞机、重炮掩护下,占领榆树。1月27日,于琛徵伪军向哈尔滨上号(香坊)、南岗、三棵树发起攻击,当即遭到东北军李杜、丁超、冯占海部猛烈还击,哈尔滨保卫战初战告捷。1月28日,关东军司令官下令进攻哈尔滨。1月30日下午,日军军列开进双城车站。第二天凌晨5时许,驻守在双城的东北军第二十二旅六二二团团长赵毅率部向车站附近的日军发动突袭,当即打死日军14人,打伤35人。在同一天,李杜、丁超等人在哈尔滨成立吉林抗日自衛军总司令部,发表了抗日讨逆的宣言,哈尔滨市民人心大振。2月4日日军兵分两路,沿哈长铁路攻击自卫军。李杜亲临前线指挥,自卫军斗志旺盛,作战英勇,日军攻势受挫。5日拂晓,日军再次集中兵力发动猛烈进攻。
2月5日拂晓,守军转守为攻,主动出击。首先以炮火集中射击铁路以东的日军阵地,而后步兵开始出击。日军陷入苦战,第二师团长急令炮兵对攻击的中国军队实施拦阻射击,并将坦克和预备役全部投入反击,才稳住阵线。日军部署在双城临时机场的飞机全部飞临守军上空,对守军扫射、轰炸,以支援日军地面部队。战斗非常激烈,双方都伤亡惨重。由于兵力相差悬殊,自卫军各部先后撤出,哈尔滨保卫战宣告失败。
哈尔滨沦陷后,东北所有大城市都被日军占领,东北军抗日抵抗活动趋于消沉。之后,以东北军旧部为主体的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之势,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作者简历:
张海艳,女,汉族,1975年7月出生,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编研室工作,副研究馆员,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从事抗日战争史研究二十余年,独立完成著作1部,参与完成著作3部。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参与完成省级课题3项。主持市级课题2项,其中1项为市重点项目。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级优秀成果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