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技能提升

2020-05-15 08:31孙学军
江西教育C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火灾身体

孙学军

所谓“技能”,是指运用技术的能力。当下,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其基本价值取向是“大众取向”,而不是“精英取向”。也就是说,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最基本的体育学习项目。小学体育教师,大有“谈技色变”之势。笔者认为,体育教学应当是理性的,在对纯技术教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教师不能因噎废食。

一、提升体育技能教学的内动力

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其身体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这种身体因素,不仅包括体能,也包括身体运动倾向性等。在小学体育中,无论是单一的动作结构,还是多元的动作结构,都是由基本动作、组合动作、过渡性动作及成型动作组合而成。作为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身体,包括学生的身体缺陷、运动障碍等。

比如教学《耐久跑》时,学生对其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耐久跑只要有毅力、有意志,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由此导致其常常难以克服“高原现象”。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比较轻视这一部分的教学,常常忽略研究学生的身体,由此导致教学的高耗低效。因此,教师首先要研究其本体性的技能知识,如步法均匀、摆臂自然,重心平稳,呼吸有节奏,体力分配合理等等。其次,要研究耐久跑对于身体的发展性作用,如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功能,促进机体代谢,提高耐力素质,增强下肢肌肉力量等等。只有掌握了学生的身体状况,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耐久跑。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态,预设学生的生理负荷,从而掌握学生中长跑的长度、节奏、呼吸以及练习的强度、密度等。

“有能”的身体,是“灵动的身体”,是“充满活力的身体”,是学生完成相关技能的基础、前提和保障。以学生有能身体为根基,深入研究体育学练动作,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

二、提升体育技能教学的助动力

如果说,学生的有能身体是体育技能教學内在的物质基础,是其体育技能学习的内动力,那么体育器材就是学生身体技能教学外在的物质基础,为学生体育技能提供了助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运用器材的特性、器材的结构、器材的多重功能等,提升学生体育技能学习。

比如教学《立定跳远》时,笔者要求学生的手部动作的预摆、身体的协调配合。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手部动作的预摆,但身体的协调配合能力却不尽如人意。有些学生,手部动作的预摆不能带动身体的腾空;有些学生身体不能充分地舒展;有些学生不能做到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等等。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体育运动障碍,开动脑筋,比如可以把一个垫子折起来、竖起来,形成一定的高度,让学生跳跃,从而逐步发展学升的腾空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先夹住一块小小的海绵,让学生前后左右跳,让学生能够做到双跳双落。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到缓冲落地,可以在地面上铺上一个小小的垫子,并逐步向前移动小垫子的距离。通过反复练习, 学生都能做到双跳双落了。作为教师,不仅要因才施教,更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器材的学练功能,助力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

技能学习是一种身体感受、体验性的学习。借助体育器材,学生能有效地突破学习难点,从而让学生的学练向深度迈进。作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体育活动发生兴趣,更要引发其对体育器材发生兴趣。

三、提升体育技能教学的源动力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指出,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环境保护”“个人卫生”“生命救护”“营养、健康生活方式”“野外生存”等在诸多方面。在教学中,笔者将之概括为“体育与安全”“体育与救护”“体育与营养”“体育与疾病”“体育与野外生存”“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

比如,在体育课《起跑》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创设了“火灾”的情境。由于教师只注意了让学生“逃”的速度问题,却没有关照到生活中的实情,导致技能知识与生命安全知识脱离。于是,有学生仰着头逃跑,尽管跑得很快,却不符合火灾逃生的要求。火灾逃生,不仅仅要求快,更要求有序、安全。学生仰着身子逃,极容易出现危险境况。火灾逃生,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重心逃跑。而在这位体育教师的课堂上,由于只关注到技能,忽视了生活因素,导致教学适得其反。此外,火灾逃生不是比赛谁跑得快,而是要在统一指挥下有序撤离逃生。只有兼顾生活、技能,才能让体育教学走向高效,走向实质。

生活知识,是提升体育技能教学的原动力。在技能教学中,教师应当融合健康教育与生命安全知识。如此,学生才能感受到技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积极调动自我的学习潜质,主动融入到体育学习中去。(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火灾身体
室外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与保管研究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一种轮滑鞋提送辅助体育器材的改进研究
中小学体育器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