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冈
山长水远,树大根深。
一个地方的繁盛景象大多展现在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火璀璨、市声鼎沸……城市如同一棵大树的遒枝茂叶,显示勃勃生机。但它的根仍在乡村,根系绵长,延展在岁月漫长的风雨中,在山一程、水一程,极目无限的远野里。
此刻,我们正是要去探访这样一个小山村,它过去叫梅岭,现在分为梅林和隆美两个村落,是闽中田氏的祖居地。我们乘坐的汽车驶出大田县城,往西南方向疾驰。公路傍着一条清洌的小溪,在峡谷间左右盘旋。这条溪发源于戴云山脉,一路向东向北,穿过千山万壑,经过一个个村庄、城镇,而后在尤溪口汇入闽江。1000多年前,梅岭田氏的先人正是沿着这条小溪上溯而行,他们扶老携幼,跋山涉水,目标直抵戴云山深处,只为寻找一个和平安定的家园。
梅林村田氏祖祠“钱塘祠”
自安史之乱开始,中原板荡。战火遍地燃烧,田园荒芜,生灵涂炭。于是许多人将目光投向山峦重叠的南方,为躲避战乱,舍弃家园,举族迁徙。他们翻过武夷山脉,又进入闽中腹地。和每一个入闽的家族一样,他们步履艰辛而目标坚定。对他们来说,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只有茂密接天的树林,才能安抚他们的惊魂。戴云山敞开胸怀,接纳了他们。
梅岭田氏,自此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历程。随着鸡鸣犬吠,炊烟四起,课读之声也在村庄上空缭绕。这些北方移民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同时也带来了深厚的华夏文化,在梅岭落地生根。
在梅林村办公室里,我看到了一本因年代久远且保管条件不善,已经被蛀虫严重蛀蚀的宗谱。这里记载着一个家族的历史。细心的田氏后人正是从这本字迹漫漶的宗谱中,整理出田氏入闽的沧桑历程,再现1000多年间的生动故事。而赫然在目的田氏祖训,更是一个家族在这片古老土地上踔厉奋发的见证,也是它生存和发展的秘密。
为规范族人的行为,田氏先人制定出严格的祖训家规。田氏宗谱开宗明义,指出:“家之有范,犹国之有宪,毋论贤不孝偕束缚于法令中,莫敢逾越也。是故先王治国必先教家。”将教家放到与治国同等重要的位置。而敬祖宗不忘本、讲孝悌和人伦、重师道精学业、为廉吏重政声、睦乡党求平安……这一道道家训,言之凿凿,可遵可循。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梅岭成为大山深处的道德之境、义理之乡,同时从这里走出了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经世之才。而“梅岭三田”,正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
在梅林村的小广场上,我们看到了三尊石雕像。从左至右是田一儁、田顼和田琯。三位梅岭英才,冠带齐整,静静地站立在群山环抱的古老村庄里。1000多年前,他们各自满怀抱负,相继从戴云山深处走出去,他们的人生轨迹叠印在万里征途。但家乡人民听得到他们远行的每一声脚步,看得到他们为百姓劬劳的每一个身影,并为他们久久地骄傲。
关于“梅岭三田”,乡间至今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广场上的“三田”石雕像
田一儁少负才名,22岁参加乡试,即取得第一名,五年后赴京参加会试,又斩获头名,世称“解元公”“会元公”。他当过万历皇帝的侍读学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及左侍郎,是皇帝身边秘书班子的重要成员。
他一生为官清廉,道德文章,名震一时。在翰林院时,皇帝曾派他出使淮藩,藩王送的礼品他一概不收。皇帝称赞其“耿介之姿,渊醇之学”,给予很高的评价。万历朝张居正为相,雷厉风行地进行改革,推行一条鞭法,下令在全国统一丈量土地,增加税赋;同时设立随事考成制度,考察监督各级官员。国家财政及军事局面有所改观。但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后,皇帝亲政,纲纪废弛,朝廷积弊丛生。田一儁心急如焚,不断向万历皇帝进言,并上呈《回天变正人心疏》《用财疏》等奏章。特别是《用财疏》,针对当时各级官员奢侈浪费的现象,提出“量民置官,量官受事”的精简官僚和节约开支的建议:一曰慎取用,二曰省浮费,三曰汏冗员,四曰惩赃吏,五曰核边费,六曰止侈靡,七曰清异教,八曰议钱币,九曰端好尚。每一条都是他在详细调查后总结出来的。尤其是第九条,在全国树立良好风尚,体现了他一生的追求。田一儁由于操劳过度,死在工作岗位上,终年51岁。他为官20多年,没有积蓄,死后家里一贫如洗。皇帝感其忠诚,诏赠礼部尚书,谥文洁先生,并派翰林学士董其昌扶柩归葬。可以说,朝廷给予的礼遇,十分尊崇。
家乡百姓感念他,还因为他入朝做官后,仍时时牵挂着大田百姓的生活疾苦。大田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百姓吃盐特别困难,要翻山越岭,到数百里外的产盐地高价购买,然后肩挑背驮运至大田。为此他特地写了《大田盐议法》上奏朝廷,得到皇帝恩准,在大田设立盐行,解决了当地百姓食盐之难。
田顼中进士后,最初当的是户部官员,曾奉命办理九江税务,因廉洁奉公,政绩显著,数月后调任南京兵部主事。但究其一生最耀眼的还是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在任湖广提学期间,他先在黄陂扩建“二程书院”,后又在九江兴办濂溪书院。他亲自制定学院招生细则,为家境贫困的读书人广开大门。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成为当时的一大盛事。来自荆州的张居正也在这时候慕名而来,并得到田顼的赏识,后来成为一代名相。田顼博学多才,以诗文名世,他“文崇先汉,诗类晚唐”,与当时福建的张紫溪和湖广的张治、廖道南,并称为晚明四才子。他办书院总是亲力亲为,不惮劳苦。为弘扬理学,田顼写下《太素集》二卷,亲自登坛教授学生。
田顼辞官后归隐尤溪。这里是田氏最初的落脚地,也是他青年时踏上宦途的起始点。流经家乡的均溪,正是从尤溪口汇入闽江。山峰穆穆,江水滔滔,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在尤溪创办了“荆山书院”,继续终日诲人不倦的教学生涯。
嘉靖《尤溪县志》,李文兖修,田顼纂
最让乡人津津乐道的是田琯的故事。田琯一生官职不算高,却是一名始终为百姓办实事的地方官员。他在出任浙江新昌知县时,了解到当地一处重要水利灌溉工程“孝行砩”年久失修,每当干旱时节,水渠断流,严重影响农事和百姓生活。为此,他经过深入调查,制定了“均水法”,发动民众投入劳力修渠,以投工多少作为分配水的根据。他自己还带头捐出俸禄。经过大规模整修,灌区内的农田全部变为膏腴之地。他还发现县城西郊的农田常被洪水侵袭,大水来临,百亩农田即成滩地。于是,他派员督工修筑河堤,以杜水患。老百姓十分感激,在田琯调离新昌时,为他在城中画像立祠。
梅岭人更喜欢将田琯作为青年人励志的榜样。因为与田一儁、田顼的少年得志不同,田琯出身贫寒,起步也晚,38岁才中进士,从知县当到云南兵备副使等职。年轻时,他生活十分困苦,在大仙峰崇圣书院读书时,因为买不起荤菜,便将木头雕刻成一只鸡腿,每日就餐时,躲到一个角落,装出一副啃鸡腿的样子。后来被同学发现了,却由此传为美谈。
田琯30多岁了才娶妻,而且还是身体有缺陷的大龄女子。但老丈人不待见他,于是演绎了一出出嫌贫爱富的故事。比如,老丈人的寿宴,大女婿、二女婿因为送了厚礼,都被安排到上席。而只送一副对联的田琯,便只能坐到厅堂的下埕。在厨房帮忙的妻子见此怒不可遏,一把拉起丈夫就走。作为故事里的主人公,田琯受尽委屈,却从不气馁,依然刻苦努力,终于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乡人的眼里,田琯不仅励志,还是一位知恩图报之人。在他困难的时候,大嫂曾经暗地里资助过他。大嫂家取水不方便,他当官后,拿到薪俸,第一件事就是倾资为大嫂住的村子修条水渠。这条水渠,不仅便利了村民生活,还灌溉了全村的菜地良田。
“天下无山高戴云,低吟犹恐九天闻”是田一儁的诗歌名句。而今,行走在戴云山间,仿佛看到这一位位从山村里走出的读书人,胸怀大志,意气风发,却始终不忘祖训,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的人生轨迹,深镌在那一本已然发黄的宗谱里。
山长水远,树大根深。在古老的梅林村,在三尊静静矗立的石像前,在一方碧绿盈盈的荷池旁,我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