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永昊 生义媛 王文清
【摘 要】 人工智能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得到了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文章就其在涉税服务领域的应用以及优化进行讨论。在人工智能化的背景下,涉税服务向更科学、更多元、更精细的方向发展,但目前的涉税服务面临着涉税服务技术水平低、组织间信息不对称、兼顾人工智能和税务能力的高端人才缺乏、涉税数据管理不足等问题,需要在政府大力支持的基础上鼓励涉税服务机构优化升级,同时共享税收数据,实现各组织间的合作共赢,为人工智能背景下涉税服务的生态向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涉税服务; 大数据; 优化升级
一、人工智能呼唤涉税服务行业转型升级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8月5日,“FMI人工智能&大数据高峰论坛”提出:“未来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跟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关联,人工智能将会是未来的时代入口”,“深入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政府和社会拥有海量数据和可靠的互联网技术,使得以此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逐渐发展和成熟,能够发挥更强的预测和指导能力,也更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需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人工智能愈发能够满足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涉税服务行业的应用也逐渐深化。2016年德勤推出了“德勤机器人”,毕马威引入了IBM的“沃森(Watson)”认知技术,2017年普华永道推出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借助人工智能,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纳税人实际需求为导向,为纳税人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纳税服务成为涉税服务中介机构未来发展的方向。
基于人工智能的涉税服务一是为政府服务,二是为纳税人服务。税收管理社会化是现代化税收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税务机关要处理好与纳税人和社会的关系,促进税收管理的公平和效率,需要推行税收社会化管理[1]。税收管理的社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注册税务师等提供涉税相关服务的行业的发展[2]。人工智能在税务机关的应用面临着技术能力和法律效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而税务机关拥有的高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人才数量有限[3],同时纳税人经营形式和结构日趋多样化发展,税务服务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因此,需要专业的涉税服务的支持——涉税服务外包,涉税服务承包方主要是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的涉税服务机构,包括技术、业务、知识的承包[4]。人工智能应用于涉税服务行业,提高了涉税服务效率,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形态的限制[5],缓解了涉税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且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纳税人的需求提供更令纳税人满意的服务。
二、人工智能促進涉税服务业发展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涉税服务机构继续使用传统的服务和经营模式已经无法增加竞争力,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帮助涉税服务机构在现有的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开辟出一片蓝海。人工智能为涉税服务机构带来了包括数据信息获取方式、涉税服务结构等方面的优化。
(一)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多、信息处理方式更科学
传统方式下涉税服务机构获取纳税人信息主要来自机构内部已经登记的纳税人的申报信息和财务信息,以及少量有合作关系的涉税服务机构间共享的数据,信息更新速度慢,且不能有效地批量使用,还需要涉税服务机构专人进行分类处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涉税服务机构可以通过智能爬虫和数据清洗技术实现对大量的涉税数据自动采集、识别、归集、处理和应用。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搜集并整合企业基础信息、财务数据、销售数据、生产数据、涉税数据以及第三方数据,涉税服务机构能够快速地提取高质量的信息和精确地分配有效信息,更全面地了解纳税人需求和政府要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客户需求、满足政府要求的产品组合,并根据纳税人的具体需求和政府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业务范围。
(二)涉税服务业务多元化、差异化发展
过去涉税服务机构缺乏设计新服务的创新力,提供的都是单一化、同质化的服务,忽略了纳税人个性化、多样化的涉税需求。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涉税服务机构可借助计量分析、并行计算以及机器学习等可视化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全方位展现纳税人的全息画像。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提高了涉税服务在多元化和差异化方面的能力,降低了涉税服务机关工作人员的应用难度。
(三)涉税服务纵向延伸趋势
原始的涉税数据虽庞大但价值密度低,存在涉税数据应用错配的可能,必须筛选出有效的数据,才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对于涉税服务中介机构而言,可以借助具体的数据提炼方法来提高数据获取和筛选的能力,例如目前在商业上广泛运用的数据爬虫技术、科研领域广泛使用的机器学习法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炼出与纳税人密切相关的涉税数据,借助数据分析结果,准确定位纳税人的涉税需求,从“单一化的业务模式”,向“一条龙”式综合涉税服务转变,即实现税前服务、税中服务到税后服务的一体化,并逐步覆盖从事生产、经营的各个行业,覆盖现行的各个税种,使得涉税服务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四)人工智能应用于涉税服务行业的具体实例
国内Z平台就是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全国首家财税金融大数据平台,主要关注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搜集范围贯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并结合企业的金融和管理方面数据和第三方数据,利用内部运算帮助中小微企业和投融资方高度衔接。平台的出现帮助涉税服务机构扩大了数据来源,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建立星级评定模式,反映企业对税务师事务所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节约了税务师事务所在营销和品牌方面的支出,帮助税务师事务所在涉税服务方面的精细化发展。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涉税服务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应用于涉税服务行业的时间并不长,距两者之间从内容到形式等各个方面的真正融合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所以涉税服务机构在人工智能的应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涉税服务内容层次较低、涉税服务机构的信息化程度不一、纳税人需求与涉税服务不对称、涉税服务人员能力不足、涉税大数据平台管理有待加强等。
(一)涉税服务的内容层次局限于中低技术水平
在发达国家,涉税服务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已由代理申报为主演化为以税务筹划为主,但在我国,涉税中介机构的主体业务依然以代理纳税申报、建账和记账业务、涉税鉴证等常规业务为主,税收咨询、税收筹划等较高层次的业务开展相对较少。根据中税协发布的数据,2016年百强所涉税鉴证业务收入24.92亿元,占经营收入的34.11%;代理业务收入11.25亿元,占经营收入的15.04%,而税收筹划业务收入仅有3.01亿元,占经营收入的4.02%,表明鉴证业务和代理业务依然是目前涉税服务机构比较重要的业务范围。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涉税服务中的应用,这些中低端业务会逐渐被税务或会计机器人取代。长期以这种简单的代理工作为主,在没有行业保护政策的背景下,整个涉税服务行业都会面临生存危机。
(二)涉税服务机构信息化发展程度不一
一般来说,政府的信息化程度要高于普通的涉税服务机构的信息化程度,导致这些涉税服务机构向政府提供的纳税人的信息资源与政府的目标资源有偏差。同时,涉税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化程度也有不同,导致不同涉税机构获取的纳税人信息资源可能会丧失一部分的可比较性。另外,信息化程度的不同最终会影响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出现数据标准不一、数据结构混乱等问题,影响涉税数据平台的使用效率。
(三)纳税人需求和涉税服务供给不对称
从供给侧来看,大多数税务师事务所都以同质化的传统业务为主,包括涉税事项代理、税务咨询、税务筹划、纳税评估等,表现出服务产品的设计与创新能力不足的特征。从需求侧来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业务范围也不断地突破传统边界,纳税人涉税需求日趋复杂和多元化。纳税人需要及时掌握国内及国外的税收政策、把控税务风险、了解国内外的投融资渠道等。但是涉税服务行业信息系统建设落后,至今未建立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依托的开放式涉税中介服务平台,涉税服务的供给信息与需求信息没有统一的平台可以直接“对话”,服务方无法直接对接客户的需求,难以提供高度匹配的个性化、智能化涉税服务。
(四)基于人工智能的涉税服务从业人员能力有限、数量较少
首先,智能税收服务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涉税机关从业人员除了要具备较强的财税、金融和经济学等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数学、IT、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涉税服务工作人员缺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涉税服務的能力,缺乏前瞻性和对数据的敏感性。其次,虽然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释放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但是纳税人经营行为的复杂化、经营结构的多样化,意味着涉税服务需要更多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税务人员。目前,涉税服务行业拥有高技能的专业性人才较少。
(五)税收大数据的来源有限、开放性不足
大多数涉税资料都来源于企业内部,涉税中介机构必须认识到税收大数据不仅包括企业提供的发票数据,申报数据,还涵盖一些从外部获取的数据,包括企业与政府部门和第三方合作中产生的所有经济行为的一系列数据维度。但是目前我国的涉税服务机构尚未建立涉税服务资源数据库,且未与外部相关机构达成广泛的数据共享,导致涉税服务机构获取资料的方式受到约束,形成了数据孤岛现象。涉税行业数据增长迅速且数据结构复杂,海量数据的管理是涉税服务行业运用大数据技术面临的首要问题。
(六)涉税服务机构面临信息安全方面的新挑战
涉税服务机构对纳税人信息和数据资源的安全管理存在风险,对内面临大数据存储技术不足、内部人员私下交易数据资源等风险,对外存在涉税数据安全访问、黑客非法盗取等风险,这些都需要新的技术系统的支持,以强化对纳税人隐私的保护。人工智能的出现为涉税服务带来了新的信息安全方面的挑战,这是人工智能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需要依靠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升级来解决。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构建良好涉税服务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
涉税服务机构应用人工智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涉税服务机构对人工智能应用的不适应和人工智能自身存在的不足。为构建良好的涉税服务生态环境,涉税服务机构可以从涉税机构服务模式、涉税机关人员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组织间合作等方面积极应对这些挑战。
(一)加强涉税服务中介机构网站建设,提供实时在线服务
人工智能的应用深化了纳税人和涉税服务机构以及政府与纳税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纳税人对涉税专业服务快捷便利的要求更为强烈,必须加快实现“互联网+涉税服务”,构建全天候、全覆盖的涉税服务中介机构网上服务平台,提供实时在线服务。
1.实现与纳税人、同行间、税务机关的线上交流。首先,在互联网平台上以“贴身管家”的角色帮助客户做问答,了解纳税人的需求,逐渐消除机构与客户之间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同时对可能出现的纳税风险提前预警;其次,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涉税服务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其他中介机构间在业务和管理上的交流;最后,实时与政府交流进度,了解税务机关的需求,并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实现政府对涉税服务的有效监管,提高涉税服务机构的运转效率,最终减少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纳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多终端支持,随时随地交流涉税问题。建立便捷集约的移动服务平台,使信息化服务从“足不出户”提升到“如影随形”。
3.实现涉税服务的网上交易与支付,打造标准化流程。通过平台完成服务合约的签订和网上支付,服务过程安全、便捷,避免因合同签订、修改和支付方式等问题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强了服务的高效性。
(二)提高涉税服务人员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
涉税服务中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涉税服务智能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逐步提高基于人工智能的涉税服务从业人员能力和数量。
1.涉税服务机构内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涉税服务机构在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化带来的挑战的基础上,应优化内部税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调整各部门人才规模,分别在各个部门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且设立独立的人工智能应用部门进行管理。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推进涉税服务机构人才培养和工作环境的转型升级,对各个部门的税务人才在人工智能应用的环境下对提升工作效率大有裨益。
2.引进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综合考虑,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更难培养,且涉税服务机构的大部分工作人员不需要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因此可重点提高涉税服务人员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采取引进外部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人才的方式,引导涉税服务的智能化发展。
(三)加强数据库与数据分析平台建设
在落实人工智能在涉税服务中的应用的同时,需加快建立服务于税务机关和涉税服务机构的涉税数据库和税收大数据分析平台。
1.建立更全面更高效的开放型数据库。涉税服务机构既要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安全储存,又要及时高效地进行分析,必须建立大型的分布式数据库,将采集到的海量数据导入到这个数据库中。数据的来源包括纳税人提供的发票数据、申报数据、企业与政府部门和第三方合作中产生的所有经济行为的一系列数据维度等。涉税服务机构可以按照需求建立分地域、行业、税种、涉税事项等的多维数据库,从而可以在数据导入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筛选和预处理工作,同时做到与政府和同行业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
2.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涉税服务中介机构应该以满足客户纳税服务需求为目标,以云存储架构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构建涉税服务行业层面的大数据税收分析平台。纳税服务的创新需要涉税服务机构由“被动应对”向“主动掌握”转换,由“事中监控、事后处理”转变到“事前预测”上来。具体来说,需要涉税服务机构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涉税事项就其发生频率、地域、趋势和阶段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并定期自动汇总涉税事项发生及应对情况的数据信息,实现涉税业务分析的智能化,结合阶段性工作重点,生成涉税业务分析报告,为涉税业务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以税收大数据为基础的涉税服务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涉税服务中介机构应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核心业务转变到受聘税务顾问咨询、税收筹划、涉税司法等高端领域,优化业务范围,回归业务专家本位。
(四)利用人工智能加强涉税服务机构与其他组织的合作
人工智能基础上税收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建立绝不是单个税务师事务所孤军奋战可以完成的。涉税服务机构和政府共享着税收大数据分析平台带来的“红利”,要实现涉税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加强涉税服务机构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成为必然的趋势。
1.加强涉税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宋宁(2016)提出了“税务行业共享中心”这个全新的税收大数据理念,其目标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己任,使涉税中介机构成为客户税务服务的真正业务伙伴,帮助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促进涉税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税务行业共享中心”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吸收共享经济理念。同时,以税务师为中心,以信息化网络为支撑,以涉税服务需求快速响应为目标,对日常涉税工作中常用的税务服务进行统一、标准化制作,提供专业、高效的税务服务。
2.加强涉税服务机构与其他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税收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为税收、会计、审计、法律、管理等咨询机构提供税收大数据混合云平台,帮助各个咨询机构实时了解客户的涉税信用动态变化,综合展示客户在各个经营环节的成长性、成熟度、耐受力,及时评估客户税务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根据客户需求精确配置综合性的涉税服务资源,加深中介机构间的合作。如税务师事务所可以提供专业的税务咨询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提供与纳税相关的财务咨询,律师提供涉税法律援助服务等等。
3.加强涉税服务机构与政府之间和合作。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涉税服务机构自主研发并应用的税收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正外部性需要通过政府的干预进行校正,政府应针对性地将构建这类数据分析平台的机会招标,挑选出有能力的涉税服务机构或者其他相关的研发机构,并给予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
五、结语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涉税服务机构又处于转型升级的当口,所以更要抓住这一机遇。传统涉税服务行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源来源较窄、业务单一、服务对象有限等,人工智能的应用帮助涉税服务机构在这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但同时人工智能与涉税服务机构应用上的摩擦和人工智能固有的問题引发了新的挑战。为达到人工智能和涉税服务行业的高效和谐,实现涉税服务的生态建设,涉税服务机构需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提高技术能力、合作水平,始终保持创新的活力,紧跟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 许月刚.我国税收社会化管理的框架设计[J].税务研究,2014(12):59-62.
[2] 蔡秀云.税收管理社会化与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J].税务研究,2012(2):78-82.
[3] 辛浩.人工智能时代税收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税务研究,2019(9):85-89.
[4] 崔静.推进纳税服务外包工作可行性分析[J].税务研究,2019(1):124-127.
[5] 雷炳毅.“互联网+税务”要解决的问题与推进思路[J].税务研究,2016(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