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做运动最减压

2020-05-14 13:44丁涛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4期
关键词:调节强度状态

丁涛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运动除了对躯体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心理以及大脑状態也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您想知道其中的原委吗?哪些运动可以更好地减压?什么时间段运动最适宜?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如何用运动调节心理健康。

运动可以缓解释放压力

每个人都会遇到来自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如果不能够及时或者很好地释放承受的巨大压力,就会导致诸如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失常,还有可能会造成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病的发病率。运动缓解压力,与身体内腓肽效应有关。内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为“快乐因子”,它能让人平静。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内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此外,长期充满压力的生活易引起生理、心理疲劳,而运动能使刺激强度得到变换,起到改善、调节脑功能的重要作用。

运动可以减轻焦虑

当我们焦虑的时候会出现诸如紧张、烦躁、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浑身冒汗,甚至胸部疼痛等状态,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甚至可能存在自伤、自杀行为。

焦虑影响我们的意识,降低我们的观察力,让我们正常的思考变得困难。有证据表明,运动能减少焦虑感,通过锻炼能够有效获得对焦虑状态的控制能力,哪怕是在跑步机上锻炼10分钟,就可以立刻平息焦虑或者恐慌的感觉。在生理上,体育能降低肌肉静息张力,可以阻断向大脑传递焦虑的循环过程。不仅如此,运动还产生一些营养脑部的物质,提高大脑的镇静作用。

运动可以改善抑郁

抑郁的时候会表现出心境低落、闷闷不乐、悲恸欲绝,让人对一切都感到无力。运动可以促进身体一种叫做“多巴胺”物质更多的分泌,这种物质可以改善情绪,提高幸福感,增强人的注意力,改善行为多动、记忆力不佳以及自身行为控制比较差等状态。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快速提高人们的活力和情绪,但是几个小时后情绪和活力可能会回到原来的水平。所以,我们不但要明白一次运动就可以改善我们的情绪,还要记住,只有长期坚持运动,改善情绪的效果才可以保持得更久。

要充分发挥大脑潜能,必须合理地安排锻炼,不使大脑某一半球或某一功能区由于反复单调刺激而承受压力和疲劳,要动静协调、张弛有度,才能有助于提高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能力,降低身心压力。简单易操作的运动有跳绳、跳操、游泳、散步、打乒乓球等。运动时间可掌握在每天半小时左右。

重点来了,什么时候做减压运动最合适呢?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比如,身体吸收氧气量的最低点在18∶00;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17∶00到18∶00之间最平衡,而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17∶00到19∶00之间最敏感。因此,综合来看傍晚锻炼效果比较好。此外,在16∶00到19∶00之间体内激素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最好。所以,建议大家在傍晚锻炼,但在晚间时段要注意运动强度,强度过高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妨碍入睡。

(摘自《北京青年报》)

猜你喜欢
调节强度状态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智珠二则
计算电场强度常用的几种方法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求电场强度的新方法お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平均税率、标准税率与收入分布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
调节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