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琳
(大庆职业学院化学工程系,黑龙江大庆 163255)
2019年中国创新能力排名升至第16位,要想从根本上发展我国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科技和生产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是在外部力量的引导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与习惯,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过程。目前高职大学生大多数还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的上可塑性极强,在校学习期间如对其加以适当的引导,完全可以将其培养成创新型、巧干型人才。这一过程需要全体教师,尤其是专业授课教师的参与才能得以实现。
把学习变为在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发行为,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所在。学习的内在动力就是好奇心,是对事物要寻根问源的心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想,由自己多讲变为学生多问,把需要传授的知识总结成几个问题,学生在跟着教师的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需要掌握的知识。
例如: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是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可以将内容分解成以下几个问题:①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是否一成不变?由此引出系统的静态、动态和过渡过程的概念。②被控变量在什么情况下变化的最为剧烈?由此引出阶跃干扰的概念。③在阶跃干扰的作用下,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过程有哪些形式?由此引出四种震荡过程并说明衰减震荡是希望的震荡过程。④用什么数据来描述衰减震荡呢?由此引出控制过程的品质指标。
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解决,该掌握的内容也全部讲解完成,这个重点内容在比较轻松的讨论气氛中顺利完成,学生和教师都没有厌倦的感觉。
教会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事物提出自己有依据的怀疑,并且坚持不懈地寻找真相,在寻找的过程和结果中可能产生新思维、新结果,这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具备了这种素质才能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威,敢于拥有自己的思维和见解。
培养学生的理性怀疑能力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教会学生带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大脑”去读书,对书上的知识要思考以后再接受,以培养学生最初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介绍纳米材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纳米材料真的那么神奇吗?它是否会给人类和自然带来负面影响?可能会是哪些负面影响?能不能设计实验验证它的负面影响?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意在向学生说明:对于任何事物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任何观点都应自己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1]。学习的一条主要途径就是看书,会认字不等于会看书,记住了不等于学会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教学生会看书,会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逐渐把自己多年看书的经验总结出来教给学生,这要比书本知识更让学生受益终生。
在专业教科书中经常会有很多图表,这些图表可以说明很多的问题,但是学生在看书时对图表往往是一带而过,不加注意,这就忽略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学习效果自然不好。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图、表的重视,并教会学生看出图表中的隐含知识。例如:表1中的烃类裂解的平衡常数。
表1 烃类裂解的平衡常数
从表1不仅可以知道烯烃裂解过程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以及反应的平衡常数,还应由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哪些反应是可逆的、哪些是不可逆的、哪些反应可以忽略。在讲课时还可以问一问学生:平衡常数代表什么意思?怎么求?什么因素能影响平衡常数的大小?这样学生就从这个表中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并且温旧知新。
已有研究发现,人们有一个共性的规律:一个人可以连续记住三千张图片,但如果让他在10h 内背诵三十页的文字,然后做测试,失误率是40%。但现在许多知识的传承都是通过文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帮助学生形象思维,无论宏观、常观还是微观世界的知识,尽量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利用图像来帮助记忆知识,以“看电影”的形式学习。
例如:以WO3与H2反应为例讲解吸附粒子在吸附剂表面上的“溢流效应”,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水膜做成一条河,把H+做成鱼,只有在“水”中“鱼”才能自由游动,只有游动才有可能与WO3相碰发生化学反应。这样,学生就把“溢流效应”以一个“鱼在水中游动”画面进行记忆,不仅记忆时效长久,而且生动形象,课堂气氛也较为活泼。
概括总结是学生获取完整知识的“焦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善于概括、总结规律,概括归纳的知识材料越多,范围越大,对问题的见解也就愈深刻,思维能力也就愈强。
例如:在《有机物波谱分析》课程中“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谱带”的内容多而且琐碎,对于刚接触红外光谱的学生来说,不容易建立起红外光谱特征吸收与分子结构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按照波数由4 000cm-1到400cm-1的顺序将不同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的位置总结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按照不同结构化合物中主要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的位置来总结。经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对红外特征吸收峰与分子结构的对应关系在头脑中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而且不容易产生死记硬背的厌烦心理。
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总是高高在上,以知识和权力的拥有者自居,以权威自居;讲授是灌输知识的主要方法,考试是测试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手段,它们构成传统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那些与生俱来的非常优异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实现。因此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一个能充分展现潜能的安全、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2]。
教学活动要由教师主导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育行为应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应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教师”,使教育中心由客体(如教材、课堂、考试等)向学生主体转移[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只是自己讲,还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因为有些问题是瞬时出现的,如果当时不提出就可能会忘记。事实上,学生只要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进行了思考,就已经向理解迈进了一步,况且,提出问题本身就蕴涵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对那些真正提出自己见解、有独创性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平时成绩中予以体现。这样可以带动其他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学生敢想、敢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创新意识。这样也使学生产生一种平等的感觉:他们和教师是平等的,是在共同讨论问题。
教育目的不是让学生能够“复制”知识,而是要使知识成为学生自身的主体能力,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和创新,也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具有了这种能力,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强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