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宁馨
【摘 要】 本文阐释了隐含作者差异性的概念与内涵,指出隐含作者差异性存在的合理性,并从作者编码和读者解码两个角度入手,对布斯的隐含作者的相关概念提出质疑,并探讨其差异性问题。具體而言,从编码角度出发,隐含作者的差异性与作家自身经历、创作立场的变化有关,也与创作时某些无意识的心理状态有关;从解码角度而言,隐含作者的差异性与读者群体的阐释原则有关,也与阅读过程中读者视点的变化有关。除此之外,本文还在后经典的叙事语境中,试析隐含作者的差异性所体现出的作家和读者以文本为中介的叙事交流状态。
【关键词】 隐含作者;差异性;编码;解码;叙事交流
一、何谓隐含作者的差异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了“隐含作者”这一概念。他认为,“隐含作者”是指暗含在作品中的作者的形象,可被视为真实作者的第二自我。隐含作者在一方面是读者通过文本建构自己的作者的活动,在另一方面则应当是作者自己“所选择东西的总和。”在布斯那里,隐含作者优于作者并暗含着真实作者的伦理判断。
从对隐含作者的众多诠释来看,“隐含作者”的含义几乎涉及了从真实作者到文本再到读者阅读的全过程和所有可能性。如美国叙事学家西摩·查特曼就将隐含作者视为信息的发出者,并将其视为文本内部的结构性成分;费伦认为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一部分的体现,并将其看作真实作者精简了的变体。国内学者赵毅衡认为,各种文本身份能够集合而成一个拟主体,而这一拟主体的存在条件就需要构筑一个携带着价值意义的“隐含发出者拟主体”,这一“隐含发出者拟主体”即是隐含作者,因此,他看来,隐含作者是一个拟主体的建构而并非是作者在创作某一文本,或是在创作某一文本的某一时刻所选择的作者身份。就隐含作者是“隐含发出者拟主体”还是作者身份,布斯也语焉不详,在《隐含作者的建构:为何要担心》一文中,布斯对隐含作者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说:“……选择较为优秀的隐含作者来战胜其他的自我”“我现在阅读文本时重新建构的隐含作者,不会同于我在40年或20年前阅读同一文本时重新建构的隐含作者。”[1]前者说明,作家在创作时可以选择一个在自我看来更为优秀的“自我”,而这一“自我”即是创作文学作品时作者主动所选择的作者身份,既是身份,那作者身份之间的差异性就是理所应当的了;而后者则说明,对于读者而言,他的阅读活动也是一个构建隐含作者的过程,并且每一次阅读活动构建出的隐含作者可能都会有所不同,而读者构建的隐含作者,似乎更接近于赵毅衡所说的“隐含发出者拟主体”。申丹在《何为隐含作者》一文中将隐含作者涉及到的这两个过程概括为作者的编码过程和读者的解码过程,这一阐释是对布斯观点极为恰当的概括。
那么,不管是作者编码时的隐含作者还是在读者解码过程中构建的隐含作者,当我们确立这一概念有效性的同时,是否应该将隐含作者视为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说:“我们现在真正的问题在于作者与其正式替身的复杂关系,不管作者怎样试图一以贯之的真诚,他的不同作品都将含有不同的替身,即不同思想规范组成的理想。如同一个人的私人信件,根据与每个通信人的关系和每封信的目的的不同,含有他自我的不同替身,因此,作家也会根据具体作品的需要,以不同的态度表明自己。”[2]真实作者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艺术人格与自身的品格并不具有完全的对等关系,隐含作者的形成一方面受制于作者自身的人文修养和品格,另一方面也受制于作家创作时的状态和外在的触发条件,而这后一方面则常常是不稳定的,即便是同一部作品的创作,作家对自我替身的主动选择也处于不稳定的变动之中。因此,差异性作为隐含作者的一个特性是的的确确存在的,除此之外,除去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所论证的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的替身,因此还应从以下三个维度论证隐含作者的差异性。
二、作者的第二自我——编码过程中隐含作者的差异性
受真实作者的影响所构建出的隐含作者,无疑具有作者本人的影子,是作者某一人格在作品中的投射。正如费伦认为,在一般情况下,隐含作者会准确反映出真实作者某一方面的能力、态度、信念,但在一些不太常见但相当重要的情况下,“真实作者建构出的隐含作者会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不同之处。”[3]由作者编码构建成的隐含作者具有差异性,最常见的情况是体现于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中的隐含作者的差异,但也不应该忽视,在作者的某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隐含作的差异性。
1、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中的隐含作者的差异性
就这一情况而言,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在对某一作家作品的分期上。如以南渡为节点将李清照的词作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中的隐含作者是一个天真浪漫,活泼率直的年轻女性,但在南渡之后,历经丧夫离乱,国破家亡之苦,由此而形成的隐含作者与前期词中的隐含作者具有极大不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因为作者自身经历的变化。文学来源于生活,当某一稳定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作者的创作素材必然也会被置换,自我的创作心态也会随之改变。 除此之外,作家的创作动机不同,所预设的读者群体发生变化,作者的创作立场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正如布斯所说,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作家“会根据具体作品的需要,以不同的态度表明自己”。[4]
总而言之,对于同一作者出于不同立场所创造出的隐含作者的识别,有助于我们抛开对某一作家的固定看法,形成对这一作家更为完整的认识。
2、同一作者同一作品中的隐含作者的差异性
就同一文本的不同的隐含作者这一情况而言,则多体现在某些长篇作品中,比如人物形象的塑造。随着情节的发展演进,一个个成熟起来人物形象有可能与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相背离。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则主要有两点:一是创作者无意识的心理因素;二是创作中途作家创作动机的有意置换。
就第一点来说,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包含有作家自我内心深处的欲求以及知觉、思维等在内的极为复杂的过程。
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例,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不始终处在作者有意识的控制之下,还具有若干无意识的程序。当故事情节的演进、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触及到了作家潜层次的欲望,为消除这种紧张感,作家只能将其付诸于笔端由此而获得替代性满足。因此,作家在创作途中因缘际会改变对某个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或创作意图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