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婷婷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 宿迁 223800)
基于临床视角,传染疾病中,肝炎、梅毒以及艾滋等经常出现,其传播方式主要以性行为、血液以及母婴等方式为主,其中,在母婴传播方面,借助宫内感染、母乳喂养等相关渠道,极容易造成新生儿感染现象的出现,甚至会对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住院过程中,一旦产妇感染疾病后没有及时进行诊断,极容易导致传染源的形成,引发交叉感染,所以在临床上,应对产妇的产前检查给予高度重视。对于产前检查来说,主要是指在产妇妊娠期间,应临床检查产妇及胎儿,对是否存在高危妊娠这一隐患予以明确化。在产前检查的帮助下,可以不断提高妊娠期并发症的检出效率[1],及时采取治疗,给予母婴安全一定的保障。而对于常规产前检查来说,借助B超检查,可以对产妇是否出现病理变化予以高度了解,但是产妇机体免疫系统疾病的检出率并不高。基于此,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同时,应将免疫检验项目检查落实下去,有效筛查相关传染病,如梅毒、肝炎等,将产妇妊娠风险降至最低。在时间段上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从我院分娩产妇中选取60人作为研究的对象,下面对探讨内容进行详细的叙述:
观察组最低年龄为21岁,最高年龄为35岁,平均年龄为(28.37±0.48)岁。孕周最大为38周,最小为19周,平均为(28.13±1.96)周。对照组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35岁,平均年龄为(28.29±0.52)岁。孕周最大为38周,最小为18周,平均为(28.47±1.48)周。2组产妇均能正常与医护人员沟通,所有患产妇病历资料准确无误,且经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不受患者的年龄和其他因素影响(P>0.05)。
在纳入标准中,产妇与研究有着较高的配合度,同时所有产妇和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2],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如果产妇伴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精神障碍疾病等,应进行及时排除。
采取常规检查为对照组,也就是借助B超检查,对产妇软产道、骨盆腔内生殖器情况等进行密切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行免疫检验项目检查为观察组,在清晨,产妇应处于空腹状态,然后护理人员应采集其血液,在血液采集后,应置入试管静置30min左右进行离心,离心参数1分钟应为2500r[3],时间设置在十多分钟左右即可。在血清分离置入试管后,应将肝炎病毒、梅毒检验落实下去。其中,在肝炎病毒检验方法中,酶联免疫吸附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梅毒检验方法中,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试验、明胶凝集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在检验过程中,应提高对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对比观察两组产妇检查情况、妊娠结局不良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其中,在护理满意度的判定标准中,主要采取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分数取值范围分别代表80分以上、60~80分、60分以下。总体满意率即为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相加而得到的总和。
将所有患者的研究数据选入SPSS22.0 for windows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性存在,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观察组内,乙肝病毒阳性、梅毒阳性各为2例,其阳性率均为6.67%。
观察的妊娠结局不良率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妊娠结局不良率对比[n(%)]
对照组患者30例中总体满意的例数为23例,护理满意度76.67%,比观察组患者29例中有29例患者满意的96.67%低(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n(%)]
在临床传染疾病类型中,艾滋病、肝炎等疾病经常出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因为 HIV病毒、肝炎病毒等,其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性行为、血液以及母婴等方式。其中,存在于母婴之间,将会对母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与此同时,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4],所以在临床上,应大力防治传染性疾病,对传染疾病的传播渠道予以阻断,积极开展产前检查工作。
在产前检查中,免疫检验具有新型化特点,可以有效筛查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梅毒等,避免传染到胎儿,影响胎儿的生命安全[5]。其中,在肝炎病毒中,乙肝病毒等非常常见[5],如果其防范和控制力度不足,极容易造成慢性肝炎等不良现象,并借助血液,使胎儿受到感染。艾滋病毒则作用于产妇机体 T淋巴细胞系统,使细胞免疫能力出现降低,在胎儿感染的情况下,发育畸形、早产等隐患不可避免。梅毒的来源主要是因为梅毒螺旋体感染[6],对于妊娠期产妇,不仅会引发围产期感染等疾病,而且也会对胎儿正常智力发育造成影响,从而不利于母婴生命质量的提升。因此,应加强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对产妇感染情况进行高度了解,并加强针对性治疗方式的应用,有效控制妊娠结局不良率,将妊娠结局改善至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可以防止高危妊娠潜在因素的出现,有效控制妊娠结局不良率,并不断提高产妇的满意度,确保母婴安全质量的稳步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