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庆炳
[摘 要]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乐器,它是越南国乐的代表,如今在越南音乐中广泛使用。而与越南接壤的广西京族地区防城港也流传着独弦琴,京族独弦琴艺术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南国家音乐学院作为越南音乐最高学府,在独弦琴教学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该院的独弦琴教学入手进行阐述,包括师资状况、学生情况、教材建议、教学内容等,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独弦琴教学,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独弦琴;越南国家音乐学院;教学;启示
一、 越南国家音乐学院独弦琴教学状况
笔者自2008年9月起至今,多次赴越南国家音乐学院师从阮氏青心老师学习独弦琴演奏,并对该院的独弦琴教学进行考察。
2008年9月24日,第一次踏上越南国土,前往校址在首都河内市的越南国家音乐学院(以下简称音乐学院),师从阮氏青心学习独弦琴演奏。青心老师原为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越南人民艺术家,劳动勋章获得者,是越南最著名的独弦琴演奏家,享有极高的声誉。
越南国家音乐学院是越南最高音乐学府,原名河内音乐学院,成立于1956年,2007年易名。学院设有民乐系、声乐系、管乐系、钢琴系、手风琴吉他爵士乐系、理论系、文化系和社科基础部。现在有教师200多人,其中有16名教授和副教授,13名博士,3名人民教师,17名优秀教师,6名人民艺术家,19名优秀艺术家……①学院与西方各音乐学院的国际交流非常频繁,其西洋乐的教师多是从俄罗斯、法国、匈牙利、西班牙等国的音乐学院留学归来。越南处在东亚音乐文化圈,除一些特色乐器外,其使用的民乐与中国基本一致,如笛子、月琴、柳琴、筝、琵琶等。如今在越南国家音乐学院均开设这些专业,一些中国乐器的教师也会到我国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作为越南最好的音乐学院,国家音乐学院结合本国特色,博采众长,在东南亚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音乐学院非常重视传统音乐的保护与教学,民乐系是他们一个重点发展的部门,共有学生500多人。独弦琴专业是学院的热门专业,目前独弦琴专业教师有十几位,汇集了越南众多的知名演奏家如阮氏青心、胡怀英等,师资结构也比较均衡。老一辈教师主要是师从民间艺人,他们将从民间艺人那里学到的演奏技法运用到教学中,并将其规范化和系统化,是越南独弦琴教学的奠基人。年轻一代的教师基本都是师从这些教师从该院毕业后留校的。
目前,笔者在越南收集到了一些獨弦琴的教材,具有代表性的如针对初学者的《 ■ 》(《独弦琴课本(民歌)》)和《■ ■》(《新编越南和国外民歌选集》)。学院从附中开始设置独弦琴专业,这是其专业教学体系的开端,附中专业学生从基本技法和越南民歌的演奏学起。
1. 民歌教学
民歌教学是将越南各地民歌作为演奏曲目运用到独弦琴初级教学中。
基本技法最简单的就是弹取泛音,然后进行音程训练,主要训练音高,全靠左手摇杆的力度和耳朵的听辨,以二度上下行、三度上下行和四度上下行为主。此时的练习不允许加入任何修饰。之后进行简单装饰音的训练,如倚音、颤音等。演奏的民歌曲目取自越南传统音乐,基本忠实原作不加以改编或发展,多为短小的曲调,部分民歌谱集带有歌词。笔者在越南第一次学习的便是民歌的演奏,越南音乐使用五线谱记谱,而且是固定唱名法,开始时很不习惯。其装饰音的使用有较严格的规定,特别是摇杆,哪个音可以摇哪个音不可以都有讲究,按老师的说法就是速度缓慢、感情忧郁的曲子摇 fa、do和sol音,速度较快、活泼跳跃的曲子摇re和la音。在国内学习时没有这些规定,改过来还有点不适应。演奏的曲子因为短小,一般都重复一遍,结束句放慢,高八度演奏。笔者练习演奏的时候,老师会跟着哼唱旋律,练熟后老师会带着歌词哼唱。老师哼唱亲切动听,其民歌的颤音跟独弦琴的摇杆技法可谓异曲同工,所以很容易使人在美好的音乐享受中掌握这一技法。
下为笔者学过的一首越南民歌《风飘浮萍》。
歌词大意:漂浮,云飘,那远远的地方,亲爱的我还等着,漂浮,云飘,沉鱼落雁。望一信,等两信,怎么看不见。同样的一个月亮,亲爱的,月亮已经平头得倾垂。思念谁,亲爱的夜快过去了,月快落了。胡同前竹枝摆来摆去,摇晃得阵风。我仍期待,为何还看不见?
《风飘浮萍》是一首著名的越南北部民歌。一段体,分四个乐句“a-a1-b-b1”,运用了变化重复和对比的手法。前两句都结束在属音sol上,结尾结束在主音do上。强调了宫属关系。老师讲解歌词大意,歌曲表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并说明此曲为缓慢抒情类型,颤音只能在fa、do和so上摇。然后笔者视谱演奏,凡遇上fa音是必须摇的,开始需要老师不断提醒才做得到。谱面上可以看到很多la音,时值都不短,演奏时要是按国内的方法,会不断地摇杆,而此时老师是明令禁止的,不能有任何颤音。前面的几遍视奏,老师都会按谱面旋律哼唱,不加修饰。逐步熟练后,老师会在哼唱的旋律上加花,如在fa音上加个前倚音so,从so音慢慢滑向颤音fa,过渡自然,韵味十足。自然而然会跟老师的旋律走,曲子的风格也在这时候开始慢慢体现出来。待进一步熟练后,老师就跟着独弦琴旋律唱歌词,一个颤音、一个滑音……无不恰到好处,虽然简单,但是越南语善用鼻腔共鸣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2. 古曲教学
附中学生每周两节专业课。随着学习的深入,开始接触古曲和独奏曲(指专门为独弦琴创作的曲目)。古曲教学为运用越南的戏曲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掌握越南音乐风格。
笔者还收集到了一些古曲谱集,如《》(《越南嘲戏曲集》)、《》(《顺化古曲集》)等。
进入本科阶段后,开始深入学习古曲和独奏曲,古曲源于越南众多的戏曲品种,大致为北部的嘲剧,中部的顺化音乐和南部的改良戏。这些音乐品种风格差异甚大,带有浓重的地方风格。其旋律起伏不大,围绕一个小的旋律片段,大量地变化重复,有些只是很细微的变化,而融入了很多揉、拍、挽、摇等技法。这类作品笔者较少接触,据学院专业学生介绍,这类曲子练习起来很费神,特别是一些偏音的演奏,如《》(《古本》)中要求“■”(这首曲子中的降si音要高于降si、低于还原si),古曲的谱子很难背下来。这些古曲在平常的演出中不常用到,但却是极重要的练习,让学生更好掌握越南音乐的风格,这些反映人民日常生活、世间百态或取自于中国历史故事、人物的戏曲也被独弦琴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3. 独奏曲教学
独奏曲是专门为独弦琴“量身定做”的,集各种技法于一身,有完整的曲式结构,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多为“慢—快—慢”的速度。演出中最常用,一般用小型乐队伴奏。没有专门的谱集,多收录在一些综合教材上,如《》(《独弦琴课本》)、《》(《独弦琴〈基础〉/〈提高〉》)等。
和其他的乐器一样,独弦琴也有丰富的技术练习曲,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其主要参照《》(《一些独弦琴技术练习》)、《》(《独弦琴技术练习》)进行,循序渐进。这些练习曲每一首都有较强的针对性,旋律优美。
笔者将学生较多演奏的各类型曲目列表如下:
上述教材中有音乐学院图书馆信息中心编印的,有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笔者看到最多的当属《》(《独弦琴课本》),这本书笔者在国内见过原版,即1995年的首版,而在越南看到的均是复印版,图书馆、琴行等均有售,可见其影响力。但是据笔者了解,学院里的学生一般不会直接使用这些教材和谱集,他们都人手一本手抄本,即自己演奏的曲子都要进行手抄谱,因为这些书的曲谱中使用的技巧或装饰音的标记符号非常少,而演奏中运用的技巧或装饰音又是非常的丰富,而且对于同样的曲子每个老师又有各自的演奏风格,所以学生在直接面对这些曲谱的时候几乎是不会弹了。因此,他们都备有手抄本,根据老师的演奏和指导自行记谱。
独弦琴本科学生的专业课是每周一节,基础课程主要有世界音乐史、越南传统音乐、视唱练耳、音乐理论、复调、合奏、民歌演唱等,跟国内的课程设置大体一致。
独弦琴专业学生毕业后多去各地文艺团体任演奏员,或到艺术学校当老师,由于这些学生都有副专业,所以就业门路比较多。
二、启示与思考
站在河内满是法式建筑的大街上,看着夹卷浓重尾气洪流般的摩托车群,想想这便是越南了。时而从身边走过的身穿越南传统服装áo dài(奥黛)的女学生又似给人带来一丝凉风。对,这才是越南——一个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处的国度。
在国家音乐学院里,聚集了一大批有留学经历的西洋乐教师,同时也看到各年龄段的学生背着独弦琴行走在校园中,笔者感触良多。反观国内,经过几代音乐人的不断努力,我们拥有深厚文化根基的民乐,已在音乐大花园中枝繁叶茂。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乐器散落民间,在慢慢地消亡,亟待我们关注与发掘。
独弦琴是幸运的,自从几年前中国女子十二乐坊推出单曲《刘三姐》以来,独弦琴便悄悄地出现在中国观众面前。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学习、研究及推广独弦琴。
原防城港群众艺术馆馆长王能,早年跟随京族民间艺人学琴,又经越南演奏家的指点,王老师的演奏倾向于越南风格。几十年来教授了大批独弦琴学生,其印编的教材《独弦琴演奏技法》(未出版发行),演奏法的介绍部分参考了越南的《》(《独弦琴课本》)。王老师编撰的书中除了收录一些中国京族民间传统曲子外,更多的曲目是他根据京族民歌创作和根据越南独弦琴作品改编的,如《织美景》《大海情深》《京岛情》《踩竹乐》《思乡曲》等。
原东兴文工团何绍老师,致力于独弦琴演奏的中国风格的研究与尝试,根据京族民歌素材创作了大量独奏曲,如《拜月》《采珠谣》《京海琴韵》等。其自行研制的京族多功能独弦匏琴,加入指板,丰富了独弦琴的表现能力。
原广西歌舞团民族管弦乐队队长李平,于2003年与别人合作编写了《中国独弦琴》教材,填补了中国独弦琴教材的空白。
广西艺术学院陈坤鹏教授于2004年编写了《独弦琴教程》,里面以较大篇幅介绍独弦琴研究、演奏现状及发音原理。曲目包含练习曲、中国民歌移植的作品和其他独弦琴演奏家创作的作品,是目前国内较为综合性的独弦琴教材。该书收录的曲子全部标记陈教授自创的一些演奏符号,使人一目了然,方便演奏。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东兴文化局开始组织独弦琴考级,进一步推动独弦琴教学与推广。2015年,陈坤鹏教授编著的《音乐考级教程——独弦琴》出版,这也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独弦琴考级教程。
与此同时,独弦琴也活跃在各类舞台,为大家展示它的艺术魅力,如在中央电视台的音乐频道中我们常常看到独弦琴的身影。
虽然国内独弦琴有较好地发展,但对于一件乐器来说,它的传播面还是有限的,而越南却将独弦琴发展得很好,无论是在乐器改良、演奏、教学等方面都有很成功的经验。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需要借鉴这些成功经验。
(一)立足传统
从越南独弦琴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看出京族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視,其对民歌和戏曲的演奏是独弦琴作品非常重要的部分,老一辈的演奏家深入民间发掘民间音乐作品,并运用到独弦琴中。据老师介绍,原来是没有独弦琴作品的,从演奏民歌开始,慢慢发展成今天的这一体系,如今演奏的一些小型民歌还常常出现在文艺舞台上。当然,不是要我们一味地去学习弹奏越南的民歌和戏曲,这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取向。我们可以根据独弦琴音位分布的特点对中国丰富的民歌进行改编再创作,使之在保留独弦琴韵味的同时不失中国特色。
(二)丰富演奏技法
笔者认为目前在中国,很多独弦琴演奏者在技法上有待深入学习。举个简单的例子,快速演奏两个同音十六分音符时,多数情况下中国的演奏者喜欢弹出一个音,另一个音靠左手向右拍打摇杆,使第一个音迅速降低后回到原音,这就产生了双音的效果。这要是作为装饰音演奏则无可厚非,而且还富有特色,但是这一方法几乎成了同音十六分音符的演奏法。这就是所谓的“解决了独弦琴无法快速演奏的缺陷”,其实不然。越南独弦琴演奏使用竹片,既可向内挑弦,也可向外拨弦。在演奏十六分音符时,通常两个音为一组,第一个音挑弦第二个音拨弦,一挑一拨瞬间完成,干净利落。这种技法称为“2 ”,在越南独弦琴独奏曲中大量运用。“2 ”还可衍生为摇指,即挑拨弦快速不间断地进行,犹如古筝演奏中的摇指。这些都大大地丰富了独弦琴的表现能力。但这不是朝夕可以练就的,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2009年3月,笔者再次到越南学习时,意识到了基本技术的重要性,笔者没有学习现成的曲子,而是专门进行技法训练,全部学习《)》(《一些独弦琴技术练习》)里的练习曲,受益匪浅。
(三)独弦琴的教学
师资的缺乏是目前限制中国独弦琴发展的一个瓶颈,李平老师曾经在北京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一期独弦琴师资培训班教授过不少学生,也经常会有全国各地的独弦琴爱好者到广西师从各位老师短期学习。但这些都是极少数,而且是很短期的学习,老师也基本采用速成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也没办法。笔者认为在目前条件下作为业余的教学,通过电脑网络视频教学不失为一条好路子,笔者曾通过视频教过一些爱好者,并取得不错的效果,主要是打基础,练习基本功。
笔者认为独弦琴如果可以进入高校专业教学体系,将会极大地推动其发展。广西的专业院校可以争取完善各种软硬件,开设独弦琴专业和选修专业,普通高校或者师范院校的艺术专业可开设独弦琴选修专业。另外,可让独弦琴欣赏进入普通高校的音乐欣赏课堂。
通过在越南的学习,笔者觉得其独弦琴教学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谱子的记法上,除了在《)》(《一些独弦琴技术练习》)和《■》(《独弦琴技术练习》)的练习曲上标记有一些颤音记号“ ”外,很少能看到独弦琴曲谱上标记有技法符号。所以上文所述学生都要有手抄本也就不奇怪了。学生要根据各自老师的弹法记谱,其手抄的谱子上技法符号也是很少的。对于风格的把握几乎是靠老师的口传心授,对此笔者也有些体会,一些风格浓郁的曲子如《南部摇篮曲》,老师哼唱的旋律在谱面上几乎看不出来,这样就使得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加大,给自学带来极大的不便。
在国家音乐学院,独弦琴这一学科在演奏、表演、教学等方面都是比较完善的,唯独在理论上很欠缺。由于笔者语言不通,只能求助正在攻读青心教授独弦琴研究生的孙进老师,据她介绍,基于越南整体对音乐理论都不太重视,所以独弦琴的理论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
三、结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笔者在国内曾有幸师从王能、陳坤鹏、苏海珍和楚卓老师学习独弦琴,每接触一位老师都有新的感悟,各种风格的浸染让笔者吸收各家所长不断进步,也开始向往越南独弦琴的演奏。
越南国家音乐学院的独弦琴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肩负越南传统音乐传承推广的重任,因此其独弦琴演奏处处透着“越南味儿”,有民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地域风格浓郁的传统戏曲,还有结构严谨、技巧丰富的独奏曲。这便是越南国家音乐学院独弦琴教学的三大块主要内容。该学院一直沿袭着这一教育传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大批的独弦琴演奏人才。在中国,独弦琴在一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朝气蓬勃地发展着,但我们仍需不断探索。我们要立足中国音乐传统,不断提高演奏技能,丰富传播手段,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喜欢独弦琴。
笔者长期跟随青心老师学习,深感一根弦所蕴含的文化之博大。青心老师像位慈祥的老妈妈,不厌其烦地为笔者讲解、演示。当笔者说“
(谢谢老师)”时,她说:“如果要谢谢的话,你就把我教授给你的这些东西教给更多的人!”独弦琴在越南的发展,不就是这样一代代相传的结果吗!
在发展独弦琴上,我们应不分国界,把它当成一个整体看。笔者认为,越南国家音乐学院在独弦琴教学方面其成熟的演奏技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众多的曲目积累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基于此,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独弦琴体系,应该是我们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