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增秋
【摘 要】:血管介入治疗方法就是在血管内设支架来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组织,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损伤血管壁,并因此引发其他一些诸如内膜增生此类的并发症。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损伤血管段的再内皮化会影响到患者的恢复效果,与此同时血管的损伤程度和伤口内外部环境也都会影响再内皮化的修复速度。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本篇文章全面讨论了影响血管介入治疗后再内皮化修复速率的各项因素,以提供给业内有关人士一些启发性的指导。
【关键词】:再内皮化修复;血管内支架;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
【中图分类号】R3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8--01
冠心病属于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的心脏病,病因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进而造成心肌缺血和供氧不足。有关资料显示,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患有冠心病的群体当中年轻人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冠脉动脉血管支架等介入治疗利用导管和球囊疏通狭窄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痛苦,尽快恢复身体健康,能够有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下面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
1 DES抑制了再内皮化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DES可以有效弥补BMS的不足之处,明显降低支架的再狭窄率。然而支架装载的抗细胞增殖药物,不仅可以阻止血管SMCs的增殖和迁移,还能够抑制内皮再生,同时对EPCs的定向分化和功能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推迟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形成了延迟修复的新一大特征,即内皮化不完全,进一步激发了晚期支架内血栓的高危险性。国外学者在解剖了一名冠心病高龄女性患者之后,在其左右侧冠脉内分别植入了BMS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X线片显示左右冠脉内的支架并未发生变化,依旧保持完好状态。扫描电镜显示含有BMS的血管段几乎都被VECs覆盖,并伴随程度较轻的管腔狭窄,但是注射有雷帕霉素的血管支架段绝大多数被VECs覆盖,还有接近20%的部分未被覆盖,此外血管末端区域也存在没有再内皮化的部分。经过观察发现,含有BMS的血管段VECs大致呈现铺路石的图案样式,细胞连接也保持完整状态,但是含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血管段的VECs其细胞连接却呈现断断续续的状态。国内研究人员将猪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其冠状动脉内分别植入BMS、新型聚合物涂层支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新型聚合物涂层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并在一段时间之后用扫描电镜观察记录每一部分的内皮化变化程度。
事实证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内皮覆盖率要远远低于MS、新型聚合物涂层支架以及新型聚合物涂层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DES延迟再内皮化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无法考证,立足于这些研究可以进一步增强DES对再内皮化的抑制程度,促进最初研究目标得到有效的实现。
2 EPCs捕获支架及其他内皮化支架
一直以来,大众对于EPCs的表面标志并没有达成共识,但绝大多数医学专家学者认同以CD34+、VEGFR-2+和CD133+作为鉴定EPC 的表面标志,ECS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ECS具体指的是 将EPCs标志物的特异性抗体包被于支架上,应用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原理捕获外周血EPCs,紧接着诱导分化为成熟的VECs,进而提升局部内皮修复的速率。
2001年国外学者首次在猪冠状动脉模型中注入了抗CD34+ 抗体的ECS,循环中的EPCs会在途径抗体包被支架的过程当中与抗体有效融合,緊接着便会附着在支架表面增殖。一小时后观察发现,ECS表面与BMS表面附着的细胞数量之间有很大不同之处。除此之外,ECS能够在早期加速支架表面的内皮化,但是两者新生血管内膜的厚度并不存在较大差异。自本世纪初,各种各样的医学研究表明ECS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促进血管局部的再内皮化,另一方面,新生内膜的厚度增加,而抗狭窄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且局部EPCs的数量也呈现减少趋势,这样到晚期阶段血管再狭窄的程度也就明显增强。但其他临床试验表明,ECS的晚期管腔丢失、靶病变血管重建率以及晚期血栓形成率均较高,对于促进支架再内皮化和增强血管损伤修复能力没有突出作用。造成临床试验结果不同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患者身体情况差异大、支架设计本身具有的缺陷、抗体种类较多等。因此,ECS凭借其捕获EPCs的功能,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都充分表明了可以加速再内皮化的速度,但不可以有效降低晚期血栓及ISR的发生率。
总的来讲,对于ECS的研究在停留在表层之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尚不可以大规模普及应用。因此,部分专家学者尝试在促进再内皮化的基础之上有效抑制内膜增厚,有机结合ECS与DES,这样不仅可以提高DES再内皮化的速度,也能够有效抑制内膜增生。部分学者尝试用特异性更高的血管内皮钙黏蛋白、CD133作为靶抗原或用CD3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双抗来设计新的ECS,以降低内膜的增生程度。
3 展望
本文立足于当前冠心病治疗研究领域的实际,在血管介入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大背景之下,选择了血管介入治疗再内皮化修复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分析,为我国冠心病患者治疗总结出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谷尚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内皮功能影响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5):193-194.
李添添,丁杨楠,吴江,沈阳,刘肖珩.血管介入治疗再内皮化修复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6,33(01):177-183+187.
方唯一,张敏.内皮祖细胞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内皮损伤修复中的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03):25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