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铎
摘要:残障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理上的缺陷,他们在心理方面表现出自我封闭、自卑等特点,看待问题比较片面,与同龄人相比显得不够成熟。当他们遇到应激事件时,可能由此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甚至過激行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要重视残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责任感,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对残障学生怀有爱心与耐心,悉心培育残障学生。
关键词:特殊教育;残障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学校生命安全教育指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残障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更需要关爱的群体。由于残障学生身体与心理的缺陷,自我封闭、自卑心理严重,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因一些小事而导致心理失衡。大部分残障学生的抗压能力弱,不能很好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为此,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努力创设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对残障学生实施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同时,教师还应将学科知识的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启发残障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
对残障学生实施生命安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合作、参与,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残障学生的自我保护、应变能力等,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自救方法。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校携手共促残障学生健康成长
残障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心理与身体的残疾,造成他们在人际交往、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思维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也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生存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家长携手共促残障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问卷调查、对家长进行特殊教育的相关培训等,利用寒、暑假对学生进行家访,让家长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对学生充满信心。开展增强亲子沟通实践活动,可以为残障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适当地给残障学生家长布置家庭训练的任务,如学生自理能力的训练、家庭劳动的训练、良好生活作息规律的养成等。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残障学生能够直面自己的缺陷,对生命与安全具有充分的认知,能够珍爱生命、关爱生命、感恩生命,在突发情况下,具备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和防卫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生活。
二、发挥学校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构建温馨育人环境
残障学生由于其身体与心理上的缺陷,无法深入地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自卑心理加上与外界缺乏一定的交流,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与同龄的正常学生相比显得不太成熟,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为学生构建一个“优质、充满人性温馨的美好校园”。
(一)尊重残障学生的生命尊严,帮助他们学会珍爱生命
针对残障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较弱的特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该对残障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将先进的心理教育学理念引入特殊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将心理教育渗透到每一门学科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社会”“思想品德”“语文”“自然”等学科中,充分地发掘蕴含学生生命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珍爱生命,充分地认识到个人在社会群体的自我价值。同时,教师还应该善于发现并利用残障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其日常教学中,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杜绝对残障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与言语侮辱,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下勇敢、快乐地成长。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教师可以根据残障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实际需求,开展多元的、灵活的、丰富的生命安全教育活动,充分体现生命教育的特质。例如,通过“全国爱耳日”“国际聋人节”“世界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等节日,教师可以与学校的残障学生形成一对一的帮扶模式。对于学习与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甚至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帮教、帮困、帮学,促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境,以最佳的状态面对人生。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生命安全的主题班会,例如,开展生命安全小知识的主题班会,增进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认知;或是聘请法制专家,为学生开展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也可以组织关于安全知识的小品展演,让学生通过观看小品表演,让残障学生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此外,也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等教育实践活动,让残障学生学会在突发状况下,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应变能力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技能。
(三)不同学科要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合力共促残障学生平安成长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包括对生命的敬畏。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在安全教育课程中,教师应该教会残障学生基本的安全技能,在一定的情境中使学生开展有效的应急训练,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还要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例如,在思想品德课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自救、互救的意识;在科学课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灾害类型,从而在真正发生灾害时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从而保证自己生命的安全。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教育的相关课程,将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教学目标,关注残障学生的心理发展,这样就能及时发现隐藏的危险,避免使残障学生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三、有效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残障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命安全教育离不开社会良好的教育氛围与文化氛围。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充分地利用训练各类残障学生的教育基地与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与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生命存在的形态,领略生命的美妙;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训练、参加志愿者服务、角色体验等,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援助精神。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残障学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互动交流,让普通学生与残障学生一对一结对子,这能让残障学生感受来自普通学生的真诚的友谊、关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在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同时,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总而言之,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过程应该关怀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是残障学生知识和精神的引导者,担负着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与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为此,我们要联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根据残障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特点,找到提高残障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每一位残障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