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内部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反思

2020-05-14 07:29
新传奇 2020年1期
关键词:战事清廷汉奸

除了推卸战败责任,疑神疑鬼的“满汉之别”,也是“汉奸”论大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最为疑神疑鬼者,莫如镇江守将海龄。他与1600余名驻防旗兵全部战死或自杀(包括其家眷)于镇江。死前,海龄紧闭四门,在城内大杀“汉奸”。

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世多以英国人船坚炮利来解释清廷之败。但在当日,清廷的前线官员与将领很少向朝廷谈及英军的战斗力。他们将大量的笔墨,花在了描述“汉奸”如何猖獗上。

道光皇帝的“汉奸恐惧症”

鸦片战争爆发后,各地官员以“汉奸可恶”为主旨上呈的奏报比比皆是。林则徐也不例外,将“汉奸”当成了广州方面战事失利的主因。

此外,雪片般的奏折里,满满的全是“汉奸祸国”,深宫中的道光皇帝不得不信“广东沿海各处,汉奸充斥”,各处战事不利“均系汉奸助逆”。

因为深信“浙省办理军务,不能得手,皆由汉奸充斥,助逆肆凶”,道光皇帝给身处浙江前线的“扬威将军”奕经出了一个主意,要他致力于对“汉奸”的策反工作,政策上要着力宣传“予以自新,悬以重赏”,如此“必有自拔来归,为我间谍者”。

随着战事的推进,各方奏折里的“汉奸祸国”愈演愈烈,皇帝甚至开始担忧起京城的安全。在给军机大臣的一份谕旨中,皇帝特别交代,要紧紧守护住京城大门户天津城,千万不能让“汉奸”潜入城中,与洋人里应外合。

数日后,皇帝再发谕旨,提醒军机大臣,不但要防备“汉奸”混入天津城,还须防备“汉奸”窜入天津郊外村庄。谕旨说:“(天津)所有南北两岸炮台将士……必须派员严密稽查,勿令汉奸混入。”

被恶意夸大的“汉奸”问题

鸦片战争的主要败因,真的是“汉奸”吗?当然不是。首先,官员们对“汉奸”的描述,有一部分是属实的。综合起来,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廷官员对“汉奸”的指控,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接济英军,向其提供生活物资。如林则徐曾声称“烧毁接济匪船二十三只”;

煽惑民心,散布谣言。如奕经奏称:“逆夷每到之处,必先暗遣汉奸,多方探听,布散谣言,煽惑人心”;

充当文字翻译、占领区服役人员及后勤劳役。如英军占领宁波后,曾在当地招募数十人,“帮同办事”;

为英军搜集情报,充当间谍。如镇江守将齐慎奏称:“奴才访得英夷猖獗,实由汉奸为之耳目,我兵举动,彼皆先知”;

充当向导,为英军带路。如浙江巡抚刘韵珂奏称:英军“有汉奸为之导引,各处蹊径较我兵反为熟悉”;

充当内应,四处放火。如奕山上奏谈广州战事不利,称:“汉奸到处窃伏,趁机放火”;

直接参战,攻城拔寨。如前引林则徐所言:“爬沙角后山之人,大半皆汉奸。”

这些指控并非全部毫无依据,部分内容可以得到英方资料的佐证。但是,出于推卸责任的目的以及疑神疑鬼的心态,清廷上下严重夸大了“汉奸”问题。 这种夸大,普遍存在于前线官员的奏折当中。

比如,在谈及沿海居民与英军之间的交易时,林则徐认为,只要禁绝此种“汉奸交易”,即可“以绝夷人之生路”;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则称:“查英夷之四出滋扰,全赖沿海奸商交通贸易,于是米谷牲畜,不虞缺乏”……他们无不把沿海居民与英军之间的交易,当成英军赖以生存的物资供给手段。

事实上,整个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几乎没有在给养补充方面遇到过困难。这当中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军控制了制海权,有一条相当安全畅通的补给线,其军火、粮食等物资并不依赖于战地供应。

以战争初期为例,参战英军仅兵船25艘,轮船14艘,全部海陆军总人数仅4000余人,同时却有28艘运输船自孟买输送补给,且20余天即可抵達广州。清廷既无力与英军在海上争雄,想要通过禁绝“汉奸”与英军之间的贸易来“绝夷人之生路”,无异于天方夜谭。

除了推卸战败责任,疑神疑鬼的“满汉之别”,也是“汉奸”论大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最为疑神疑鬼者,莫如镇江守将海龄。他与1600余名驻防旗兵全部战死或自杀(包括其家眷)于镇江。死前,海龄紧闭四门,在城内大杀“汉奸”。

奕山密折里的总结

1841年3月26日,道光皇帝的侄子、靖逆将军奕山,上奏“密片”,详细谈了他对这场战争的认知以及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奕山说:“粤省情形患不在外而在内,各商因夷以致富,佃民藉夷以滋生。近海商民多能熟悉夷语,其中之狡者布为奸细,凡在省各衙门,一举一动暗为通知,捷于影响。且水师一营自兵丁以至千把总,前此无不藉包庇鸦片以为生理。用兵以来,于逆夷,惟恐其不胜;于烟禁,惟恐其不弛。故上年十二月,逆夷攻破大角沙角炮台,副将陈连升父子奋勇捐躯,而兵丁与难者寥寥无几。乌涌之败,实因本地兵丁望风先逃,以致湖南兵弁失陷,总兵祥福受伤落水身死。虎门之失,夷船近在咫尺,兵丁并不点放炮位,各自逃走,提督关天培手斩数人,不能禁止,是以被夷炮打伤而亡。……省城大小衙门俱有汉奸探听信息,传送夷人,每纸卖银二十元,甚至凭空捏造,以惑众听,诡计多端,机事不得不密……是防民甚于防兵,而防兵又甚于防寇。”

“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兵,而防兵又甚于防寇”,实质上是将全体国民(旗人或许除外)置于“汉奸”的嫌疑之地,视作第一顺位的防范对象。

奕山之说在当时极有市场。比如,并未亲历战事、纯粹依赖耳闻的翰林院编修吴嘉宾,曾如此反思这场战争:“今之议者,皆曰外夷为患,不知(真为患者,)非外夷,乃内民也……今为患者,外夷止十之二三,内奸则十之六七。”

道光皇帝对奕山的奏折深表赞同,谕旨各地加强对“汉奸”的抓捕,“擒获后即行正法”。“防民甚于防兵,而防兵又甚于防寇”,遂成了清廷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最核心的反思。(《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等)

猜你喜欢
战事清廷汉奸
木兰从军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棋盘掀战事,高手齐过招
大年初一闹汉奸
兵器汉字大揭秘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肃奸初探
国民政府逮捕汉奸百态
国民政府逮捕汉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