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李肖迪 丁紫佩
摘要:为了解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起的应急停课期间设计类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网络教学的倾向与需求问题;设计了《疫情停课期间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共有36道题。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共回收问卷53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03份,有效率为93.84%,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停课期间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设计类学生与其他学科学生的对比分析得出他们对网络教学的共性和差异性需求。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提出在应急停课期间对设计类学生应加强网络教学自我主修意识引导提升其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持久力;通过开展多元化网络教学内容,形式、激励政策促进其网络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持续的专注性。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 教育 设计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3-0104-04
引言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教育部在2020年1月27日发布了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2020年3月前后,各个高校响应教育部“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通知,陆续开展了网络授课工作,如何学、怎么教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1]。
在此次应急停课期间,大学生们在家自行隔离,不能进行如往常一样参加户外和人际交往活动,这对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学习情况都产生了一些影响。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在校生一千六百九十多万人,其中艺术类大学生在校人数接近一百五十万。面对大规模的网络教学,这些学生对网络学习有何倾向、网络教学方式是否高效,以及师生是否适应等问题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2]。本研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停课期间的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研,从生活状态、学习状态、学习期望以及对网课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设计类学生(艺术)和其他学科学生的对比研究和分析,并针对设计类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在应急停课期间,加强学生自我主修意识引导和多元化促进方面的几点建议,期望更好地响应教育部的“停课不停学”工作。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停课期间大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本研究设计了《疫情停课期间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共有36道题,其中客观选择题33道,主观填空题3道,采用“问卷星”网络问卷的调研方式。问卷于2020年2月19日发布,至2020年3月18日截止,中途跨越了寒假时期与开学前期,共回收问卷53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03份,有效率为93.84%。调查数据通过软件SPSSAU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采用频数分析、描述分析对数据进行解释。
参加调研人群以西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主,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文中研究对象主要围绕设计类大学生展开,希望通过与其他学科学生对比来探讨设计类学生在应急停课期间对网络教育的喜好与特点。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生活状态调研
图1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生活状态调查情况的帕累托图,帕累托图是“二八原则”的图形化体现,80%的问题是由20%的原因所致。根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生活状态的调查数据可以得知,前四个选项可以相对正确地反映出大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停课期间的主要活动。设计类学生与其他学科学生一样,获取信息和娱乐的工具主要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用途多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动态、学习相关知识、休闲娱乐。其中手机的日平均使用时间达到了9.26小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延长了大学生的寒假,正常的开学时间也被推迟,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都产生了一些影响,有63.22%的大学生表示会受到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影响到学习状态。设计类学生中有66.8g%的表示会受到负面影响,比率略高于总体比率。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不同,有些大学生更喜欢相对自主的、独立的学习氛围,这次应急停课对自主学习影响不大,但由于居家时间过长,有63.82%大学生已经十分期待开学。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学习状态
此次应急停课对大学生的正常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学生的学习情况,本研究从自学情况和自学期望方面做了调查与分析。
(1)自我学习情况调查:在应急停课期间绝大多数学生会在家自学,71 .08%的学生的学习频率为1-2天学习—次,且每次学习时间在1-3小时,这说明大学生在家学习的频率并不高。设计类学生在学习频率方面与总体数据表现相差不大。
学生在家中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77.83%的人会“观看网络直播”;65.54%的人选择“自己学习练习”;41.20%的学生通过“知网等资料库”学习;30.36%的人选择“购买相关书籍”。数据显示,网络课程已经是大学生自学的普遍途径了。同时,在“延长的寒假”中,通过自我规划来进行自学的学生占到了82.5%。
本研究从学习计划制订、学习效率以及自律性三个维度来综合分析参加调研的大学生学习情况。其中,前两个维度采用三点计分,其理论平均值为2.00;自律性维度采用五点计分,理论平均值为3.00分。“1”代表全体学生数据,“2”表示设计类学生数据。停课期间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表2所示。
数据显示,学习计划制订和自律性这两个维度低于理论平均值,在学习效率维度的平均值略大于理论平均值。说明在总体层面,停课期间选择自学的同学在制订计划和自律性方面表现较为消极,在家的学习效率也较为一股。其中,自律性這一维度与理论平均值差值最大,说明学生在自律性方面表现较差,而自律性正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计划完成度的关键因素。设计类大学生在学习计划制定和学习效率维度与总体大学生差距甚微,但在学习效率维度的均值略低于理论平均值,表现不如总体大学生。
1.全媒体教学平台建设配合学科特点,提高网络教学中师生交互与协同性。通过网络数据,当前应尽可能、尽快地对学习时效做到数据显性化,当前应尽可能、尽快地建立学生网络学习的测评系统,并设立级别和目标实现可视化,激励学生自我跟进的意识。目前很多网络课程平台学习都以实施,且有一定的用户黏性。鼓励学生参与网络课堂发言,增进师生互动,优化网络授课平台,使之更贴近传统课堂上师生协同教与学的过程。
2.加强优质课程系统性建设和推送,认定学分,并且将所修学分与在校选修学分互认,形成激励政策,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增强自我持续学习的目的性。利用自媒体和智能匹配技术对学生推送已经建好的网络课程群,增加他们辅修学习的系统性。推送课程不一定和专业相关,但尽可能保持系统性,包括:系列讲座的推送;技能课程的模块化系统化建设与推送,例如服装设计与制作模块,绘画基础模块,烹饪技术模块等各种提高生活素养的课程;身体素质提升模块化系统化推送等。同时学校也要利用好网络优势,开放图书馆权限,提供资料库、纳取名校名师系列化课程、讲座等因势利导增加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兴趣等。
3.结合老师个人的倾向,积极展开线上课程建设,并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线上、线下课程同时开展,将二者的优势结合,为学生以多元化授课方式提供更加高水准的课程知识。虽然当前,高校开展的网上教学活动只是为了学生进入开学时间不停止学习的一个必要手段,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网络教学必将成为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主流方式,这将进一步要求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把专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教授的更加到位。此次大面积的网络教学,也正刺激了教师提前进入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改革。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起的长时间应急停课催生了国内大范围的网络教学。本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调研了大学生在停课期间的学习状态以及对网络教学的倾向与需求问题。虽然线上网课和线下课程在授课方式和解决的问题是具有本质区别的,不可以一概而论,短时间让所有学生都开始积极投入网上课程的学习必然存在无法满足其需求的问题。但是调研问卷显示的数据还是极为乐观的,无论是设计类学生还是其他学科学生,绝大多数都能接受网络教学,这说明网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广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另一渠道。
这次应急停课事件暴露了大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对于自律性强的学生,此次停课对其来说是一个学习好机会,他们可以利用这段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来达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对于自律性一般的学生来说,在家的学习效率可能会比较低。因此利用此次大规模的网络教学机会,对设计类大学生进行自我主修意识的引导和多元化网络教学的促进,不仅能够提高当前网络教学的实效,而且也能增强学生在复课后课外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持久力,以适应未来的网络自主学习。
伴随5G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网络教学活动、内容、形式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越来越丰富,设计类同其他学科学生一样如何克服懒惰,增强自制力,形成持续学习的内驱力是提升网络学习实效的关键,仍值得教育界持续研究与进一步探讨。
基金项目: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项目:”艺工融创”理念下的工业设计硕士复合创新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金勇.疫情间在线教学实践与经验[J]中国电化教育,2020,334 (4):2931
[2]姜卉,姜莉杰,于瑞利疫情延期开学期间反馈互动式在线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334 (4):40-41
[3]李爽,鲍婷婷,王双“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空间观:联通与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 (02):25-31
[4]张平青,王洋.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新生年学习兴趣与接受心理研究[J]设计 2017 (15):82-83
[5]張红,李鑫华,郭丽颖,王璟,刘晓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库时代,2020 (01):116-117
[6]程萍,李晶.本科教育的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 (12):5-7
[7]成朝晖.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跨界高端人才教育探索[J]创意与设计,2019 (04):74-80
[8]杨明刚,周研,韩宜男“网络+教育”新模式下产教深度融台路径研究——基于上海五所网络教育学院设计人才培养的视角[J]设计,2017 (22):111-113
[9]赵明贤,曹宇星.论我国网络教育的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 (34):8990+111
[10]白鹏.高校复合型艺术人才多元培养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 (04):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