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对妊高症产妇应激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

2020-05-13 02:46王冬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去甲硬膜外组间

吕 艳,王冬娜,李 莉

(1.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分娩镇痛属产妇分娩期间缓解疼痛的有效措施,将其应用于妊高症产妇分娩中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1]。本次研究主要统计分析我院妊高症产妇相关资料,研究探讨分娩镇痛的具体操作及对其肾功能的影响及对应激反应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 0 1 9 年5 月~2 0 2 0 年5 月就诊的妊高症产妇4 2 例,经血压等指标检查均为确诊患者,且同意参与研究,依据是否采取镇痛措施将产妇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统计两组产妇相关资料,研究组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27.69±5.63)岁,孕周3 8 ~4 0 周,平均(3 9.5 4±1.0 7)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 1 ~3 5 岁,平均(2 7.5 4±5.8 5)岁,孕周37~40周,平均(39.51±1.08)周,基线资料不影响研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未采取镇痛措施,实施常规产科处理。研究组产妇采取分娩镇痛,待产妇宫口开至2~4 cm时,实施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左侧卧位下L3-4穿刺进针(抽得鲜红血液代表穿刺成功),至产妇硬膜外腔后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号脊麻针,见流出脑脊液,予以罗哌卡因2 mg+舒芬太尼4 ug蛛网膜下腔注射给药,脊麻针取出,将4 cm硬膜外导管经硬膜外腔头向置入,妥善固定后将产妇体位调整为平卧位,电子镇痛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持续注入镇痛药物(0.4 μg/mL舒芬太尼与0.1%罗哌卡因混合液0.1 mg/mL),PCA单次剂量为3 mL,背景量为7 ml/h,锁定20 min,依据产妇宫口扩张情况及镇痛效果调整药物剂量,宫口开全后停止用药。胎儿娩出后再次开启PCA泵,追加PCA剂量1次。

1.3 评价标准

评估组间潜伏期、镇痛后30 min、分娩结束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评估组间潜伏期及分娩后1 h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 果

2.1 评估组间潜伏期、镇痛后30 min、分娩结束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

评估组间潜伏期、镇痛后30 min、分娩结束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潜伏期组间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30 min、分娩结束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评估组间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指标

评估组间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指标,分娩后1 h存在显著次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评估组间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s)

表1 评估组间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s)

组别时间研究组(n=21)对照组(n=21)潜伏期83.2±8.582.9±8.4平均动脉压(mmHg)镇痛后30 min74.4±10.9*84.9±7.1分娩结束72.2±9.8*81.7±10.3心率(次/min)潜伏期87.5±12.488.1±12.8镇痛后30 min81.2±7.6*90.3±12.5分娩结束84.2±9.7*88.6±10.2潜伏期22.3±4.622.7±4.9镇痛后30 min19.1±3.8*24.2±4.8分娩结束20.1±3.2*21.9±4.5呼吸频率(次/min)

表2 评估组间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指标(±s,ng/L)

表2 评估组间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指标(±s,ng/L)

组别潜伏期分娩后1 h潜伏期分娩后1 h研究组(n=21)168.9±42.8167.2±50.1462.7±199.5479.5±156.2对照组(n=21)168.5±42.2203.8±55.4460.9±196.4589.1±192.3 t 0.0302.2450.0292.027 P 0.9750.0300.9760.049

3 讨 论

女性分娩期间子宫收缩、宫颈管与子宫下段扩张、会阴及盆底神经受压等均可到导致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痛觉中枢,引发剧烈疼痛[2]。妊高症产妇分娩疼痛可导致儿茶氨酚分泌量增加,机体应激反应加重,引发心率及血压指标升高,进而影响母婴结局,为此需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产妇经分娩镇痛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指标优于对照组,提示分娩镇痛可缓解应激反应,减轻对产妇肾功能不良影响。本次研究中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措施,其主要优势为镇痛效果显著,运动阻滞作用轻微,可减少对产妇循环系统的影响[3]。该镇痛模式利用局部麻醉药物阻断神经通路,可抑制皮质醇、儿茶氨酚等物质分泌,调节宫缩,缓解疼痛,使产妇分娩期间盆底肌肉充分放松,有助于宫口开发及胎头降低,可缩短产程,改善母婴结局。另外,利用分娩镇痛可缓解产妇产时及产后疼痛,可改善产妇分娩期间紧张、恐惧心理,产妇个人情绪可得到有效调节,有助于产后早期下床活动及母乳喂养,缩短产后恢复及子宫收缩复旧时间,有助于提高母婴健康水平[4]。

由此可知,分娩镇痛可缓解妊高症产妇应激反应,减轻分娩对肾功能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去甲硬膜外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对低血容量休克患者血压稳定性及血流动力学的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及死亡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