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蒙文学交流与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建设

2020-05-15 06:10毛艳丽
北方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

摘  要:随着中蒙睦邻友好合作发展,中蒙两国之间的民间人文交流更加密切,其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习近平主席曾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而笔者认为文学作为反映人类最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的载体,是促进中蒙民间沟通、交流,增强彼此了解的最好媒介。介于此,本文通过探讨中蒙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文化交流中文学交流的重要性,研究分析中蒙文学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通过加强中蒙文学交流与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建设,缩小文化认同差异,奠定中蒙两国坚实的民意基础,助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关键词:文化交流  中蒙文学  民心相通

一、加强中蒙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习惯性地更多重视硬环境建设和投资而忽视软环境建设。硬环境的建设相对于软环境建设能较快看到成效,对于经济效益来讲更直接。然而,软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国家关系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所以说,软环境的建设投入虽说很难马上看到效果,但它是国家综合能力的体现,直接关乎两国长期健康合作发展,也是提升国与国、民与民、国与民间友好程度的关键所在。

中蒙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搭建两国社会民意基础,从而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发展之路”、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措施。众所周知,中蒙文化认同既存在差异,又存在共知基础。撇开政治和经济,去多关注人文交流就不难发现,两国人民间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交流模式等相差甚远,如何拉近这个距离是关键。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在民与民之间建立起相互认同的观念,国家层面工作的推进会变得非常顺畅。说到底,“民心相通”是基于双方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致力于合作共赢的战略举措。在中蒙各领域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尊重自身也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多开展针对性的文化交流与和合作,去了解彼此的语言与文化背景,平衡软硬环境的建设,提升彼此民间文化认同,避免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因跨文化带来的误解,这对推进中蒙双方的健康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交流中文学交流的重要性

想了解一個国家,就应该先了解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去阅读这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国家有别,但文学没有边界。文学源于社会生活,即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对象。文学中所体现的感情,如亲情、友情、爱情等诸多情感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情感。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蒙古国访问时在国家大呼拉尔发表的《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重要演讲中引用蒙古国著名文学家达·那楚克道尔吉的诗作《我的故乡》,当习近平主席吟诵完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就是文学作为超越功利价值,直接滋润人心的载体,在拉近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的感情中的重要作用。每个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学里包含那个时代的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观念,不管哪个时代的文学都涉及到这个国家的传统的生活方式、习俗。通过文学交流与合作不仅仅能细致入微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民众思维理念,同样也是让世界了解自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最好途径。

三、中蒙文学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蒙文学翻译质量有待提高

一是中蒙文学互译过程中存在文化过滤现象。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首先涉及的就是翻译,其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沟通效果。好的翻译是友谊的桥梁,不好的翻译会在交流合作,增进彼此了解过程中增添另一道坎儿。每个民族的文学是每个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载体。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翻译,它是再创作,需要了解文化,具有研究性,研究其意。目前,部分译员在中蒙文学翻译过程中可能更擅长于其文字字面意思的翻译,不了解其深层次的文化,翻译过程中把原文的文化内涵给过滤掉了,翻译出来的作品缺少原文包含的文化韵味。二是从西里尔蒙古文转写成传统蒙古文准确度需提升。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翻译蒙古国文学作品主要是先把西里尔蒙古文转写成传统蒙古文,再把传统蒙古文翻译成中文为主,也是属于间接翻译,直接翻译的较少。把用西里尔蒙古文撰写的作品转写成传统蒙古文也不是简单的工作。其读和写区别较大,彼此的文化背景也有所差别,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字、词的表述不一样。因此,市面上常见因转写者的不够细心、自身水平不高或者是直接利用转写软件而出现错误的书籍。在这个已经转写错误的基础上再翻译成中文肯定是错的,和原文真实意思就有所出入了。

(二)中蒙两国文学作品宣传普及面窄,获得彼此文学译著途径较少

就目前中蒙文学交流与合作来看,参与者大多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如,作家、语言文学研究学者、学彼此国家语言的学生,当然也有部分文学爱好者。在我国售书主要平台,如亚马逊、当当网、中国图书网上搜索关键词“蒙古国”,显示的主要以我国对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类书籍为主,文学书籍有“蒙古国文学经典——诗歌卷”“蒙古国文学经典——小说卷”“蒙古国现代文学”“蒙古国诗选”等译著或传统蒙文版作品。内蒙古是基于人缘和地缘优势,与蒙古国文学交流与合作最多的地区。而在内蒙古主要图书馆和图书商城,如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各高校图书馆、内蒙古新华书店、内蒙古文化商城等存有的蒙古国文学书籍主要还是传统蒙文书籍为主,部分原文,很少见译著。可以说,这些书针对的群体是能看懂蒙古文的群体,主要还是中国的蒙古族。

蒙古国民众接触中国文学的渠道主要是来自内蒙古地区出版的一些书籍。从蒙古国较有影响的网上书店搜索关键词“中国”,显示的大多是针对学汉语群体的辅助书籍,如蒙汉字典、词典、汉语等级考试辅导书等。在外国文学栏里能看到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余华的《卖血记》《活着》,尹学芸的《李海叔叔》,《70位作家70篇小说》,莫言的《父亲的画像》《生死疲劳》,还有《中文典籍译丛》等诸多作品。据CCTSS平台显示,蒙古国民众最受欢迎的十大作品有《狂人日记》《泡沫之夏》《狼图腾》《水浒传》《三国演义》《阿Q正传》《西游记》《活着》《子夜》《家》。但实际上,蒙古国的书店、图书馆里这些书却不常见,这与蒙古国正版书籍印刷数量较少也有直接关系。

综上所述,虽说中蒙文学交流与合作已有悠久的历史,也有诸多互译的文学作品,但彼此的文学译著作品宣传普及面窄,获得彼此文学译著途径很少,对“民心相通”建设的作用不明显。

(三)中国对蒙古国人文、习俗研究介绍的实用型作品较少

作为毗邻国家的民众,中蒙两国民众对彼此深层次的文化了解程度如何且不说,最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行为礼仪、服饰礼仪、饮食文化、待客礼仪、交流模式乃至“三观”特点都不是很了解。其了解途径以网络、电视广播、朋友介绍为主,获得的信息不够系统、全面。其结果是,两国民众交流中往往因本来无意冒犯的行为产生误解,因不太能接受或无法理解彼此的一些言行举止,造成沟通不顺畅,甚至排斥对方,这给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添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对上述文化和习俗进行研究,或者通过对比方式来全面阐述其异同,针对赴蒙留学、工作、旅游人士,介绍在蒙古国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情况的书籍均较少。

四、对策建议

(一)完善中蒙文学交流合作机制

深入落实“习近平主席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通过CCTSS平台,每年挖掘、遴选中蒙双方最畅销的30部文学作品并互译,推荐给出版机构和读者,实现两国经典互译出版事业,建立中蒙文学交流与合作机制。具体来讲,一是每年组织挖掘、遴选中蒙双方最畅销文学作品;二是规范文学翻译、统一专业术语、监督出版书籍、提高译著质量;三是建议中蒙两国文学界定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交流思想,利用该领域中有地位、有威望的资深人士带动两国文学交流与合作;四是拓宽多途径合作,如影视、音乐、期刊等,为中蒙两国文化氛围的畅通和“民心相通”建设提供多种途径。

(二)加强中蒙人文习俗文学创作与传播,奠定牢固的民意基础

一是创作蕴含文化精髓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渗透着人文精神,反映着意识形态。这种特点决定了它成为人文习俗、文化交流的主梁。通过品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从字里行间感受他们的思维模式、生活价值观,真实地去了解他们,避免不必要的误解。蒙古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蒙方院长米·其米德策耶将中国的《论语》《大学》等典籍译为蒙古文,还著写了《我们知晓的与不知晓的中国:思维与文化》一书,米·其米德策耶教授在书中用诸多案例分析介绍了中国人的性格、习俗、待客礼仪、交流模式和价值观等。这本专著荣获2014年度“蒙古国金羽毛文学研究奖”,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笔者认为,这本书是在蒙古国对中国的人文文化介绍最为详细的一本书。不夸张地说,没来过中国、没和中国人交流过的蒙古人通读这本书后不比来中国待3年左右的人少了解中国。中蒙两国都需要多去创作类似包含生活细节、真正实用的作品,增进民众彼此了解。

二是扩大文学传播途径。介于目前中蒙两国的文化交流滞后于经贸和投资领域的实际情况,人文文学创作是中蒙两国间非常需要的。这不仅是文学发展上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需求,更是两国全方位发展的需要。应同时注意活跃文学传播途径,如在蒙古国建立中国图书免费阅览室或者图书馆;在两国各大院校、报刊亭、公众场所提供互译文学作品,拓宽两国民众接触彼此文学的范围,用文学在两国民众间建立沟通平台,为双方发展奠定最牢固的民意基础。

(三)加强多样化文学文本的制作,拓宽影响力

文学文本的制作多样性,使文学传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随着电子产品和网络的发达,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电子网络了解周围世界,尤其是年轻一代。而目前中蒙文化交流大多停留在旅游、文艺汇演、互派留学生项目上。不可否认,这些学生在文化交流上的重要性,但它们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时效短、覆盖面有限等。跟随时代的脚步,依据双方人民的喜好,应考虑通过互补性的影视文学、诗歌创作-歌词汇编、短片散文改编小品等多种人们易接受、有内涵、较为轻松娱乐的方式加强文学文本制作的普及,让两国民众彼此的了解更全面化、多元化、时代化。完成这方面的工作现阶段需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创作符合需求的文本。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在中国热播,有评论媒体说这是中国文化对韩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后、法学博士赵磊在韩国时特意去见“大长今”的导演李炳勋,向他询问有没有预料到该剧在中国会受到这样欢迎时该导演却很自信地说:“在‘大长今还未开播前就知道该剧会受到中国观众的热捧,因为该剧起初就不只是给五千多万韩国人拍摄的,在编剧、拍摄时刻意融入了中国诸多文化,其主要目的就是面向13亿多的中国观众。因此,建议我国的从业者应重视对方需求、了解对方文化,创作符合对方民众需求的文本。

二是适度加强媒介的对外开放力度。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新型大国关系,这也是“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目标、立场。建立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开放,使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主导领域。但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域还不够完善。例如,因一些媒体网站受自身权限制约,很多中国节目在蒙古国无法播放。这制约了蒙古国人民了解中国的途径。在合法化的前提下,新型网络媒体发展应紧跟政策,引导适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拓宽媒介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顾元吉.“一带一路”助推中蒙文化交流新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6.

[2] 汪琳.文学翻译助力一带一路中非文化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7-11.

[3] 周慧琳.推动文学交流 促进民心相通[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2018-2-5.

[4] 毛艳丽.内蒙古与蒙古国民众互旅意向调查研究[J].北方经济,2018,(7).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中俄蒙合作研究院)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剧院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栖霞山与中外文化交流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