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0-05-14 13:38李其芳王可
理论观察 2020年2期
关键词:南京大学资助困难

李其芳 王可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精准资助工作

2013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2015年6月,总书记在贵州座谈时习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1〕”。“精准扶贫”落实到高等教育领域,就是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

所谓高校精准资助,是指在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找准资助对象,通过差别化的资助形式,提升资助目的与资助对象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最大程度发挥资助的效能〔2〕。高校精准资助的工作重点是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用科学的资助模式和规范的资助制度对来自于政府、社会、高校的各类资助源进行合理配置,围绕“扶贫扶智”相结合的思路开展精准帮扶与管理,力求在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达到“资助育人”的实效。

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困的主要途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更是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跨越”,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为全面建全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绘就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蓝图”,提出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新目标”。

新时代,同时也为高校各方面工作发展吹响了新的号角,尤其是在国家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高校做好精准资助工作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新时代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发展现状分析

在学生资助新体系不断健全的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的对象、范围、力度、效果等各方面均获得较大的提升。高校资助模式正走在保障型资助、单一助困型、“大水漫灌型”向发展型资助、多元帮扶型、“精准滴灌型”转型的精准资助发展道路上。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着一些难点。

(一)新时代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特点

进入新时代,高校精准资助取得一系列进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助理念日益精准。近年来,高校不断优化资助方式方法,理念也不断更新,在精准资助推进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提升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给予他们物质支持的同时,通过开展讲座、企业参观、素拓基地训练等项目提升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资助对象愈加精准。相较于以前的“卖惨式”、“盖章式”困难认定方式,新时代的认定模式更加科学和有效。不少高校都尝试进行系统化管理,根据学生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认定,如将定量分析与定性考察两种方式相结合、线上线下开展工作、初步评审后继续动态追踪等,筛选出真正需要帮扶的学生。

3.资助模式趋于精准。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的差异性和需求的多样性,不少高校一改“一刀切”的做法,根据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划分不同的学生困难等级,确保最困难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同时,通过学业、心理、生涯发展、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投入,努力向“一生一策”目标发展,让不同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受助方式与内容。

(二)新时代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难点

虽然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当前仍面临一些困难,具体表现为:

1.困难认定缺乏有力抓手。科学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前提,同时也一直是高校资助工作中的痛点与难题。虽然不少高校都作出改进,如采用信息管理系统,但仍无法做到全面而有效,学生实际情况如何、需求是什么通过系统很多时候无法确定。另一方面,不排除有学生在数据上弄虚作假,而真正需要帮扶的学生因自尊心过强或其他原因而未在系统申请,导致“申而不贫、贫而不申”现象的存在。

2.资助育人效果难以保障。一方面,随着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助学金金额逐渐增多、覆盖面越来越广,学生能获得的物质支持越来越多,但实际将所获得的经济资助作为何用高校很难掌握;另一方面,虽然高校在精准资助方面做出诸多努力,建立了各类发展平台,给予全方位关怀与帮扶,但这些措施多大程度上使学生受益往往无法有效评判。

3.思想引领存在一定缺位。目前精准资助工作主要集中在物质支持与能力提升两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往往容易被忽视,资助体系中往往缺乏价值引领板块。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选择受助内容时单纯追求更多的经济支持,而忽视对个人发展更有帮助的其他内容,甚至有学生一味索取,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

这些难点的存在,势必影响精准资助工作的推进,如何克服和解决这些困难将是高校资助工作者下一阶段的重心。

      三、新時代高校精准资助的发展路径

(一)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有益尝试

新时代背景下,不少高校在精准资助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为高校推进精准资助工作提供了可借鉴方案。

清华大学为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从保障型资助转向发展型资助,精准设立了多项资助项目,如“阳光工程”。“阳光工程”包含“党旗红”感恩教育、“暖心橙”励学举措、“黄土黄”国情认知、“新草绿”入学通道、“碧云青”能力发展、“蓝海蓝”文化拓展、“清华紫”校友支持七个维度的内容,为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提供了形式丰富的支持〔3〕。

浙江大学采用“三结合”的方法,进行资助对象的精准认定。一是结合定性考察与定量分析,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一对一面谈的方式了解详细信息,再使用统计量表收集家庭收入、就学人口等信息,综合确定资格和等级。二是结合初步评议和动态调整,对入学新生进行初步评议后,学校每学期再通过家访、调查日常消费、同学反馈等途径重新审核和调整。三是结合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实现情况的全面掌握与评定的公开透明〔4〕。

山东农业大学在精准资助工作中實行分层资助,建立了“普惠+特惠”的资助模式,对于一般困难的学生实施“普惠”资助,针对“最值得”和“最需要”的学生实施“特惠”资助〔5〕。在夯实“普通”基本保障的同时,不断完善奖优机制,鼓励学生创先争优。

在大数据化背景下,不少高校都在探索精准资助的创新形式,构建家庭经验困难学生量化指标体系,为学生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综合困难生认定、奖助申请、教务系统、宿舍管理等系统,为动态追踪学生各项信息提供数据支撑。

(二)高校精准资助的路径选择——以南京大学为例

1.综合考量,精准认定困难学生。

南京大学近年来在困难学生认定中,采取“综合考量”的方式。一是在新生入学前指导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表》,并网上填报家庭经济情况,根据学生申请的基本信息进行粗略筛选,初步圈定贫困学生。二是待新生入学后开展量化认定工作,根据学生提交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读子女人数等数据,参照学校的评定标准评估是否贫困。三是安排辅导员对申请认定的学生进行谈心谈话,了解该生家庭实际情况,获取困难原因、困难程度等有效信息,必要时与家长进行沟通确认,提高认定学生的精确度,确定学生困难程度与等级。四是对于特殊群体给予重点关注,如建档立卡学生、低保家庭学生、孤残学生及遭遇重大变故或自然灾害的学生,将他们列为精准资助的重点对象。五是组织教师进行家访。南京大学每年假期都会组织多支队伍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实地走访困难学生家庭,通过家访,宣传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度量学生家庭真实情况,告知家长学生在校受助和发展情况,收集受助家庭的当下需求等。学校资助工作者将根据学校在校各方面表现、家访反馈等对学生的认定进行动态调整,逐步实现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

2.多措并举,保障资助育人实效。

一是持续开展学业支持。为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南京大学在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前统一开设数学类学业辅导课,着重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朋辈导师,借助朋辈导师的力量,开展一对一学业指导,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实际有效的学业支持。设立国际交流奖学金,组织领导力提升专项培训计划,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

二是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南京大学着力打造“雨花斑斓成长计划”,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规划、人际交往、社交礼仪、心理调适、艺术特长等方面能力素养短板组织专门培训,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成长。同时,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举办广泛深入的就业能力提升培训课程,包括《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

三是积极推行成长计划。为深入开展发展型资助,契合当下资助育人工作的新要求,南京大学逐步推行“九个一”学生成长行动计划,支持并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期间完成9项任务:申请一次梦想基金、担任一届新生朋辈导师、参加一个勤工助学、加入一个爱心社团、担任一次学生干部、组织一次社会实践、获得一项奖学金、坚持一项体育锻炼、参加一次国际交流。通过具体的任务,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坚定立志成才的信念,培养自信自强的品质。此外,针对困难生群体设立“梦想基金”,引导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3.立德树人,不断加强思想引领。

一是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南京大学在开展精准资助的过程中,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锻造受助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为契机,加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意识,激发他们知恩感恩、立志报国的信念。

二是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南京大学每年在全校范围内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励志模范”、“勤工助学先进个人”、“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等评选活动,以“感恩与责任”颁奖典礼为载体,挖掘资助育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利用“诚动天下”大学生成长报告团、“南大学工”微信公告号、校内橱窗展板等线上线下思想阵地大力宣传评。同时,通过组织拍摄资助育人微电影、微课程,讲好南大励志故事,不断营造资助育人浓厚氛围。

三是努力拓展思想引领平台。南京大学将获得同类助学金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多个公益社团,如天健社、新鸿基社、思源社、弘毅社、自强社等,并将这些社团组织起来成立“南京大学爱心联盟”,由南京大学学工处直接指导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为社团提供活动场地、活动平台和活动经费等多方面支持,并成立专项经费引导社团开展爱国爱校、敬老爱老相关活动。目前,“南京大学爱心联盟”的多项代表性活动,如民间艺术进校园、爱心书屋、崇孝公益项目等,不仅成为南京大学的品牌志愿活动,更在青年思想引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推进精准资助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支撑。未来,高校资助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构建更加健全的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着力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谈扶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9-01.

〔2〕张远航.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J〕.思想理论教育,2016,(01):108-111.

〔3〕王俐,贾曦.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9,(02):87-90+99.

〔4〕翁亮,欧阳润清.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体系建构〔J〕.高校辅导员,2017,(05):59-62.

〔5〕朱莉,王群,宋伟.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山东农业大学“三三模式”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91-94+122.〔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南京大学资助困难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Homosexual Marriage Legislation in China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南昌大学章程引发“南大”简称之争
Triple Personality Theory from Freud:An Analysis of Jude Fawley in Jude the Obsc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