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到“悦读”

2020-05-14 15:17吴其芳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3期
关键词:信鸽航天飞机悦读

吴其芳

在指导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通过营造自由的阅读氛围,创造悬念,创设情境等,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使其成为学生阅读的动力,逐层深入阅读,在不断满足阅读期待的阅读实践中,享受阅读成果,提高阅读质量,让学生从阅读到“悦读”。

产生阅读期待,走进文本阅读

给予自由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由的阅读氛围,创造宽松自主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充分享受读的权利。我在指导《蒲公英》一课的学习时,我问学生:“你们想用什么形式读课文,并说说为什么想采用这种形式?”学生选择的形式是各异的:有的提出应该自己默读,边读边思考,记下自己的疑惑;有的则认为应该四人一小组分自然段读,每人可以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采用小组分角色朗读更好,因为课文中有好几个人物,分角色可以读出文中人物不同的说话语气。学生提出的每一种形式都有自己的道理,我充分发挥每种形式读的优势。先请学生各自默读课文,因为默读便于思考,学生可以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记下疑问;再按学生喜欢的段落分自然段指名读,并提出正确读书要求,做到:不丢不漏不重复,不指不唱准确读;最后采用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不同的说话语气,感悟人物不同的情感变化。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享受读的权利,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阅读期待,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张扬个性

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和鼓励阅读期待的不同,对他们不同的阅读期待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理解。我在教学《 菩萨兵》一文时,板书课题后,问:“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没有问题想提?”随即,学生提出各种不同问题。如,菩萨兵是什么?菩萨兵是什么样的?菩萨兵是什么兵?《菩萨兵》这一课给我们讲了什么?……不同的个体提出不同的问题,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让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阅读,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他们自然会潜心地投入阅读。

创造悬念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创造悬念,激发其阅读欲望,让学生怀着好奇心展开阅读。如我在教学《雪儿》一课时,我出示了两张图片:一张图片上是一只满身灰尘,翅膀受伤,看上去充满哀伤的信鸽;另一张图片上是一只羽毛雪白,兴奋鸣叫,仰望蓝天,似乎要展翅飞翔的信鸽。我问学生:“这两张图片上的信鸽你认为它们会是同一只信鸽吗?”有的学生答“是”;有的学生答“不是”。我没有加以评判,而是顺势创造悬念。继续问:“如果是同一只信鸽,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如果不是同一只信鸽,它们又分别是谁呢?也许课文会告诉我们答案的,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吧。 ”随着悬念的创造,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好奇地投入阅读活动,主动走进文本阅读。

开阔阅读视野 ,保证阅读质量

创设情境

教师应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阅读发展水平,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知欲望,使学生自觉地深入阅读。

创设情境的手段很多,如教学媒体、音乐渲染、演课本剧、语言描述等。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促使学生开阔阅读视野,自觉深入阅读。我在教学《航天飞机》一文时,我做了两个头饰,一个是普通飞机,一个是航天飞机,让学生自由选择头饰。如果选了“航天飞机”的头饰,就将自己扮演成航天飞机,向大家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外形、用途等;如果选择“普通飞机”的头饰,可邀请一位同学扮演航天飞机,两人合作讲一段普通飞机和航天飞机见面时的精彩对白,但必须讲出航天飞机的特征。学生为了扮演好角色,阅读期待又会产生。他们的阅读视野由起初的想了解航天飞机变成了期待通过阅读,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己有,获得语言再创造的“灵感”。

展开评论

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充分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让学生自己去问去答、去评去论,给学生一个品味的时间和空间,自由表达自己的喜恶与爱恨,感悟与疑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文本语言的再现了,而是理解与情感的交融。阅读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学生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我在教学《小露珠》一文时,我让学生在读文后自由评论,可以是揣摩词句,也可以是评论人物,可以说出感想,也可以提出疑惑……随着阅读视野的开阔,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但没有失去,而且会更认真地投入阅读,因为他们要揣摩文中的遣词造句,体验文中的情感,捕捉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疑惑等,只有通过再次深入阅读,才能满足阅读期待,进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质量。

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层次

关注经历,加强实践

不管是课内的看看听听,说说演演,写写画画等能力培养,还是课外的采访、演讲,搜寻资料,编报出刊等综合实践,都为阅读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我在教学《月亮湾》一课后,安排了“家乡如此美丽”这一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拍下或画下家乡美丽的景色,也可以从报刊上剪裁或网站下载相关图片,但必须仿照《月亮湾》的写法描写自己的家乡。这样,学生必须再一次地仔细阅读《月亮湾》,学习其写法,因为模仿的过程需要通过仔细阅读课文来获得信息,学生的阅读期待会再一次被激发。而且当课文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时,他们自然会主动寻找,搜集自己需要的阅读材料,来满足自己的期待,完成实践活动。

发挥想象,拓展空间

想象力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开阔学生阅读视野。而拓展学生阅读空间更是离不开想象,它可以穿越课内与课外的界限,连接课本与实践,衔接已知与未知……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去拓展阅读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的机会特别多,可以是一个字词,一句话或一段话,一篇课文……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西湖》一文中描写到远看西湖山水相映,近观西湖绿树环绕,夜游西湖仿佛天上人间。我在教学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结合课文中的描写,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你立足高处,眼中的西湖会是怎样的景象。可以是写,也可以是画,或是你想到的其他形式。这样,学生又产生了新的阅读期待,为了实现期待他们会再次投入到对课文的阅读活动中,因为他们需要对课文的文字描述仔细地阅读,才能想象出其中的画面,而且需要对这些画面加以整合,当课文中文字描述不能满足其需要时,他们就需要通過查阅西湖相关的资料,去填充他们想象中的画面。

阅读期待的产生,使学生有了强烈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想读;阅读视野的开阔,又促使学生加强了阅读,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阅读的喜悦,使他们愿读;阅读空间的拓展,联系学生的生活,加强其实践,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要读。从阅读到“悦读”表现出了学生的阅读态度,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因此,有较好阅读态度,较高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的学生,期待的是获取知识和陶冶精神的愉悦,期待的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提升学生阅读品位和层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一项长期的教学目标,应该落实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有读的自由,读的时间和空间,但不是放任学生毫无目的“乱读”,也不是单纯追求阅读的数量而让学生无趣地“漫读”,应尽量通过阅读教学中的有机拓展,促使学生的整体阅读经历趋于平衡、丰富,逐步提升阅读层次,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合肥市庐江县城西小学)

猜你喜欢
信鸽航天飞机悦读
中国人热捧德国信鸽
小信鸽学飞翔
超萌宇航员航天飞机包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跨国卖信鸽 掌握门道好赚钱
美贱卖 退役航天飞机
卫星
信鸽是这样练成的
插一:航天飞机发射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