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提问,点燃思维火花

2020-05-13 14:02丁宝霞
读写算 2020年1期
关键词:瑞德母子机智

丁宝霞

摘 要 《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英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1-0202-01

《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为了保护隐蔽在半截蜡烛中的私密情报,在危急关头和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故事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为了让学生迅速理清文中脉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60多年前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请看屏幕,(播放二战战事录像)

(二)整体感知

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瑞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学生自由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三)研析情节

1.在这些危机关头,伯瑞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2.组织学生交流。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交流杰克的表现。

语言:(“天真冷。”)指导朗读。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动作: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为什么能这么从容?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

再读有关句子。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过渡。

(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5.设疑讨论:二战结束了,法国人民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果你是法国总统,你将接见伯瑞德一家,为他们颁发勋章,你将发给谁?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

(四)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像这样的一家庭,在和平年代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法西斯的侵略。)

小结:在此,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四、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好的问题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会启迪学生的心智和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要对问题进行巧妙地设计,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提出了“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这个与文章中心思想和人物精神品質直接关系的问题,为读书学习创造了一个辩驳争论的极好时机,使学生积极动脑,各抒己见,充分进行口头议论的训练。而问题引领关键是问题的设计。怎样设计问题,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1.提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2.提问要联系教材

3.提问题要能启发思维

猜你喜欢
瑞德母子机智
光影
Close to Heaven
Market Values
Acts of Faith PHOTOGRAPHY BY
明 天
机智的妈妈
机智的警察
这个世界需要你啊,机智的少年
美好的早晨
机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