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顺华
进入沙华中校长的办公室,就会看到一叠美学书籍静静地摆放在他的办公桌
上。随手翻看,上面圈画批注,密密麻麻。与他交流,谈得最多的就是美育。他说:
“人类建造自己的过程就是向着美的方向生长的过程。学校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就在于让师生向着美的方向生长。学校教育,不仅培养师生由内而外的温文尔雅、
知书达礼的气质,而且还要不断地让师生解放自己,让师生在更高层次上获得自由。
向美而生,就是我和我们学校的教育理想与行动哲学。”
是的,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高尔泰说,美是自由的象征。
审美教育,就是为了解放人,为了不断地让人获得自由。沙华中校长对美的认识
是深刻的。透过他的目光,我感受到他的行动是坚定的。
理念溯源
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创建于 1915年,如今已发展成集团校,下辖三个校区,分别是东板桥校区、凤凰园校区、东方巴黎城校区。在老校区(即东板桥校区)醒目位置处的一块石碑,刻着“严谨尚美”校训。东桥人求真、求实,向善、向上,工作朴实、务实。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办学历史从未断过,学校也赢得了社会各界及老百姓的良好口碑。沙校长说,老百姓将孩子交给东桥小学,心里特别放心。一位在外地工作孩子也随其在外地读书的学生家长,探亲期间来过学校后,给他写了一份信,信中说:“东桥小学是我心仪的学校。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要在这样的有着浓郁文化熏陶的环境中读书。我害怕,我的孩子错过了家门前的这样一所好学校,如果那样,我会终生后悔。”
沙华中与这所学校结缘是 2013年,那年 8月,他告别了做了整整 10年的区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岗位,来到这所学校任校长。他说:“东桥小学让我敬重,让我景仰。历任校长带领老师们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上世纪 90年代,学校老师的备课,字像钢板刻的一样;学生的字也个个如样,端正大方。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特别重视艺术教育,书法、美术、器乐、合唱等一个个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创成了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沙校长接着说:“来到这样的一所学校工作,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压力。如何接过前任校长的大旗,把‘严谨尚美校训落实在具体的办学行动之中,是对我的考验。”
沙华中上任伊始,没有对学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考虑的是如何传承优良传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发展。这符合学校“生长”的规律。但是,美育又不是沙华中特别熟悉的领域。为此,他开始大量阅读“美学与美育”方面的书籍,他得让自己首先对“美”形成深刻的认识。他读了朱光潜的《谈美》、宗白华的《美学与艺术》、黑格尔的《美学》等近 10本理论著作。他说,他也曾困惑过,美从何处寻?当他读到宗白华写的“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这首小诗时,他明白了,如果在心中没有美的種子,那么也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沙校长认为,教育应该是美的历程,教育要培养“完美的人性”,但这还是过于抽象,美育目标应该具体化。为此,他提出“培养师生审美的人生态度”这一具体的美育目标。
汇集智慧
“每次经过校训石,我心里都在追问我自己,审美的人生态度具体内涵是什么,有没有时代意义,有没有理论根据?”沙校长领着我们参观校园,边走边说着,“除了自己想清楚了外,还要让这一理念成为大家的共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是,他让中层以上干部都来思考,让大家都来寻找理论根据,并进行思想碰撞。这个过程,就是汇集智慧,形成共识的过程。
人要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上;学校美育,就是要培养“生活的艺术家”,所谓“生活的艺术家”,就是以艺术的、审美的亲和态度去对待自然、社会、他人与自身;审美,其实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观照与欣赏,并在这过程中伴随着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观照”,就是人在超功利的状态下,对事物的观察、判断与审视。所以,柏拉图认为审美是对美本身的凝神观照。“观照”就是在审美中看到了人本身;人只有经过情感的审美王国,才能进入道德的自由王国;审美是使人具有精神文化修养并真正禀赋人性的唯一途径。
这些都是中层以上干部专题研讨会上,大家对美育的理解,对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的理解。
沙校长说:“在当下的信息社会,人处于繁杂的事务之中,生活节奏快了,人有静不下来的感觉,人的功利色彩浓了,审美的意识与情趣出现了问题。我们必须要通过教育来扭转这种状况,让师生静得下来,使师生对待生活具有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行为。”是的,学校美育不是纯理论研究,不能悬在空中,得切切实实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为此,学校启动了“审美的人生态度启蒙教育校本研究”,并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沙华中亲自担任组长。课题的立项,使实践与研究走向规范化、常态化道路。课题组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四个维度构建校本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善待自然、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珍惜生命的意识与能力。
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先生说,近几年来,姜堰区东桥小学在沙华中校长的带领下实践美学,研究美学,几乎到了痴迷的境地。沙校长对美育的执着,既是为了使“严谨尚美”的校训不空洞,不飘浮,更是为了师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西方美学家罗恩菲尔德认为,良好的美感成长是思想、感情及理解力表现的根基。沙校长及其团队对美育认识的过程,就是美感不断形成的过程,就是对学校美育感情不断加深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他们的美育理解力、课程建构力不断增强。
在沙校长的引领下,学校“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培养”为抓手,推动学生美感的形成与发展,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思路是清晰的。
具体行动
沙华中认为,学校美育必须与时俱进,契合时代主题。他说,新时代呼唤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仁爱之心”,其内涵一定包括“善待自然、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珍惜生命”这样的审美人生态度。
为了培养“四有好教师”,沙校长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在弘扬师德上,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辟“点赞东桥”专栏,发布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用心用情书写的 100个教师的典型故事。现在,学校又启动了点赞“东桥先锋”活动,向社会宣传东桥小学党员教师的风采。这些先进事迹激励着广大师生,使师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沙校长说,这些先进典型是东桥小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上,沙校长格外重视。
2013年,沙校长亲自策划,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利用开学前和学期结束时间,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推介国内外教育教学前沿理论,让教师分享课程改革经验,举办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展示活动。在教师发展学校中,还成立了读写班,读写班从 1.0发展到 2.0,现在已发展到 3.0阶段。所谓 1.0,就是“逼”着大家读,大家共同阅读了黄济的《教育哲学通论》、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卡西尔的《人论》。所谓 2.0,是领着大家读。沙校长领着大家读了王一川的《美学与美育》、曾繁仁的《美育十五讲》、朱光潜的《谈美》、宗白华的《美学与艺术》,后两本书,是沙校长带着大家一篇接着一篇啃下来的。大家啃读了之后,对“美”有了深切的体会。袁炜老师说:“美,是人面向未来的奋斗,奋斗的过程是幸福的,又是痛苦的,但正是因为有了痛苦,幸福才会有更美的感觉。”汤月慧老师说:“美,是在传承中华传统武术中发现的神韵。这种神韵,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伟大精神。”陈刚老师说:“美是数学的简约,是语文的丰满,是音乐的节奏,是美术的色彩。美,就是人类发现世界、表达世界、创造世界的眼神、符号和实践。”所谓 3.0,是让大家自由读,大家围绕自己的研究项目,自由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读写班每学期安排 6次读书交流活动,让大家畅谈读书的感悟、研究的心得。读写班的活动,沙校长一次不缺,全程参与。
“光读书不实践不行。”沙校长说。于是,沙校长亲自带领老师们与姜堰区外的学校开展教研互动,每学期至少安排 3次,每次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研究。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与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小学围绕‘适合教育视域下的深度学习开展语文教研,活动分为课堂展示、学术沙龙、专家讲座等环节,活动结束后,一组文章发表于省级教研刊物《教育视界》。”说到这些时,沙华中似乎还沉浸在活动当中。近几年,沙校长亲自组织对外互动教研 30多次,他还定期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来校与青年教师同课异构,老师们从孙双金、闫学、吴勇等大师的课堂中,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沙校长说,围绕“审美的人生态度启蒙教育校本研究”这个总课题,他还组织老师们积极申报省级项目或课题。比如,“审美视域下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审美阅读视域下语文深度学习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语用型小学语文课堂研究”等都在省里顺利立项。
课题、课程、课堂,是沙校长亲自抓在手上的“三驾马车”。他力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目前,有姜堰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项目 39个,包括课内外对比导读教学、以图促思数学教学、趣味“武龙”教学、趣味纸浆艺术教学、指尖上的科学教学等。他带领老师们在美育实践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句子”。
孙莲老师的“趣味纸浆艺术”,实施一段时间后遇到了瓶颈。沙校长组织专题研讨会,帮助解决难题。研讨会上,沙校长说:“问题的关键在于纸浆艺术缺少变化,要努力改变只有‘平面想象畫这一种形态,尝试走向‘创意浮雕‘立体塑型的艺术形态。”他还鼓励纸浆艺术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于是,在每个班级设立了“采料箱”,各班“材料员”定期将收集起来的废纸送给学校“纸浆社团”。纸浆艺术让身边的废纸变成精美的艺术品,不但使班级环境变美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审美力、创造力。
这样的研讨会成为了常态,也使老师们实现了课程跨界。有一天,负责武术教学的汤月慧老师来到沙校长办公室,反映参加武术训练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沙校长详细了解了情况后,说:“所有武术套路学生都会了,天天打这些套路,学生的兴趣当然会下降,能不能将武术与舞龙结合起来,实现课程的跨界呢?”汤月慧老师从中得到启发,于是实践了课程的转型,开展起了“武龙”教学。后来,汤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省市相关比赛,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大奖。
沙华中校长说:“美育 ,讲究的是自由。美育课程,学生应该有选择的自由。”为此,学校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利用每周五下午两节课的时间实行“走班制”。这些社团包括:体育类的篮球、足球、太极拳、跆拳道等,艺术类的舞蹈、器乐、合唱、京剧、国画、儿童画、线绳小浮雕、剪纸等,还有科学技术类的、文学创作类的、演讲口才类的、英语情景剧类的。
为了让学生亲近自然,沙校长每学期都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年级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到校外实践基地开展活动。有时,一些主题活动跨越几个月,形成了“长作业、长研究项目”。比如,陈艳老师组织的“荷文化”研究,历时 3个多月,学生赏荷、采藕、写作、吟诵、手工、厨艺,内容十分丰富。成果展示分为了五大板块,分别是荷美我来秀、荷知我来说、荷诗我来诵、荷食我来做,整个活动学生收获很大。
沙华中曾任姜堰区小学语文教研员,他对“大阅读”工作十分重视,制定并启动了“1+x”大阅读计划。“1”,就是一学期师生共读一本经典书籍,“x”,就是学校推荐或学生自选的若干本书。通过对“1”的阅读指导,使学生更加有效地阅读“x”。他还和老师们一起开辟了若干种课型,包括好书推荐课、课外阅读指导课、文学鉴赏课、读书成果汇报课等等。作家进校园活动,是学生特别期待的。沙校长请曹文轩来校走进阅读欣赏课,参加读书沙龙,点评学生的习作。
“美育,不能离开心理健康教育。”沙华中校长向我们介绍了“舒心服务”系列活动。他和 21名党员及骨干教师形成“舒心服务”团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特殊儿童活动。他组织“舒心服务”团队和学生家长一起开展亲子主题阅读、趣味心理运动、社区家长沙龙,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效度。
沙华中将“儒雅、阳光、沉稳、坚毅”作为东桥学子的气质特征,积极开展交往礼仪教育。从“语言与体态”“庆典与仪式”“赴约与服饰”“民族与礼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并将交往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渗透在学校的诸多活动之中,使交往礼仪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四星八家”评比,“四星”指文明星、学习星、体育星、进步星;“八家”指小作家、小数学家、小书法家、小画家、小歌唱家、小舞蹈家、小演奏家、小制作家。通过评价,推动了学生审美人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漫步在校园,聊着走着,欣赏着走廊里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文学作品以及师生参加各种活动的迷人照片,感到特别的亲切与舒服,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身边不时走过快乐的儿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连跟我们打招呼的声音都是甜甜的……我突然领悟到,沙华中校长所倡导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就在这些作品里、照片里、笑容里以及校园里荡漾着的书声与歌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