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兵 付小丁 张倩
摘要: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人才培养,是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该文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PBL学习方式,利用“互联网+”环境,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学生之间及师生间的充分交流、协作和反馈。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具有能思考,勤探索,敢创新,善于运用各种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多元智能型人才。
关键词:多元智能;民办高校;计算机;PBL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8-0142-02
1 多元智能理论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其著作《智力的结构》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单一智能的概念。他认为,每个个体身上都有与个体特定的认知领域或认知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及音乐智能。该理论认为,不同个体可能拥有以上不同的智能组合。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差异教育和个性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在国外,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教师培训、学习方式、特殊教育等方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June Maker等四位研究者建立了多元智能识别模型,该模型用于从大量普通人群中甄别出具有特殊天赋的儿童,并分析这些儿童在解决问题时有哪些特殊才能。罗马尼亚学者Stanciu等人研究了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教学方式和评价过程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美国大多数初中学校实施的“学校实用智能项目”以实现个人成功为宗旨,对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自我认知智能、学术智能及人际关系智能等进行培养[1]。
在国内,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方针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才被广泛关注。国内的专家意识到单纯以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为主的教学理念存在弊端,进而开始对中小学教育进行初步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大学教学中的研究并不多。在教学中,我们能够意识到,具有不同智能的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方式、操作技巧是具有差异性的。因此对教师来说,应该把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进而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模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2 PBL学习方式研究
PBL学习方式,即Project-based Learning,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 arrows在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由于它强调自我学习的知识构建模式,很快就在各个教学领域中广泛运用。PBL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规划学习内容的学习模式。
通过学生分析问题一研究问题一解决问题一评价成果各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PBL学习方式的本质在于学生在不断主动式的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摆脱机械的记忆,更好地理解、运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最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国外关于PBL的教学法从欧美的医学学院向其他领域扩展,在化学、物理、建筑、电子、中小学教育、法律等方面也有应用,并逐渐成为国外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
在国内,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也已经大量的进行研究实践。国内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PBL学习方式应用在计算机专业的较少,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的课程中还处在起步阶段,已有的研究大都针对某一门课程。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几门课程有体系、有计划的PBL学习方式研究。
3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化发展的PBL学习方式的提出
2014年2月,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独立学院作为社会力量办学的民办高校,将从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为了能够顺利转型,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应当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基点,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方案。
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中,程序设计类课程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但是传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有的重视语法知识,轻视编程思想;有的注重课堂学习,轻视课外自学;有的虽注重课程实践,但课程没有形成体系。并且目前开设的课程多是以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对学生仅仅培养的是言语和数理逻辑两种智能。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哪些智能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我们又应该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PBL的学习方式,强调在真实情景中开展探究活动,它将为学生分配合理复杂的学习任务,提供多种信息资源和认知工具,让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寻求和学习团队中其他人的合作,建构对知识共享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发展大学生多元智能的目的。
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PBL学习方式的研究将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组织体系,对学生采用PBL学习方式,以课堂教学和网络环境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交流平台和认知工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知识掌握、项目分析、内容组织、语言交流、探索创新等方面有多元智能化发展,为民办高校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课程设置思路。
4 民辦高校计算机专业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化发展的PBL学习方式的实现
4.1 多元智能的选择
通过对计算机行业八种职业角色工作内容的分析,总结出这八种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2]。
1)软件分析师,能正确分析客户需求,并能通过制定分析说明书分析系统可行性。需要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撰写能力。
2)项目经理,能及时反馈客户需求,并能协调组内人员进行任务分配并撰写总结报告。需要组织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
3)系统架构师,能对模型进行抽象,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架构,澄清技术细节,扫清主要难点。
需要空间架构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4)软件程序员,能设计各功能结构,并根据功能进行各个模块的代码编写。需要逻辑编码能力和空间设计能力。
5) UI设计师,能进行界面美工及交互设计。需要色彩把控能力审美和创意能力。
6)软件测试师,能运用软件测试技术对软件进行质量检测,设计测试方案。需要执行能力与软件认知能力。
7)软件实施师,能进行软件的安装及测试。需要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8)系统维护员,能进行软件的日常检查、升级改进及重要数据的备份。需要较强的观察能力。
4.2 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以上八种职业分析出每种职业应具备的智能,研究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分别选取六个学期的六门专业核心课程作为课程体系,在每门课中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着重培养适合学生的智能。
这六门课程划分为三个教学阶段。基础阶段由《C语言程序设计》与《C++程序设计》组成,这两门课使学生学会基础的编程方法,获得逻辑编码能力、空间设计能力;进阶阶段由《Java程序设计》与《Java Web技术》组成,这两门课引导学生的编程思想,让学生进一步获得编程能力、创意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提升阶段由《STRUTS框架技术》与《软件工程实践》组成,这两门课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自学为辅,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3 课程体系建设
在以上六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中,打破各门课程自成门户的壁垒,实现相关课程间有机综合。让学生在三年时间里通过六门课程的学习,从编程思想、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系統、整体的训练,实现知识、能力合为一体,从而完成多元智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4.4 学生智能类型分层
1)组织学生填写多元智能评价量表,统计学生多元智能测试数据。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善于表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言语智能;逻辑推理清晰、善于演绎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数理智能;能够快速掌握软件工具并进行灵活操作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身体运动只能;具有较好的审美,善于图像设计的学生具有视觉空间智能。
能准确判断自身优点和缺点,并客观地看待事物的学生具有自知自省智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并在学习生活中受到同学喜欢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交往交流智能。教师应对以上这些智能突出的学生进行记录,并通过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再观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智能优势及智能类型。
4.5 建立PBL学习服务支持系统
完成各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先期构建《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PBL学习服务支持系统。系统由教师、学生、工具资源三部分组成。
1)教师
教师是主要的辅导者,教师负责课程的组织,负责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进行帮助,避免不必要的弯路,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要提供一些关于问题的必要的辅助信息,包括教材、教案、ppt课件、源程序、习题集、教学录像、视频演示、实训指导书、编程软件和帮助文档等,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工程。
2)学生
学生在PBL学习方式中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当教师下发问题或项目后,学生应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面对问题瓶颈时,可以积极主动向教师求助,可以与其他学生互相交流意见,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3)工具资源
工具资源是指教学中运用的物质工具和帮助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所需的工具资料等。4.6 PBL学习方式实施步骤
以《Java程序设计》为例,实现PBL学习方式。
1)根据对学生智能分层的分析,结合个人意愿进行分组。
2)教师结合学生能力选择项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每个小组根据组内成员特点,自主选择项目。
3)遵循适能分工原则,结合学生智能优势,在小组项目中做以下分工并进行针对性培养。
学生根据具体分工,查找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分析信息,相互交流,在教师的辅助下形成解决方案并最终完成。
4)教师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并在学习服务支持系统中进行展示,进行成果汇总。
5)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搜集学生对PBL学习方式的适应能力、接受程度及教学效果,适时做出改进。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PBL学习方式。通过选取计算机专业三个学年的六门核心专业课程作为课程体系建设,使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内容掌握,项目分析,语言交流,团队协作、探索创新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智能。研究表明:学生通过PBL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兴趣,使优势智能带动其他弱势智能共同发展,为民办高校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淑敬,李林国,基于P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5):177-180.
[2]王岩,浅谈计算机专业大学生PBL探究学习模式[Jl.新校园(阅读),2017(3):23.
[3)温文,张智洁,秦晓松,基于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PBL教学法在医学检验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3):20-21.
【通联编辑:张薇】
收稿日期:2019-11-25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计算机专业人才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GH170920);吉林省高教学会2019年高教科研项目:《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化发展的PBL学习方式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9D453);吉林省高教学会2019年高教科研项目:《计算机专业慕课建设与共享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GJX2019D45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时兵(1979-),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