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35年的鄂尔多斯

2020-05-15 06:10韩云鹏钱格祥奇海林
北方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生态文明

韩云鹏 钱格祥 奇海林

摘  要:本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用新发展理念全面审视鄂尔多斯的发展底色,对未来国内外发展环境进行综合研判,结合鄂尔多斯的现实基础与趋势可能,提出到2035年鄂尔多斯市率先在我国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市的目标。

关键词:现代产业 民主法治 民族文化 富裕安康 生态文明 开放包容

进入新世纪以来,鄂尔多斯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量的突飞猛进和质的持续提升,其经济总量排在全国成长型资源城市第1位,人均GDP跻身全国三甲。特别是在能源产业方面,现已是全国最大的产煤地级市,也是全国最大的能源输出地级市,是保障京津、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主力基地。鄂尔多斯已从一个贫穷落后的高原小城发展成为煤基产业强劲、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活力迸发的现代名城。

2020年到2035年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世界经济格局风云诡谲,金融危机的爆发、“逆全球化”思潮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甚至是破坏性,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崛起也正在重塑着世界经济格局。中长期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需求增长放慢、消费结构趋向清洁、低碳和多元化、石油利用加快转向非燃烧领域、天然气消费重心正在从电力部门向多领域全面开花转变、可再生能源的制约因素正逐一突破等特点。

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格局会给鄂尔多斯带来挑战, 但世界经济格局加速重构和中国的全面崛起也给鄂尔多斯的高质量发展带来许多难得的机遇。一是“一带一路”为鄂尔多斯市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二是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将助推鄂尔多斯传统能源经济转型升级。三是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为鄂尔多斯打造国家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发展大数据应用产业集群提供新机遇。四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推进也将继续拓展鄂尔多斯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五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将有力促进鄂尔多斯市全面融入区域协同发展的国家大战略之中。

对标对表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鄂尔多斯市有信心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市:地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家庭占比达70%以上,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到那时,一座“现代产业新城”将沿着“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迅速崛起;一座“民主法治善城”将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一座“民族文化名城”将彰显“蒙古马精神”的独特魅力;一座“富裕安康暖城”让百姓幸福感爆棚;一座“生态文明绿城”让家园变得更美;一座“开放包容魅城”让西北落后地区变身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建设现代产业新城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鄂尔多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点路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40年来,鄂尔多斯在经济发展、结构优化等方面已经取得突出成就。但是,欠发达的市情没有根本改变,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对标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道路上,鄂尔多斯还需要解决煤炭产业铁路外输比例低、产业集中度不够和就地转化能力偏弱的短板;煤化工产业精细化不足,高端化不够的短板;路径依赖程度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成为新支柱,现代服务业占比较低的短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鄂尔多斯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主线,加快推进由“输出为主”向“转化增值”转变,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由资源单一粗放利用向综合循环高效利用转变,由先污染后治理向生态清洁生产转变,构筑循环、低碳、绿色、安全的多“源”供给体系,着力释放能源基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使鄂尔多斯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国家重点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能源产业基地。必须坚持立足国情、区情与市情,以绿色低碳为主攻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将发展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让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让新材料产业成为支柱,让装备制造业再上台阶,让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主动力,让节能环保产业更高更精,让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崛起。必须坚持以绿色有机为主攻方向,依托肉、绒、乳、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机制创新、典型带动等,来全面推进国家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必须坚持通过深度融合发展文旅业,健康发展金融业,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拓宽会展节庆业,加快推进电商产业,有序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

建设民主法治善城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阶段,研判未来15年的政治文明的演进,社会变迁、格局变动、思想流变对民主法治的影响可看出民主政治现代化、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扩大化、法治城市建设系统化、社会治理一体化、党政监督体系化将成为城市治理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切实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是鄂尔多斯政治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据这一战略部署,2035年鄂尔多斯在民主法治方面的目标应该是建一座民主法治善城。包括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政协的参政议政水平更上台阶,全社会高效参与治理的共商共治先进市;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依法治理发达市;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高效管理先导市;层级清晰、权责分明、民主管理、高效运行的基层自治堡垒市;高科技、智能化、网格化、大联动的公共安全模范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样板市。

为实现2035年民主法治善城的目标,鄂尔多斯必须从现在做起,通过坚持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区域间立法合作来提升地方立法质量。通过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突出行政执法责任、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来提高执法效能。通过决策科学化、决策合法化、决策民主化来提升科学民主决策能力。通过推行政府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框架,实行完全的负面清单制度管理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建设民族文化名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然成为人民最热切的需求。因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衡量是否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鄂尔多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全市各族儿女爱党爱国,守望相助,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迫切而强烈,为“民族文化名城”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15年的努力,鄂尔多斯要成为中国民族团结、文化传承融合发展的样板。到203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牢不可破,独特的草原文化将影响世界。要成为多层级高水准丰裕文化供给的旗杆,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将突破1万元,城市农村牧区文化协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之丝路典范,文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供给井喷式爆发。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企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民族文化产业特色的文化产业区块,一批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成为常态。

为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使用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方式,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教育和社会管理的全过程,使其深入人心。通过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强化“五个认同”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来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 “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文化产品生产,将优秀特色民族文化插上产业和互联网的翅膀,将各种文化变量转变成经济增量,实现民族文化名城的目标。

建设富裕安康暖城

民生状况如何,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以及这个地区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到2035年,鄂尔多斯要实现人民财富显著增长,人均收入达到中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中等收入家庭占比达到70%以上,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统一、标准的一致和水平的均衡,全体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率先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在全国位居前列,在国际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经济体水平。

未来15年,鄂尔多斯要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弥补农牧民收入差距、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助力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高质量发展引领社会建设的作用。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法治、德治、自治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发挥乡村振兴巩固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通过完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制度、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制度、社会保险体系来发挥完善制度降低社会发展风险的作用;通过持续改善民生来加强社会建设,最终形成幼有优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所扶的富裕安康暖城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绿城

党中央对新时代内蒙古的发展期望就是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鄂尔多斯作为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验田,紧跟国家、自治区的步伐,在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全方位发生变化,在绿色能源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环境治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高水平保护,到2035年,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安全稳固,绿色产业链条全面形成。森林、草原、沙漠、湿地、河湖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改善,构筑起生产空间安全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开发格局。实现“山更青、水更秀、林更茂、田更整、湖更净、草更丰”、“水韵林海,绿野田园”人与自然和谐、绿富同兴的生态文明绿城的目标。

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底线,推进绿色发展。以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为增绿措施,以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为治绿方略,以节能减排与环境整治为护绿关口,以制度建设与严密法治为固绿保障,以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为扩绿载体,以生态文化和治沙理念为爱绿精神,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践绿路径,形成党委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的四轮驱动新格局,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绿富同兴。

建设开放包容魅城

鄂尔多斯市地处蒙晋陕宁交界处,是内蒙古连接东西、贯通南北、輻射西部、支撑沿海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鄂尔多斯应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将自身发展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负面清单”制度的全面推行以及“一带一路”效果的不断显现,鄂尔多斯将由低水平、窄领域、单向度开放向多功能、广领域、更全面的开放型经济迈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争取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全域旅游国际化和打造高端平台吸引高素质人才等举措,将鄂尔多斯建成我国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空港经济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以及区域性现代能源中心。到2035年一个国际经贸往来频繁、要素流动自由,国际合作不断拓展,区域经济的聚合效应、规模效应能量不断释放的开放包容的魅力之城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安静赜,张学刚,郭启光.新时代鄂尔多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建议.[J]北方经济,2019,(02).

[2]蒋斌,王珺主编.广东2035:发展趋势与战略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3]曲展.“一带一路”背景下鄂尔多斯产业转型发展思考.鄂尔多斯学研究会2016年论文集[C], 2016.

[4](俄)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登金.2035年的世界全球预测[M].时事出版社,2019.

[5]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2035——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6]梁国勇.中国经济2040[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7]鄂尔多斯十三五规划.

[8]2019年鄂尔多斯市政府工作报告.

[9]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作者单位:                 )

责任编辑:张莉莉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