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装配式建筑方向人才培养探索

2020-05-13 12:25:46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装配式实训人才

王逢朝1 楼 瑛1 王毅雄2

(1.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产业办,福建 泉州 362000)

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地现场直接由预制构件装配而成的建筑。我国自2015年开始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了若干关于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体现了国家推进建筑业向工业化生产方向转型的决心。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力争在2026年左右,装配式建筑占比新建建筑面积达到30%[1];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2],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省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比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积达到35%以上[3], 截止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个省份出台了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具备成熟的政策环境。

2017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装配式建筑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中指出,中国的装配式产业有高达800万的人才缺口[4]。面对庞大的人才缺口,高校建立高效的装配式建筑人才教育体系已刻不容缓。

一、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可行性市场调研

目前,如何高效地培养工业化建筑人才在各类高校培养的经验中几乎空白,虽然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投入到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中,但传统教师长期处于教学一线工作,对建筑生产一线的需求和发展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发展并不成熟。装配式建筑以建筑绿色化、产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发展理念,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建筑粗放型的建造模式,从工期、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实现建筑业转型,显然,土木类相关专业用传统的建筑人才培养体系已不再适用建筑产业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使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落地效应,文章以福建省建筑装配市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份网络调查问卷《高等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对福建省装配式建筑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向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

本次调研的对象涉及科研机构、咨询单位、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安装单位、厂商和装配式高新技术企业等,其中装配式高新技术企业占比35.23%,厂商和施工安装单位均为24.45%,对装配式建筑优缺点、类型、推广条件、存在问题、人才类型和BIM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从调研结果看,参与人员不同程度肯定了装配式建筑相较传统建筑具有的优势见下页图1;但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从下页图2可以看出,建设成本并未减低、施工现场管理技术经验不足及施工现场工人装配技术不达标是三大主导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福建省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主要为政府投资项目(包括保障房、医院、学校等),市政工程、商业住宅项目相较较少,目前限制装配式建筑推广的原因主要有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市场接受程度低等,其中有53.41%的参与人员认为缺乏相应人才支持是主要原因,79.55%认为目前装配式建筑推广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人才的培养体系见下页图3;对于装配式人才的培养方向有技术研发、设计、工厂工人、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等,具体参见下页图4;在调研中发现,47.73%参与人员认为在装配式建筑中引入BIM技术发展前景非常大,42.05%认为比较大,且86.37%的调查者认为非常必要将BIM技术引入装配式建筑进行教学。从调查报告中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作为未来建筑生产方式,欲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有国家政策和行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有高校装配式人才的输出,给装配式建筑发展之路提供坚实的后盾。

图1 装配式建筑各优点支持率统计图

图2 目前装配式建筑存在问题统计图

图3 装配式建筑推广过程中亟需解决问题支持率统计图

图4 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方向分布图

二、装配式建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基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结合本次市场调研报告数据,制定适用于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装配式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指导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协同技术,优化构件生产,提升装配施工技术,推进建筑全装修;市场调查报告也表明目前建筑市场上严重缺乏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设计、工厂工人、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等,可见政策导向和市场人才缺口吻合度较高。实践证明装配式建筑的知识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传统土木类培养体系基础之上,因此,本文建议在制订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方案时可在已有的土木类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增加一个适应装配式建筑人才方向的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定向用以培养会装配式建筑识图和拆分设计、懂生产工艺、能施工管理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装配式建筑方向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培养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装配式建筑识图、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技术、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和建筑信息化(BIM)等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装配式构件生产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一体化装修等能力,面向现代化建筑工程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装配式建筑人才教育目标与核心能力的达成度可见表1。

表1 装配式建筑方向人才培养教育目标与核心能力关联表

在土木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装配式建筑岗位能力模块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建筑产业现代化概论、装配式建筑识图与BIM建模、预制构件生产与管理、装配式建筑施工与组织、装配式建筑结构深化设计、装配式建筑概预算、装配式建筑BIM应用技术,实践课程体系有装配式建筑生产实训、装配式建筑施工实训和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实训,其中装配式建筑生产实训内容有构件制作工艺及流程,装配式施工实训内容有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内外装饰装修施工。土木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装配式建筑岗位能力模块课程体系设想见下页图5。

图5 土木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装配式建筑岗位能力模块课程体系设想

三、装配式建筑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知识体系落实的具体组织手段,如何建立有效的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设施,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创新。

对于土木类专业,在进行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室内和室外课堂双轨道、专职和业界教师相并举的形式,以培养高素质和精技术的实践性专业人才。但是,对于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历史原因,其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授课内容形式单一、教学环境不够开放灵活、信息化和智能化教学设施条件薄弱等问题,都切实影响着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类专业探索行之有效的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已刻不容缓。

1.理论课程教学模式

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包括《建筑产业现代化概论》《装配式建筑识图》《预制构件生产》《装配式建筑施工与管理》《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等课程,不应只停留于课堂上,一是可采用翻转课堂,创设在线教学平台,打破人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在课前通过局域网络装配式教学平台进行学习;二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知识的视觉和触觉体验,为此,建议高校设置装配式建筑政策展示厅和装配式建筑科普教育基地辅助教学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常规教学中,如虚拟仿真、VR、AR技术、装配式工法楼、装配式电子沙盘等,实现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

2.技术技能实训教学模式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已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发展,各省市都推出了相应的装配式建筑政策和试点城市,然而,根据调查报告数据分析显示(以福建为例),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主要为政府投资项目(包括保障房、医院、学校等),市政工程、商业住宅项目相对较少,且带领学生在工地进行实训学习安全风险较大,学校和施工单位责任重,因此,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建设装配式建筑虚拟实训基地和实训实操区,配合《装配式建筑生产实训》《装配式建筑施工实训》和《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实现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学习现场专业知识。装配式建筑虚拟实训基地可结合国内知名的装配式建筑企业用人要求和真实项目案例,引入仿真教学系统,利用VR技术,使学生体验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管理等装配式建筑全过程。

3.“岗位+项目”定向培养教学模式

学生在大三后,基本完成了装配式建筑生产和施工的相关理论和实训的授课及考核,高校可以校企合作单位为依托,让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去相关的企业岗位进行生产实习完成定向培养。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或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实地岗位实操,不但提高其相应岗位能力的操作熟练程度,还为毕业后快速上岗提供技术和技能保障。

四、装配式建筑师资队伍建设

以工业化建造方式为特点的装配式建筑,其课程的教学模式和传统课程不尽相同,并且传统教师对装配式建筑一线的生产和施工认识具有局限性,因此,必须尽快培养和组建适应装配式建筑教学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通过产教融合,加强校协合作、校企合作,采用行业企业输入师资,学校在岗教师挂职锻炼,学校与企业之间实施岗位置换制度,建立起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去企业学习、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并及时跟踪学习现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教学更好地贴近生产现场。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作为产业学院的顾问、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校外实习教师,把企业先进的理念,生产技术、管理模式引入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等方式,共同编制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资水平高、专兼结合、教学和实践兼备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五、结语

当下,装配式建筑已是国家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应用型本科学校,应及时着手装配式建筑方向人才培养的规划布局,结合院校实际调整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方向,修订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实践方法,增设相关课程或者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创建实训条件和建设师资队伍,为建筑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解决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人才瓶颈。

猜你喜欢
装配式实训人才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