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应成
一、层级目标课释义
层级目标课是根据现在学生所用的高中语文教材、高考考纲要求,结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实际设计的,旨在巩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一种课型。这种课型主要是对初中及高中阶段常用的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分类编辑、分层级编写、分段分点分散训练,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逐步得到训练,技能逐步得提升,形成较为系统的语文阅读与写作技能。
该课型是为了解决目前阅读教学中知识体系缺失、阅读能力层级目标模糊、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等问题的阅读基础性和技能性课型。为此,我们开发了层级目标课学习资源。
二、开发层级目标课的缘由
1.层级目标课的设置是新课标语文的必需
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具体要求以18个学习任务群构成内容,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其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中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就是通过我们这里所要求的层级目标课的建构得以落实和达成。因此,层级目标课的教学设计是新课标语文的必需。
2.层级目标课的设置是阅读教学的必备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然而,目前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各行各业功利主义思想极其严重。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也不例外。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倾向也较突出。
具体表现在中考、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我深有体会的是,近几年初中升上来的学生,进入高一,基本的语法知识几乎不懂。语素、词类、短语、句子成分一问三不知。这与中考的指挥棒有关。我问过许多升入高一的学生,这些知识老师讲过没有,学生回答参差不齐。有些老师认真讲过,有些老师大略提过,有些老师基本没讲。我到初中听课时了解到,很多初中老师这么说,语法知识中考不考,我用不着花力气去讲,留给高中老师去解决。由此看来,学生的语法知识贫乏,也就见怪不怪了。
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薄弱,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成了空中楼阁。
近几年,深感学生基础知识的贫乏,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困惑。每接新一届升入高一的学生,我总是要花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补上基础知识这一课,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正是为高中阅读和写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
3.层级目标课的设置是高考语文的要求
近年高考中的语言运用,成语熟语的运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语言的连贯简明得体、图文转换、扩写、仿写、新闻材料的概括提炼要点等,直接需要运用语言基础知识去解决,其他古诗文阅读及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设置,很多也是需要语言基础知识去判断。
三、层级目标课设置的构想
借助“创新基地”的东风,努力发展学生的能力,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知识点目标,不同阶段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文知识网络体系。让学生在一级一级的知识点学习、积累中,建构起对语文学习的完整体系,从而系统化的去学习语文、理解语文。
层级目标课的整体思路:
1.层级目标课学习资源编写分为以下四个板块:
(1)目标导入:逐条铭记,摄取关键,聚焦要点,定向导航;(2)知识梳理:深度阅读,小组整合,建构知识,获取方法;(3)示例解析:对学群学,成果展示,方法植入,知识迁移;(4)测试评价:自主诊断,小组订正,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2.层级目标课的内容:
根据高中语言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及高考语言运用考点的要求,我们按知识层级分层设定为几个板块:汉字的构成、语素、修辞常识、词的构成、词的分类、短语常识、句子成分、单句与复句、病句的辨析、成语熟语的运用、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图文说明等。
我们的设想是:
依据现有的国家课程必修教材体例,在每一单元阅读教学之中穿插层级目标课教学任务。具体分布是:必修一安排汉字的构成、语素及修辞常识,必修二安排词的构成及词的分类。必修三安排短语知识及句子成分,必修四安排复句及病句辨析及修改,必修五安排成语熟语的运用、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及图文说明,以此与高考试题接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考题型。
示例:
“目标导入”,要求每课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且目标有可操作性,有层次感。如:
(1)能理解单句的句子成分种类,掌握划分句子的基本方法;(基本目标)
(2)能运用符号法划分句子成分,学会运用提取主干法抓住句子的主要信息;(核心目标)
(3)能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解决高考病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达成目标)
“目标导入”,学习资源里的目标设置一般有三个阶梯:基本目标、核心目标、达成目标,三个目标分成三个层次,按知识理解、技能掌握、拓展运用三个层次设置。
理解知识、掌握方法、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目标具体而实用,抓住关键点,定向导航,一课一得,过关巩固。
“知识梳理”,要求简洁条理系统的构建单元知识体系,明确学习要点,通過教师点拨、学生阅读、小组合作探究,获取知识要点,掌握方法。
“示例解析”,通过前面的知识要点的学习,再配合示例的解析,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对学群学,小组探究,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对知识要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示例的探讨,进一步巩固知识,形成解题的基本技能。
“测试评价”,是在“知识梳理”“示例解析”和掌握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巩固运用,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以致用,通过定时定量的巩固训练,自我诊断与小组订正,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达成目标。
四、层级目标课的教学实践
丰都中学“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体验式语文教育课程创新基地”创立的宗旨在于通过课堂、社团、社区三大体验平台,重点打造课程开发、课堂改革、经典诵读、实践活动、区域文化、自主选修六大体验支柱,全方位开展体验式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使之成为国学资源研发中心、语文教学改革中心、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心、学生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中心,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与语文综合素质,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突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扩大学校教育教学的专业影响力。
其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与文化品位,是最基本的目标。
真正让学生能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动者和母语的传承者,形成审美体验,提升语文素养,成为高品位的终身阅读者,只有通过课堂改革,整合教材资源,才能教给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和能力。其核心点是创新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在听、说、读、写、吟、唱、演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因此,坚持课堂改革,探索体验式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模式与方法。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与新方法,变革学习课堂语文学习方式与效率活动的创新改革,是我们语文老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改革中,只有转变教师角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陪伴者;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具体讲,层级目标课如何改革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变讲授式为探究式教学呢?
第一步,“目标导入”,学习资源里的目标设置一般有三个阶梯:基本目标、核心目标、达成目标,三个目标分成三个层次,按知识理解、技能掌握、拓展运用三个层次设置。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解读目标,教师引导学生精读细嚼,明确目标要求,让学生带着目标进入学习探究,要掌握的知识点是什么,要学会的技能方法是什么,要达成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逐条铭记 摄取关键;聚焦要点 定向导航。”四个要点,正是让学生能明确学生的目标。
第二步,梳理知识:通过独学,组内小展示梳理知识,吸纳积累。
进入知识梳理板块,老师可提出一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学习资源,初步学习理解知识要点,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知识要点,对不能理解掌握的地方标注问题,以待组内交流探讨,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知识要点是一些带有理论性概念性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有些抽象,这一环节中,老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点拨,让学生对一些不太理解掌握的知识要点要能理解掌握,为下一步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示例解析: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对学群学,将知识梳理中的方法运用到解题过程中,通过小组展示其解析思路和过程。
“示例解析”是在理解掌握知识要点的基础上的一些实例运用。主要是要通过示例解析,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要点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语言运用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技能技巧。因此,“示例解析”中的示例的设置一般都围绕知识要点进行,并结合生活学习的实际表达及高考语言运用试题,针对性强,对学生的应试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要小组中进行对学群学,探讨示例,读懂解析,掌握技能。学习资源中,“示例解析”部分非常清楚明白地进行了点拨解析,学生一般能结合“点拨解析”掌握技巧方法,加上“梳理知识”部分学生的学习、老师的点拨讲解,学生方法的掌握、知识的迁移应该不成问题。
第四步,测试评价:自主诊断,小组订正;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学生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探究,知识要点已然较好地理解掌握,初步形成了解题的技能,独立运用学到的方法技能进行测评,自我诊断,进一步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很有必要。因此,第四个环节就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通过设置与“示例解析”部分相似的运用题目,让学生能迁移过手,然后进行实战测评,给定一定时间一定分值,定时测评,小组订正,以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这一过程也是由小组合作完成。老師要对错误率较高错误集中的问题加以点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理解掌握知识。做到能真正的过手,形成技能技巧。
以上是关于层级目标的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构想。当然,具体在教学中,应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基础情况而定,可多讲,也可多练,不要太机械。
五、层级目标课设置的意义
1.层级目标课的三大转变:
(1)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知识。建立起了系统的陈述性语文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关注于程序性语文知识的实践与运用。层级目标根据层级递进的方式,补充和丰富了汉语知识学习的内容。
(2)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
(3)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取向。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它是人们对事物的状态、内容、性质等的反映。例如,关于什么是比喻的知识,关于什么是举例论证的知识,关于什么是疑问句的知识等。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它是人们关于活动的过程和步骤的认识。例如,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我们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领,我们在议论文中通过举例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即如何确定“做什么”“如何做”的知识。
它的特点是“反思性”和“元认知”。
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其标志是:明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目前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能调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能进行监控、反省和调节。
2.如何处理层级目标学案与教学的关系?
(1)层级目标学案是知识的超市,教学时应该有所取舍。
(2)层级目标学案只是一个读本,教学时应该穿插教学活动,进而进行思维训练。
[作者通联:重庆丰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