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喜
(河南省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脊柱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7)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作为骨科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方式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目前是临床需要重视的问题[1-2]。不及时进行治疗极易引发患者的脊髓神经损伤,甚至造成截瘫。常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其进行治疗,但整体治疗效果一般,我院多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本文是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选取我院在在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18例,作为本次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经我院伦理委员会以及患者的同意,按照手术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5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6例;最高年龄60岁,最低年龄25岁,平均年龄(47.23±2.89)岁;其中患者骨折A1型27例,A2型17例,A3型12例。研究组: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35例;最高年龄61岁,最低年龄24岁,平均年龄(47.53±2.73)岁;其中患者骨折A1型26例,A2型16例,A3型14例。两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机组患者,均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手术过程讲解,并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操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同时帮助患者采取俯卧位展开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患者的伤椎后正中做12cm切口,将伤椎及其上下椎体暴露[3-4]。借助C型臂X线机进行透视,将2枚椎弓根钉植入伤椎上、下椎处,同时安装连接棒连接两椎弓根钉,借助撑开器对伤椎进行复位,确认伤椎复位后将螺帽拧紧并对伤口进行冲洗,留置引流管后,进行缝合。
观察组:对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借助C型臂X线机进行透视,在伤椎上下椎椎弓根的体表投影,进行0.5cm纵切口,并逐层对伤椎上下椎椎弓根进行分离,然后将2枚椎弓根钉置入伤椎,在经皮下隧道将固定棒依次连接。借助撑开器对伤椎进行复位,确认伤椎复位后将螺帽拧紧并对伤口进行生理盐水冲洗,逐层进行缝合[5]。
本文主要对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椎体矢状面指数、脊柱后凸角度、椎体前缘高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数据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生活质量:我院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四个方面展开调查,满分百分制,其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SPSS 20.0分析。x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组椎体矢状面指数、脊柱后凸角度、椎体前缘高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是骨折多发部位,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在临床上多采取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当年对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开始逐渐被应用,对比下来其整体效果显著高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虽然对患者济宁胸腰段脊柱骨折开放式内固定术,通过重建脊柱解剖结构,以帮助其恢复生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快速矫正患者的脊柱畸形[6-7]。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术后发发生肌肉萎缩、椎旁肌纤维瘢痕化、神经源性改变等并发症较大,同时由于手术创伤相对大部分患者出现肌力下降,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腰背僵硬、疼痛等症状,同时手术切口较长,其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也远高于经皮微创内固定术[8-9]。由于经皮微创内固定术不需要剥离椎旁肌进行大范围剥离,也可以使患者进行解剖复位,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技术,不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与手术切口小的作用。同样在术前借助C型臂X线机进行准确性体表定位,在提高手术切口准确性的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切口长度,以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所以通过本次研究可得,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相对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体矢状面指数、脊柱后凸角度、椎体前缘高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我院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两种治疗方式的对比,明显发现经皮微创内固定术相治疗整体效果高于开放式固定术治疗效果。
表2 对比椎体矢状面指数、脊柱后凸角度、椎体前缘高度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