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瑜
烧伤患者是临床诊疗中极为常见的病患类型,特别是重度烧伤的患者受伤的创面较为复杂,创面愈合后多形成增生性瘢痕或是关节发生畸变,这对于患者日后的生活影响极大,因此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创伤[1]。优质护理干预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干预方法,从患者的心理、并发症预防、快速恢复等多方面进行作用。本次研究对皮瓣移植修复烧伤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旨在明确烧伤患者手术治疗的要点并探讨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将我院从2015 年5月-2018 年3 月收治的85 例烧伤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统一行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1 例)与研究组(44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8 例,年龄20~60 岁,平均年龄(40.3±10.5)岁;研究组中男25 例,女19 例,年龄21~59 岁,平均年龄(40.1±10.3)岁。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研究方案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烧伤患者;年龄≥20 岁,<65 岁;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②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非手术治疗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
1.3.1 对照组 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创面情况进行定时清创换药,观察创面变化,纠正患者的活动姿势,叮嘱患者需定时活动。
1.3.2 研究组 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护理方案实施如下:
1.3.2.1 优质护理方案构建 召开科室会议,对护理对象的疾病类型、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手术相关注意事项明确,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提出个人建议,达成统一意见后整理为优质护理方案,方案以患者为主导贯穿整个治疗阶段,具体实施护理时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细节护理的改动。
1.3.2.2 心理护理 入院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合临床经验对患者的心理负性情绪进行干预,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烧伤患者多对康复后的效果持有怀疑态度,甚至出现抵抗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强调治疗依从的重要性,并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期待自己能够尽快康复。
1.3.2.3 术后护理 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患者应当重视其术后的护理,包括术后保温、体位纠正、疼痛等方面的护理。术后保温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直接的影响,叮嘱患者术后定时用烤灯烤创面,其余时间可用无菌巾覆盖以达到保暖的效果。体位的正确是保证皮瓣成活的重要基础,指导患者抬高肢体至一定角度,根据手术具体部位进行调整,保证血液供应的正常,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禁止采用患侧卧位。烧伤患者的创面疼痛感受颇为剧烈,术后可采用局部包扎固定的方式限制肢体的活动度,减少活动过程中引起的疼痛,并告知患者疼痛发生的原因鼓励患者增加耐受度,必要时可采用止痛药物辅助。
1.3.2.4 术后健康教育 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饮食方案,同时进行临床用药指导,定时对患者创面周围皮肤清洁,并对创面皮肤进行增湿处理,以免患者出现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进行科学干预。
1.4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生活质量(SF-36)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疼痛感受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费用远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组别 n 创面愈合时间(天)住院时间(天)治疗费用(万元)对照组41 31.6±4.7 43.1±2.4 4.6±0.4研究组44 22.7±3.5 31.8±2.3 3.7±0.2 t 9.947 22.164 13.256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躯体疼痛 生理机能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对照组 41 19.6±2.3 20.5±5.1 21.2±2.9 20.8±1.8研究组 44 25.2±3.1 26.1±4.8 25.4±1.8 24.4±1.4 t 9.403 5.215 8.082 10.33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疼痛及心理评估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SAS与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疼痛评价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疼痛评价比较(,分)
组别 n SAS SDS VAS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后对照组41 58.5±10.4 42.3±4.2 58.2±7.5 43.6±6.8 5.9±2.2研究组44 58.7±10.6 24.5±3.1 58.1±7.4 35.5±8.2 3.4±1.3 t 0.088 22.335 0.062 4.937 6.430 P 0.930 0.000 0.951 0.000 0.000
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在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频次较高且获得医患的一致认可,但现阶段的治疗已从疾病的康复逐渐过渡至更高要求的全面康复,保证患者疾病康复的同时,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及心理状况等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这就要求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更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辅助治疗手段达到既定的治疗目标[2]。
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是将自身皮下组织与皮肤构成的组织块从一处皮肤移植到患处的治疗,因此皮瓣移植后的成活情况与血液供应有直接的联系,移植成功后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皮瓣血运变化,当出血血容量不足时可引起患者的心搏量降低,逐步出现周围血管收缩症状,皮瓣血供受损后再植组织多无法有效存活。优质护理干预中针对这一情况主要采取措施为对患者采取保温护理,保证创面处于温暖的环境中,同时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体位正确能够保证血液供应正常且静脉回流,这对于皮瓣成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术后并发症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患者术后疼痛感受一般较为剧烈,且创面愈合过程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感染,这无疑延长了创面愈合的时间,同时迫使患者需延长住院观察的时间,增加了经济支出[3]。
本次研究中,针对术后并发症采取了预防为主的护理方向,定期清洁创面周围皮肤组织,保证周围皮肤的湿润,或对患处进行固定均能够减少感染及疼痛的发生概率,研究结果也证实了采用优质护理的患者其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均得到有效抑制,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刘俊青等[4]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后,手臂烧伤整形患者的预后颇为理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其护理方案的制定整体与此次研究一致。烧伤患者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创面的愈合恢复,康复后的生活信心树立是治疗期间的护理重要方向,调整患者的心理情绪对于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5]。
总之,对烧伤经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治疗结局,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