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炯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5-012-02
45岁的老黄最近苦不堪言,每当饥饿的时候,这个胃啊,老是痛的难受,吃点东西呢,疼痛会缓解一些。去医院看吧,这医生老是让老黄做个胃镜看看,一提到胃镜,老黄心头就瘆的慌,因为十几年前,妻子也是胃痛,去做个胃镜,差点要了老命。尽管医生反复强调,现在有了无痛胃镜,老黄还是不愿意接受。这不,遛弯的时候,把这事给邻居老张讲了,老张听了之后,说去做个胃部CT也行啊。
稍有点医学知识的老黄就在想,胃是空腔脏器器官,做CT,好使?
于是啊,老黄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在医院放射科CT室工作的侄儿小黄,请小黄给他把把关,胃痛的难受,邻居让我去做个胃部CT,靠谱么?
小黄听到这个问题,也是哭笑不得,世间上,哪有什么靠谱不靠谱的,只有合适自己的,转念一想,和自己叔叔存在一样疑问的病友,不在少数,内心也就释然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在好好说说CT在胃部疾病中的运用。
一开始,我们先解释一下,作为空腔脏器的胃,对其疾病的检查,最为常规的检查手段,肯定是钡餐和胃镜,前者通过服用钡餐进入胃里,再行DR片,能解决很大一部分胃部疾病的诊断,而后者在直视下能对胃粘膜等进行观察,能解绝大部分胃部疾病的诊断。
既然胃镜这么牛,我们还说螺旋CT什么事情呢?像老黄这样的病友,畏惧胃镜,我相信不是少数,同时,如果病友存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或者是那些需要行胃癌根治术的病友,再去给人家做个胃镜,估计不会接受。
螺旋CT在胃部疾病的诊断上,也是不负众望。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进步,结合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CT检查可以达到“仿真胃镜”的效果。
CT仿真胃镜相比于胃镜,检查时间不长,其操作没有侵入性,较少的并发症,患者的接受度高,能让像老黄那样的,对胃镜检查怀有深深恐惧感的病友,是一种友好的检查。同时,因为是无创检查,对那些基础疾病多,无法耐受胃镜检查的病友,或者是上消化道存在梗阻的朋友,狭窄的腔隙,胃镜无法进入,都可以通过CT仿真胃镜进行解决。虽然在观察胃部黏膜病变方面,不如胃镜直观,也不能确定胃部病灶的病理学、组织学,但是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愿做/无法做胃镜检查的病友,或者是胃镜检查失败的病友,CT仿真胃镜都能作为一种替代检查,同时,结合三维和二维图像,在软件上进行合成,能对周围脏器及胃腔内的情况清晰显示。据相关研究指出,在早期胃癌的诊断方面,CT仿真胃镜与胃镜的阳性诊断率相当。但是像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黏膜的无菌性炎症,以及原位癌等诊断方面,需要超高的图像分辨率才能确诊,因CT仿真胃镜存在图像成像质量差等先天不足,阳性率不如胃镜。
而螺旋CT的成像质量差,与患者的配合、依从,存在很大的关系,在行胃部螺旋CT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检查时,胃的扩张情况。如果胃太过于扩张,体积过大,黏膜浅表部位的病变不容易被显示出来;如果胃扩张不理想,体积过小,不能对病灶进行充分显示,容易对正常胃粘膜的情况误判。
(2)注意检查时,患者屏气时间的长短。需要在检查前,教会患者正确进行呼吸,并根据患者个体的屏气时间,决定扫描时间,从而保证扫描效果。屏气时间过长,重建时,图像的体积反而变小,影响图像质量;而屏气时间过短,重建时,图像的体积反而变大,也影响图像质量。
(3)注意检查时,胃腔内的液体残留。液体在胃里残留过多,会产生伪影,检查的质量受到影响,能在检查前,尽量排空胃液与胃中的食物残渣,是比较重要的。
说这么多,胃痛去做个CT,好使么?
胃部的病變,CT仿真胃镜可以对其行形态学和位置学的观察,包括辨别溃疡的好坏(良恶),发现早期的原位胃癌,尤其是针对胃癌,还可以动态无创评估临近周围和远处的病灶转移,周围淋巴结情况以及增厚胃壁的分级等。
所以,病友们,如果胃痛的难受,在不方便做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时,胃部CT作为备选,也是一种不错的影像学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