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作文评语的有效性研究

2020-05-12 01:07李筱恬
学周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初中有效性策略

李筱恬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十分重视的教学内容,对于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也从未间断,不论是一线教师还是理论工作者,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然而,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状况还存在许多弊病。文章立足于新课改理念下的作文评改策略以及中外先进的作文评改理论,探究了作文评语指导作用缺失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点评两个问题。

关键词:初中;作文评语;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4-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4.037

一、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的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包括: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等,为教师指明了作文评改的方向。然而,大部分一线教师仍然沿用旧模式,对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习作进行僵化的点评。学生对作文失去写作的动力,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的评语较为笼统,缺乏有效性,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二、教学评价与作文评改的原理

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提倡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作文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立足于学生过去的写作水平,重视学生目前的作文水平,着眼于学生将来写作水平的提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形成性评价的使用。投射到作文评价中,就要求教师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多使用积极的、鼓励的评语,多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此外,章熊先生关于写作教学的相关理论也可以作为作文评改的重要参考。对于作文,当前国际上常用的是分成“内容”“语言”“结构”。章熊先生又将这三大因素进行了细分[2]。值得关注的是章熊先生所谈的“内容”,不是指具体的素材、观念之类,而是指处理这些思想材料的能力。

三、作文评改的问题与反思

(一)问题梳理

1.评改方法不当。中学的语文教师在评改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时,习惯运用的评改方式主要是“旁批+总批”。旁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是指作文评改者在批改作文时,对文中出现的一些好词好句或是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出的批注,目的在于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作文指导。用红笔在一些优美的或是精彩的语句下面画上波浪线,并在旁边做出激励性、鼓励性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心,也可以让他们明确怎样的写作是值得提倡的。对文章中出现的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病句等进行旁批,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语言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得到有效的指导和修正。

然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因为日常教学工作繁重而渐渐忽视旁批的重要性,出现了旁批流于简单化甚至是缺失的现象。面对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习作,教师的评语却流于“模式化”“概念化”。例如:“取材较为老套,不够新颖”“主题明确”“立意不明”“结构清晰”“详略不当”“情感真实细腻”“语言优美”“富有文采,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等等。这样的评语泛泛而论,对于学生起不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2.评改语言不严谨。徐特立先生曾经把教师分为“经师”与“人师”两种,提倡要做“人师”。

首先,教师评语书写的认真程度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对于教师评语的关注。面对教师写下的字迹工整、书写美观的评语,字迹潦草的学生自然会心生惭愧,进而产生要把字写好的想法。其次,教师评语的逻辑性能夠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试想一个连自己的书面表达都缺乏逻辑性的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逻辑的文章呢?除此之外,教师评语的准确、简洁、形象生动都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学生可能会试着去模仿教师的文风组织自己的语言,因此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做到规范标准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评语的严谨性,出现了评语随意化,甚至评改的标点符号不准确的现象。

(二)原因解析

1.缺乏作文评改理论。在我国,每年发表的关于中小学作文教学指导方面的学术论文并不多,其中真正具有教学实践意义的文章更占少数。尽管我们的教材、教参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都有对于作文教学的指导性建议,但都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一一落实,进而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比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然而很多学生在小学毕业后依然写不好记叙文。

2.缺乏专业评改指导。教师缺乏作文评改方面的理论修养,就无法在学生评语中给予正确的指导,无效的评语只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并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除此之外,我们在各种教学理论中习得的关于写作教学的先进理念,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也屡屡碰壁。周志文先生在谈教育的目的时说过,教育应给受教育者知识,至少使其自得、使其快乐,而不是使其迷失、使其悲伤。可是在我们的作文评语中,大多是抽象化、模式化的评语,显得空泛又空洞,甚至有些冰冷,缺乏欣赏的眼光。

四、改进作文评语的方法

(一)评价标准层次化

建议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认真研究智力结构,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和把握能力的实质,科学合理地设计能力测量工具,制订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措施。

运用到作文评改中的启发是:学生的作文评改标准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层,改变固有的以教师标准为中心的模式。牢牢抓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宗旨,同时结合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写作缺乏真情实感的学生,就得要求他学会细致地观察周围生活的环境,捕捉生活的美,能发现对象的主要特征,得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于记叙性文章,就得要求学生做到主题明确,立意积极,内容饱满立体;至于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就得要求学生做到能够把事物描述得明白清楚。只有根据每个学生发展不同步的个人能力水平,因人而异地合理设置评价标准,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二)评价语言个性化

面对心智日益成熟的初中学生,教师的作文评语如果一成不变,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排斥情绪。认识并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所以在作文评语中,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多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鼓励,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学生绝不是教师想让他们发展成怎样,就可以变成怎样的。有的学生害怕写作文,因为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心理,没有关照到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写的评语千篇一律,学生没有感受到评语对于自己的独特性,不认为这几句评语是单单写给自己看的。

(三)评价内容具体化

对于处在青春懵懂期的初中学生而言,作文评语可以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解决其价值观方面的困惑。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处处充满新奇,处处充满危机,心智还不成熟的初中学生容易在各种社会乱象面前失去标准,容易随波逐流,甚至误入歧途。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学生笔下呈现的书面表达问题一方面显示了学生语言表达技能的不足,教师可以从语言学角度评判文章是否“文从句顺”、合乎现代汉语规范、合乎语法,从修辞学角度评判文章的艺术技巧。但是不要忘记,写作是人与人、人与自己之间的书面对话,真诚应该是首要条件,真诚并具体的评语才会有效。只有教师先伸出真诚的手,学生才能把手握紧。语文教师不妨在作文评语中多付出一份细腻的真情,真正走进学生的文章,相信他们可以把作文写好,使学生通过评语既可以看到自己作文的可圈可点之处,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又能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写作。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作文评改提出的新要求是“自评”以及“互评”,而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仍然沿用单一、陈旧的作文评价方式,这显然不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要求。

目前值得倡导的评改方式是选有代表性的几个样本细评、选专题评、学生互评和自评、利用网络平台评阅等。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自我修改。自评的标准不要定得太高,一开始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修改文章,可以先要求学生做到最基本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没有错别字,避免通篇的病句。等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积累时,再做出进一步的具体要求,还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自评,可以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符合现代学生观强调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近几年,国内的有效参考文献:十分活跃。“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避无可避,必须直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研究和考量作文评语的“有效性”绝不是赶时髦,而是解决学生写作难,教师教作难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当然,作文评语是否有效,不能光凭理论工作者或是一线教师的“一面之词”,而应该凭事实说话。建议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二轮检作”,将学生依据教师评语修改过的文章与之前的文章进行比较,从而验证评语是否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章熊.谈谈寫作教学[M].北京:中学语文教学出版社,1998(12):27.

[责任编辑 张宏丽]

猜你喜欢
初中有效性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