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艳
摘 要: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促进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学习过程。推进新教师顺利实现专业成长,培养专业认同感,是学前教育研究者和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围绕完善新教师入职培训支持体系、加强师徒陪带机制建设、幼儿教师自身的努力学习、职前学校有效学习等方面探讨了推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策略,期望能够对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专业成长;工作适应;策略
幼儿园新教师的入职成长阶段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开端。新教师的职业适应受很多因素制约,工作初期在职业适应方面会出现诸多困惑。如何通过有效的支持策略,推进新教师的职业适应和专业成长,是我们要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完善新教师入职培训支持体系建设
系统完善的对接培训,对新教师的工作适应有很大的助推作用。新入职教师因其起点不同,需求不同,需要我们构建和完善入职培训支持体系建设,为新教师的工作适应和专业成长提供脚手架。
(一)园所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入职培训机制
针对各级各类新教师的入职引导工作,国家层面要出台政策性的文件进行引导,各地区各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台适合提高新教师工作适应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幼儿园自身更要依托自己的办园标准和办园定位,切实了解新教师的成长需求和各阶段教师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困惑,明确具体的培训目标和制定行之有效的岗前、职中、职后培训方案,通过灵活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不断对已有的培训方案和培训体系进行具体调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成为推进教师职业成长的合力,幼儿园一线的教育实践情况为新进教师的入职培训方案的制定和修正提供补偿性和建设性的建议,拓展和丰富入职培训体系和机制建设,共同推进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二)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培训内容,提供符合新教师个性发展需要的培训内容
新教师因其专业起点不同,入职时所遇困境也差别很大。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内容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新教师能否快速适应工作,加快或延缓新教师向更高一级的专业技能转化的进程。新教师在入职的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专业特点和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适宜的培训内容,对推进他们专业成长步伐至关重要。
1.为新教师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培训,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方向。新教师是否在任职初期对自身的专业成长有清晰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教师在工作中的干劲和工作热情。对新教师进行职业发展规范方面的培训,让新教师在新的环境中对自身有清晰的定位和追求,能够激发新教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这种状态对于初入职场的新教师而言,可以提升新教师对工作的胜任感,增进新教师对新职业的认同感,提升新教师的专业发展。
2.为不同学历背景的新教师提供发展适宜性的培训内容,助推其专业成长步伐。通过与幼儿园管理者及新教师本人的交流中了解到,大多数新教师普遍缺乏诸如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相关的实践技能性知识。大多数新教师表示并不能将学校里学来的知识很好的融入具体的教育实践,他们在面对某些具体工作的时候,很难将保教知识、专业理念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急迫需要很多具体的实践工作引领。从幼儿园角度来说,针对专业背景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发展需要不同的新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避免培训工作的“一刀切”现象,要让培训工作效益最大化。对于实践技能较弱的教师群体,要从专业技能的引领渗透入手,加强对其教育实践的陪带引导,让新教师能够有信心的适应幼儿园各项工作,增强其工作的胜任感。在科研工作的研究落实方面,注意引导新教师在实践中的观察思考,在日常工作中有序渗透,通过有经验教师的熏陶和点播,逐步向研究渗透和过渡。对于专业技能较强的教师群体,要善于挖掘其智慧潜能,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加大奖励力度,增强其专业自信,以点带面,助推全体发展。
3.编写系列信息手册,让新教师对相关的工作流程有感性的认识,在实践中加强引导。加强对新教师在实践工作中的专业指引,结合不同时期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特点,将包括幼儿园办园理念、办园特色、幼儿园建设格局、办事相关履职程序、幼儿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幼儿园教师礼仪、家长工作、保教工作流程要点、常规工作的组织与指导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编纂信息手册的方式传递给新教师,用这样的方式间接明了的指导新教师开展各项工作,一定程度上对指导新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点拨的作用。
(三)丰富园本培训形式,提高入职培训的实际效果
杜威曾说:“在对教师进行培养时,我们需要设法让教师个人与客观条件产生互动,获得有教育意义的经验。”这说明教师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出现问题时给予的教育培训和指导,增加实践工作中情境性教育的培训,更有益于直接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让自己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经验。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借助先进的媒体技术,创建公众信息平台,分享幼儿园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常见问题解析等相关的文件资料,让新教师闲暇之余可以进行浏览学习。幼儿园还可以通过举行观摩活动、教学技能展示等方面的活动,让新教师有机会参与或观摩其他教师的活动展示,激发自身的专业自觉性。幼儿园还可以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新教师在不同阶段发展的内需,不定期举办各种园本系列讲座、邀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和幼儿园外的学者走进现场亲自指导、送新教师出去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开拓新教师的视野,解除困扰新教师工作的谜团,切实提高教师培训效果。
二、开展师徒双向培训,为完善师徒陪带搭建平台
在同新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大多数的幼儿園会采用师徒结对子的方式助力新教师的成长。这种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师傅,新教师做徒弟的师徒陪带制度让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得到来自师傅地指引,让新教师对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工作。作为指导教师的师傅,也会在不断帮扶新教师的过程中重新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专业水平。对于师傅的遴选,幼儿园应结合有经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个性特点等方面与新教师特点相互匹配,双向选择,让师徒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而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幼儿园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教师的培训学习,通过研讨、交流等形式确定指导的具体内容和指导形式。师徒结对帮扶可以让新教师在观察、借鉴、模仿、疑惑中获取大量的实践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实践教学智慧。有经验的教师通过示范教学、反馈评价、观察等方式,让新教师迅速地掌握了教学技能和方法。
三、教师自身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提升专业认同感,提高自我认识
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从新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职前在学校教育中接受的专业训练和专业学习在职后接受到了实践的检验。新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调整逐步实现对专业实践的茫然、无自信到熟练自信的专业发展历程。这期间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循环过程,成长为成熟型的专业能手,能够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融合,实现自我价值和专业成长。
(一)培育专业情感,提高专业认同
我国学前教育的前辈陈鹤琴先生特别注重对师范学生对学前教育的专业态度和专业情感的培养,他强调作为幼师生必须要有“敬业、乐业、专业与创业”的精神态度,这与今天我们特别强调的师德师风贴切吻合。幼儿教师从内心喜爱儿童,热爱幼师工作,能够像慈母一样热爱孩子是做好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讲座、各种渠道的学习、各门课程的学习理解、通过经常性的见习等形式,创造各种条件去接触和了解幼儿园一线教学,让自己内心埋下责任和爱心的种子,在知识、技能、情感、行动上按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不断完善提高自己,从而实现自己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深度理解、专业知识的巩固迁移、规范个人修为,坚定不移地做好幼教事业的服务者和领路人,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
(二)通过反思性学习,树立自我教育意识
幼儿教师的反思性学习应贯穿学习、工作、生活始终,这是一种对自己认识、行动以及行为效果等一系列活动的审视和思考的过程。教师利用反思性学习对自己参与的一系列教学情境进行判断、评价,采取必要手段进行自我调整,完善活动效果的各类行为的集合,这也是教师提高自我学习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够三年坚持不断地写反思就有可能会成为名师。经常性的反思可以让教师清晰认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教师能够坚持把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困惑、感受、思考、评价等记录下来,并对他们进行剖析和梳理,进行深刻批判和反思,采取各种改进方法进行尝试再实践,对于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改进教育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三)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助推专业成长
新时期的幼儿教师肩负多种角色,如何在工作中扮演好各个角色体现了幼儿教师的工作智慧。幼儿教师要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让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大多数新教师在工作初期未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很好的融合,在教学环境中很难有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处理各类问题,导致很多时候教育效果反馈很差,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新教师普遍反馈不能很好地组织各类游戏活动,没有更好的办法把控幼儿,不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去解读儿童的游戏行为等,这些都需要新教师在实践中通过摸索、实践、反思等方式去获得经验。新教师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对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环境创设能力、家长沟通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通过观摩教育实践活动获得对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直观感性认识,通过亲自体验教育实践各类活动获得对各类活动过程的真实感受。新教师要创造机会让自己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各类活动,要积极地与有经验的教师开展研讨交流,获得有经验教师的经验支持,要在与家长的沟通合作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幼儿教师自身应能够意识到自己最急迫需要得到帮助和改进的方面,并想办法努力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乐观面对问题情境
新教师工作初期会面临来自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班级管理、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保教知识、家长沟通、同事交流等多方面的工作情境,处理不妥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壓力。新教师要时刻调整自身的状态,怀有空杯心态,乐观积极地采取有效学习手段,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自己应对困难情境的信心和勇气。
四、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对接
新教师职前教育延伸至学校学习,涉及各层次的高等教育院校培养的幼教专业人才,其职后教育延伸至社会,具体延伸到工作单位,主要指向幼教机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有效助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能否很好的对接就业岗位,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指标。为社会输送高质量、懂专业技能的合格幼教人才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职责所在和目标指向,高等学校学前教育要严格依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具体要求,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和一定区域的社会需求,对不同学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有清晰明确的要求,通过不同类别的课程设置和多种形式的培养途径,让学前教育准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为适应未来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识经验基础。
参考文献:
〔1〕鲁红芳.幼儿园新教师入职适应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兰州市城关区幼儿园的调查[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
〔2〕张立新.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3〕杨茹.幼儿园新教师入职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