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鹏 冯敏 付静文
摘 要: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目前的学习认知结构和层次,科学地规划设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分析,科学认识公共选修课设置和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调整和改进的办法,为全面提升公共选修课的科学设置水平和教学效果,为高职高专院校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的公共选修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
关键词:高职高专;公共选修课;课程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0-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0.002
近年来,各高校在公共选修课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都加大了管理力度,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在对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校选课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公共选修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调整,从而使选修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一、我院开设公共选修课教学的现状
近三年来,我院开展公共选修课教学共260门次,累计选课学生达到2万余人。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习兴趣,有的课程(金融业务、邮政管理等)成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指定必选课程;有的课程(高等数学II、线性代数等),为学生参加自学考试、专接本考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有的课程(数学建模与训练)成为我校选拔数学建模人才的必要课程,选课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并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二、近年来公共选修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类别和课程数量都不够丰富,选修课程目录陈旧,缺乏新课。我院公共选修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邮政类、体育类,类别单一,没有艺术类、实践类的课程。开发一门新课难度较大,工作很多,教师精力不足,导致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学生无课可选。
2.学分要求过低,不够细化。学校仅在选修课总学分上进行了要求,没有对每一类别选修课的学分进行规定,这样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选修课,学习更多的知识,导致学生专门选择容易通过的课程,学生选课、上课的积极性不高。
3.选修课信息不够完善,管理办法不够灵活。通过开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网上选课时仅仅是能看到每门选修课的时间、地点、教师姓名、上课人数、开课校区等表面上的信息,根本不了解这门课的内容、用途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了解任课教师讲课风格等情况。学生选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另外,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选课的侧重点不完全看这门课的知识是否需要,而是看教师讲课方式是否幽默、课程内容是否轻松简单、考试是否容易通过等,不能理性地选课学习。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一是教务系统没有相应的功能,二是教务处没有以其他的形式对课程和教师进行宣传。
教务系统对学生退补选的功能没有合理使用,出现了学生想退选却无法退选,想不选也无法不选的情况,浪费了教学资源,也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有可能选上课的学生不好好上课,而好好听课的学生选不上课;参加考试人数太少,又不允许教师后期添加学生,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
4.部分学生选课学习的动机不纯,目的不明确,上课态度不够端正。通过调查了解到,一部分学生纯粹是为了凑学分混毕业证,不能严肃正确地对待选修课学习;一部分学生以上选修课的名义逃避晚自习;还有的学生漫无目的地乱选一气,学习积极性不高。喜欢听就听听,不喜欢听就直接逃課,导致一些学生晚上处于放任自由无人管束的状态,容易诱发事故。课堂到课率不高,教学状态不容易达到,教学效果不能得到保证。
5.作业抄袭现象严重。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必修课上,选修课更是严重,不仅仅存在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活动中,在一些本科院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存在,且屡禁不止。
6.很多选修课在晚上上课,经常和学生的学校活动、社团活动时间冲突,因此请假又不能补课,导致学生考试成绩和学习效果较差。
7.在师资力量上,一些专任教师由于担负的必修课任务较多,教学任务繁重,不愿意再承担晚上的公共选修课教学任务,开设选修课积极性不高。而学校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学分以供选课,不得不让一些本来不具备开设选修课能力的教师开课。这些教师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效果较差,同时一些学生为了达到教学要求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于是公共选修课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开设公共选修课教学的初衷。这样的教学学生收获很少,难以学到真正的知识。
8.部分教师开设选修课没有把教学提到相当的重视程度。所以对于教学过程比较随意,教学内容不能严格按照教学要求执行,教学质量没有严格控制。而学校教学督导组不能每次课都进行督导,导致教学管理不严格,教学质量监管不到位。
9.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师对公选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专业课的授课内容直接用于公选课的教学中,主要以PPT或教学视频来开展课堂教学,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10.部分课程考核方式不严格,把关太松。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单一、陈旧,比专业课简单、随意。考试模式一般分两种:试卷考试的形式和写论文的形式。考核内容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考核形式大多数是笔试,几乎没有口试答辩的形式。平时成绩占比例较大,而具体到平时每一项的可操作性太差,最后有可能糊涂给分,导致期末成绩无论多差都有可能通过考试。部分学生的论文和心得体会直接从网上下载,而试卷考试题目老旧,课堂考试又多是开卷考试,最后全部通过,皆大欢喜。这样的考核形式严重误导了学生。
三、近年来公共选修课教学问题的建议
1.学校应投入更多的资源建设公共选修课,增设更多的选修课类别,并对已有的课程更准确的分类。对于新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应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教师开设新的选修课。对于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不喜欢,连续数年不能进行教学的公共选修课应及时清理出《公共选修课目录》,保证学生有课可上。
扩展课程来源,建立课程审核机制,与社会力量合作。购买社会教育机构的网络通识课程,补充到学校公共选修课的行列,扩大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规模,通过“互联网+投影”或“互联网+手机”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也可以与兄弟院校开展合作,共享高校的课程资源进行网络课程教学,开展学分互认,实现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2.提高要求,细化指标。学校应该适当提高对选修课学分的要求,并对每个类别的选修课学分做出详细的规定,在选课之前由辅导员对每门课程进行专门的解读,以便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
3.对教务系统功能进行更深入的开发和使用,添加课程介绍和授课教师介绍,让学生选课之前对课程的内容、难度、教师授课风格有一定的了解,避免非理性选课和盲目选课。完善公共选修课退补选机制,允许学生退补选,有利于提高到课率和学习效果。允许教师修改选课学生名单,剔除学习记录不良的学生,增添学习记录良好的学生。
4.严肃课堂考勤纪律,课堂上应采取严格有效的手段,比如用手机APP签到,对逃课者要有相应的处分措施,杜绝逃课行为的发生。
5.对于公共选修课课后作业的布置,尽量减少课下写论文、做题目的方式,增加各种不同的作业方式,降低学生一抄了之的可能性。
6.公共选修课可以着手建立网络课程或直播录播课程,学生学习的方式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主,观看录播课程为辅,避免因请假难以补课而造成的知识断档。
7.在授课师资上,应严格控制非专任教师的公共选修课教学任务,对于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评价较低的授课教师,应限制其上课。同时对于专任教师的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其有精力从事公共选修课教学。
8.加强课程监督,提高教学质量。应尽快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公共选修课质量监控体系,改变督导组定期抽查机制,将以前的对每个教师只听两次课的模式改为多次听课,时间不固定,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督,修订公共选修课教学评价方法,让教师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促使其真正想办法提高教学质量。
9.鼓励教师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变革传统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规范课程考核,严肃考试纪律,严格按照规定考核。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调查报告、专题演讲、实践操作、小组辩论等。课程考核评分比例可做大胆调整:以到课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平时成绩为主占成绩的60%,以期末考核为辅占成绩的40%。使学生对期末考试的关注度转移到平时的课堂参与中,使师生在课堂上实施教与学的互动,促进教风与学风良性互动。
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培养课程,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开阔学术和社会人生视野,使其建立更为宽厚、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而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合理设置公共选修课,明确课程目标,改善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引导公共选修课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振雷.基于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现状的调查研究[J].职业时空,2015(6).
[2]刘海松.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现状分析[J].知识文库,2015(18).
作者简介:姜文鹏(1981.11— ),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数学。
冯敏(1973.2—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数学。
付静文(1984.5—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