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活动引领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教育解析

2020-05-13 13:53马舒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

马舒

摘要: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场域是家庭和学校,家庭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家长可以通过组织积极有益的家庭活动,有意识地对小学生的成长施加积极的影响。家庭活动分为无意识的隐性活动和有意识的显性活动。其中,积极有益的家庭活动是教育主体性实践活动,是教育交流与互动的活动,能够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积极有益的家庭活动主要有体育活动、阅读活动、社会活动,家长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有高质量的互动和交流,要有组织、有计划。

关键词:家庭活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域,教育场域理论认为:“教育场域是一种以人的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而构型的开放性关系结构或时空构型,时空构型由物质性社会空间和精神性社会空间两部分组成。”因此,学生生活学习的家庭教育场域不仅仅是指生活空间,还指这一空间里的关系与活动,家庭关系与家庭活动共同构成了家庭的精神性社会空间。虽然家庭是家庭成员生活放松的场所,但是家庭活动的开展不能随意而散漫,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一些活动或家庭成员的行为。

一、家庭活动及其分类

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家庭活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家庭教育的定义出发,“家庭教育是家庭中所有成员相互提供的各种相互影响的学习活动”。由此可知,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活动是一种由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活动安排带来的有意识或无意识、显性或隐性的活动。从这一角度看,家庭活动可以分为无意识的隐性活动和有意识的显性活动。

无意识的隐性活动指家庭成员在生活中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随心活动等,多是无计划、无目的、无组织的生活活动。无意识的行为举止和随意活动背后是行为人的价值观、习惯、文化素养的映照。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品质的文化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积极意义的活动。积极的活动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他们可以在家庭良好的氛围中习得良好的品质,养成健康心理素养。有意识的显性活动是指家庭成员有意识地安排家庭成员参与的活动,多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正向积极的也可以是负面消极的,正向积极的有意识的显性活动多是全家多人参与、需要坚持的长期活动;负面消极的有意识的显性活动多是在错误的教育观引领下的给小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的活动。因此,无意识的隐性活动和有意识的显性活动都有可能是有益积极的或无益消极的。这两种活动在大多数家庭是并存的,但是有轻有重、有多有少之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成长因素也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显现,在这些活动中家庭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一种促进或拉扯的状态,对小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

二、家庭活动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机制

(一)积极有益的家庭活动是教育主体性实践活动

家庭活动是由家庭成员参与的小团体活动,在积极有益的家庭活动中,每一个家庭成员是平等的,孩子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充分参与家庭活动,甚至出谋划策,能够得到良好的生活体验。也正是在这样的活动积累中,学生逐渐体会到自己是独立的人。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积极有益的家庭活动是小学生主体性实践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收获是丰富而有意义的,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二)积极有益的家庭活动是教育交流与互动的活动

积极有益的家庭活动中有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家庭成员在活动前要商议活动计划、处于某种目的开展活动、达成目标的途径、活动时间与地点、坚持的方式等,在活动中有基于活动本身的交流,在活动后有心得体会的分享等。因此,积极有益的家庭活动的开展,能够营种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获得成长力量。“教师、学生在教育交流、教育互动中借助与他人的对话而构造出自己的身份和人格”,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庭成员的交流互动推动着孩子人格的形成。积极有益的家庭活动中充满积极有益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开展健康有益的家庭活动例析

(一)体育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运动量强健体魄。研究表明,学生参与积极有益的运动能够调整心理,“体育活动可以给机体带来短期和长期的心理效应,是使人身心健康、調节情绪及保持良好心态的有效途径”。在家庭中有意识地计划和组织体育活动,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家庭成员可以针对各自的身体状况和喜好进行不同的体育运动,最好能一起制订计划、相互监督、鼓励,坚持一起运动。首先是制订计划。具体的练习项目和时间,家庭成员可根据自身情况并参考运动强度标准,科学合理制订。在制订运动计划时最好能够全员商议,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其次,家庭成员要根据计划执行并坚持,形成相互监督和鼓励的氛围。可以每天记录各自的运动情况,对完成的质量进行大致的评估,以更好地坚持运动。最后,家庭成员可以在一周或一个月的时间节点总结全家的运动情况,可对全额完成目标的成员进行奖励。这样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活动,既可以让家庭成员在运动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通过运动与家人交流,在充满正能量的家庭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阅读活动

阅读是一种静的活动,是头脑的思维活动。有质量的阅读可让小学生开阔视野、提升思维境界、体验百味人生,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阅读活动中,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其包括阅读兴趣的引导、阅读习惯的引导、阅读内容的引导等。首先是阅读兴趣的引导。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领域,当其对某一方面产生兴趣时,总会想方设法地想要了解更多,书籍就是很好的了解途径。家长可以发掘孩子的兴趣,并在生活中不断强化,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包括随手可看的书籍。其次是阅读习惯的引导。阅读习惯的引导需要家长带头示范,家长每天给孩子讲故事、每天读书,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家长可以制订一定的阅读计划,开展读书会,与孩子一起读书等。最后是阅读内容的引导。内容是否适合孩子阅读,需要家长加以鉴别。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过于生涩的内容,会打消其阅读兴趣。总之,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积极的内容,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社会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学校、了解社会、接触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锻炼和亲身体验,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完善个性发展。从家庭角度来讲,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家庭社会活动是家庭成员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庭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很多,小到出门买菜,大到参与国家庆典。本文的家庭社会活动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家庭参与的社会活动。家庭长辈可以带领孩子多参与重大的社会活动,让孩子感受社会生活的多样,让孩子开阔视野的同时逐渐找到自己的理想,同时在社会交往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总之,家庭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家庭成员有意识地组织,让孩子从中获得体验与收获成长。家庭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活动开展的质量,包括家庭活动中的交流和互动的有效性和氛围,因此家长在组织家庭活动中需要注重计划性、目的性,通过活动的开展与小学生多交流,营造良好的积极家庭氛围,推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是小学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