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瑞展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广西河池市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现有毛南族人口6.45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约70%。
族称
环江毛南族白治县,旧称思恩县,唐贞观十二年(638年)设置,宋元明清至民国因之,只是隶属州府不同。1951年8月,思恩县与宜北县合并,成立环江县,1987年11月改为现称。
毛南族的族称,曾有“茅滩” “茆滩”“茅难” “茆难” “毛难” “冒南”等不同写法,都是“毛南”同音异写。
“茅滩…‘茆滩”最早见于《岭外代答》和《宋史》中。南宋周去非所著《岭外代答》载:
自融(州)稍西南日宜州。宜处群蛮之腹,有南丹州、安化三州一镇,荔波、赢河、五峒、茅滩、抚水诸蛮。
《宋史》卷四九五记:
平州为西南重镇……观州则控制南丹、陆家砦、茆滩十道及白崖诸蛮。
由此可见, “茅滩” “茆滩”等地名早在宋代已经出现。这些地名所指位置,就是现在毛南族聚居的地区。在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史籍、碑文中,关于“茅滩” “茆滩”的记载也有很多,不仅作为地名、山名、圩名,还作为行政区域单位名称。在《谭家世谱碑》及一些占墓碑文中,有“毛南土苗地方” “毛南甲” “来毛难安处”的记载。1935年编纂的《思恩县志》记载的是“冒南”和“毛南”。1949年后,曾一度叫作“毛难族”,有人望文生义,想当然地认为这个民族因生长于“不毛之地”、生活苦难,因此得其族名。显然,这是一种曲解。
据《毛南族大辞典》记载,毛南族因居住于毛南地区而得名。自称“诶南” “窘南”,由百越民族一支发展而来。宋代开始,毛南族聚居的今广西环江的上南、中南、下南等地区泛称为“茆滩” “茅滩” “冒南”和“毛难”等,是地名而不是族名。但因毛南族的人们从来都以地名自称为“毛南”“毛难”人,周边兄弟民族也习惯如此称呼。195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毛难族作为单一民族得到确认。此后,该民族的干部、群众以及一些专家、学者曾先后提出要把“毛难族”改称“毛南族”,理由是:一、在民间的民歌本和民间的书信往来中,多用“毛南”二字,用“毛难”不太符合群众的习惯称谓:二、 “毛难”及其上述同(近)音异字的几种称谓,指的均是毛难族聚居地的地名,而从清代开始,这些地方已经改称“上南”“中南”“下南”,故“毛难”宜改为“毛南”。
为了尊重民族的意愿和要求,1986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报告,请求将“毛难族”族称改为“毛南族”。同年6月5日,国务院以国函[1986] 75号文批复:同意将“毛难族”改为“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周边的南丹、金城江、都安、宜州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毛南族使用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的规范文字。因与壮族、汉族杂居,现毛南族人多数能讲壮语和汉语,通用汉文。但有一些土俗字。这些土俗字是模仿汉字的形声字结构,假借汉字的音、义拼凑而成,一般为歌师和道公唱本所用,适用范围很窄。
族源
毛南族的民族源流,以前很少有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专家学者经过多方调查,查阅已经出版的有关毛南族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对毛南族的族源问题给出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答案:毛南族居住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少数民族居住,毛南族是由当地世居民族发展而来的,但也融合外来民族的成分。
毛南族居住的“大毛南”地区,有谭、覃、卢、蒙、韦、颜等12个古老的姓氏。其中,谭姓人口最多,占毛南族总人口80%以上。分布的地域也最广。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毛南人谭灿元“恐后不知祖籍之所自”,追忆撰写《谭家世谱》,并勒碑以存(该碑今存于下南乡波川村小学大门左侧)。据《谭家世谱》记载:
始祖是湖南籍常德府武陵县东关外城太平里通长街古灵社,特授河池州知州事加三级记录二字,号谭三孝,字超群,讳泽深,奶名僚。幼习诗书,十五进士,二十补廪。嘉靖元年(1522年)取中八名举人。二年会试,复中五十名进士。主考童起凤书升东粤肇庆高要知县,粤东督抚梁大栋拔擢广西庆远河池知州。莅任三年,厂务水灾,归贡(亏空——作者注)厂税银八千,无由填足,罢职归农,逃散异乡。
几经迁徙,最后“移居毛难土苗地方,卖货生理”,后来得到当地地理先生方康节的帮助,选择在毛南堂八的凤腾山“礼葬严亲”:继而又与当地人方刚振结盟,联成娴缘,生儿育女,繁衍戚族,逐步发展成为毛南谭家之众。谭三孝因此被认为是毛南族的祖先。
自治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成立,经历一段鲜为人知的较为漫长的过程。
自治县第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谭亮明(2019年病故)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的亲见、亲闻、亲历者,他曾于2013年撰文回忆此事。据文章披露:1957年3月23日,中共广西省委曾向中央请示,要求批准建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愿望未能实现。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共环江县委认为再次申报设立毛南族自治县條件基本成熟。于是,在1985年的中共环江县第五次党代表会上,县委书记覃建勋把学习和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民族政策教育、建立毛南族自治县的问题作为今后五项任务之一提出来,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为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全县举办《民族区域自治法》学习班进行系统学习,组织学员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现场参观学习,听取罗城成立仫佬族自治县的经验介绍,研究商讨如何开展民族T作。
1985年3月5日,环江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以环报[1985]5号文件联合上报,要求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后又以环报[1985] 14号文件再次上报。1985年9月13日,中共河池地委、河池地区行署以河政报[1985] 24号文件,把环江县《关于迫切要求建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再次报告》转报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最后,县政府又根据自治区要求,再以环政报[1985] 30号文件上报,重述要求建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理由及法律依据,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
1985年3月27日至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当时,作为毛南族代表的谭学军(女)不辱使命,在出席大会期间,征得广西代表团共32名代表的联合签名,把《关于请求批准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议案》报送大会主席团。该议案对推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成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5年9月中旬,自治区人民政府指派民族工作调查组到环江,就成立毛南族自治县问题进行专题调查。调查组主要听取广大干部以及各民族、各阶层、各界群众对成立毛南族自治县的认识、态度和意见,了解环江县各族人口状况、各民族干部状况以及成立自治县后有无当家作主能力,了解县内各民族之间现在、过去民族关系状况等。调查组在县直机关分别召开各民族各界领导和各族群众座谈会,到毛南族聚居区、壮族聚居区、苗族聚居区召开座谈会并个别访问,被调查访问者包括毛南、壮、汉、苗、瑶、仫佬等6个民族共121名县、乡、村三级干部以及农民和退休职T。调查组于9月26日离开环江,形成调查报告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汇报。
1985年秋末,国家民委给黑龙江民委的函复并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委的一份文件中规定: “关于新建民族自治地方,实行自治的民族占自治地方总人口中的比例问题,根据多年经验,实行自治民族,在自治地方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过低,很难行使自治权利,也不好处理自治地方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因此,一般应占多数,个别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和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可以不占多数,但不能低于百分之三十。”这给环江要求成立自治县的问题平添了一层“关卡”。
1985年10月29日至1 1月1日召开的环江縣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有大安乡、上南乡、下南乡、驯乐苗族乡、木论乡5个代表团和洛阳镇部分代表向大会提出要求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议案,提交大会审议。最后大会作出决议,认为以环江现行政区域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符合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精神,是全县毛南、壮、汉、苗、瑶等20多万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会议决定,由县人大和县人民政府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早日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在这一决议的推动下,县四家班子研究决定,由时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谭亮明牵头,与县委统战部部长张科贵和县民委主任谭文博3人组成赴京汇报T作组,专程赴京向有关部门汇报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问题。1985年11月15日T作组赴京,历经20天,先后到国家民委、全国人大民委、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民政部等进行汇报。T作组回来向四家班子领导详细汇报后,县委立即决定由原班人马迅速向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汇报,恳请自治区人民政府迅速把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报告上报国务院。经过一番努力,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6年2月17日正式向国务院报送《关于撤销环江县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请示报告》。
全国人大民委在审议谭学军等代表提出的《关于请求批准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议案》时,主张应该批准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1986年1 1月1日,国务院以国函[1986]152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环江县,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原环江县的行政区域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1987年11月24日,在环江县城解放38周年的日子里,环江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敲锣打鼓,舞龙舞狮,云集环江县城,与中央、自治区、地区三级代表团一起,共同庆祝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