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自然与人文内涵的中华传统节日
——清明节

2020-05-12 02:21
工会博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寒食节寒食先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到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 《清明》。

这短短的一首小诗,不过28个字,写出了清明春雨中的所见所闻——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千百年来,此诗被广为传诵。杜牧与清明也像一条隔不断的连线紧紧连在一起, 《清明》一诗因此被誉为清明节日民俗的千古绝唱。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文明发展中源远流长,让清明这本属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自然节气,又兼有了传承中华习俗文化的功能,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身兼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中华民间传统节日。其凝结着中华文化之精华,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而今,清明节又以寒食节、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不同的称谓,广泛流行于全国的大部分地区,现汉、壮、满、彝、侗、瑶、白、布依、土家、黎、傈僳、畬、水、纳西、仫佬、羌、毛南、仡佬、锡伯、普米、京、俄罗斯、鄂温克、赫哲等各族人民都过此节,亚洲一些国家以及世界华人社会也在以不同的形式过清明节。

清明节为何“身兼二职”

在我国中、北部地区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这充分体现出清明节的历史起源与气候变化和农时的关系。

其实,清明最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春分与谷雨之间。“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在气温、降水、物候等方面的变化,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古代“二十四节气”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节气变化的依据,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汉代至清初,因采用“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分割为24段 (每段15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每个节气时间15天;清明节气从冬至日算起,即在冬至后第105天。西汉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在清朝 《岁时百问》中也有“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的记载。古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清明又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春意盎然,绿意萌动。

当今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来自于公元1645年订立的“定气法”,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当太阳黄经达15°时,为清明交节点,且沿用至今。时至清明,在黄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带地域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的含义也就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有民谚道,“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宋诗也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等诗句,这都反映出了这一时节的特点。

那么,清明本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自然节气,为何又演变成中华传统民间节日了呢?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二十四节气”虽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习俗和文化观念。清明演变成中华传统民间节日,这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兼容并蓄民间有价值的习俗文化而形成的。中华民间节日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节日内涵的扩展和发展性。清明发展成民俗节日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兼容了民间寒食节的禁火习俗,所以,至今我国民间还把过清明节叫做“寒食节”;二是吸收了三月三“上巳节”的祭祀习俗。

寒食节是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据史料考究,寒食起源于上古的改火旧习,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从文献记载可知,先秦时期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周礼》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并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之说。即,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在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据 《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唐代非常重视“寒食”节,唐诗中有很多关于“寒食”的诗作。譬如,沈佺期、杜甫、孟云卿、韩翃都曾写过以 《寒食》为题的诗。因为重视,所以也有了官方假期,根据 《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开始寒食清明放四日假,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开始寒食清明休假增至五日,唐德宗贞元六年开始寒食清明前后各给三天,也就是说,从唐代开始,“清明”正式成为官方节日。寒食节变成三天后,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唐朝之后,随着文化科技的发展,以“禁火”为内容的民间寒食节逐渐式微。当然,民间也有传说,寒食节是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说的是春秋时,介子推辅保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下股肉给重耳充饥。当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封赏功臣时,独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与其母隐居绵山,后晋文公为通子推出山受封,下令焚山,子推不愿复出,背负老母抱树而死。晋文公为悼念子推,将山名改为介山,并下令禁止在子推亡日生火煮食。后沿袭成“寒食禁火”之俗。但这只是民间传说而已。

到了宋、元时期,随着二十四节气被官方所重视,其清明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同一时间段内的民间节日的境地。寒食在冬至后 105日,寒食共有3天,过后就是清明,从时间看,节日过于紧密合二为一也是必然。不仅寒食节被取代,此时间民间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习俗也逐渐兼容到了清明节中。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 “上巳”。“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到农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上巳节主要风俗是郊外游春、春浴、祓禊 (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 “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那么,今日的清明节为何日期不定,多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呢?清明节虽然历史悠久,多在农历三月间,但改为阳历过节也仅百年历史。今日的清明节“属”阳历,一般在4月4日到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5日最常见。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太阳在星空背景下的视运行路线称为“黄道”。自清代开始,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定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因而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由于一年的长度是用太阳的运行定出,二十四节气也是用太阳的视位置定出,基本上每一节气在每年中的日期变动不大。然而,一个回归年实际长度为365.2422天,历法上的一年长度则为365天,因此每年会多出0.2422天 (相当于5.8小时),节气的特定时刻也会每年“顺延”0.2422天;如此一来,为修正它,公历历法中有“闰年”制度,每4年会多出2月29日一天。民国推行阳历纪年后,这就有了清明节,在阳历4月4日到6日之间变动。

清明节为何有祭祖扫墓习俗?

伴随时代节日文化的发展、内涵的丰富,今日的清明节已成为一个以倡导感恩、弘扬孝道、祭祀先人的追思为主,以休闲娱乐为辅助的综合性春季节日。其中主要的民间风俗是扫墓,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民间扫墓过程一般会包括:坟墓除草、清扫垃圾、坟墓上土 (培土)、插柳献花、祭祀追忆等过程。

那么,清明节为什么衍生出祭祖扫墓习俗呢?综合分析来看,有三点:

一是学古代“墓祭”之礼。扫墓源于5000年前的墓祭,就是在坟墓前祭祀先人。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墓祭习俗,在殷商时期墓祭之风渐为风行。在古文献中曾提到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这个齐国人经常到东郭的坟墓前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当时扫墓的风气已经盛行。在我国民间“一年三祭”,分别为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此外,古代帝王曾将墓祭确定为国家礼制。上古时期有“墓而不坟”之说,就是只打墓坑,不筑坟丘。后来,便“墓而且坟”,祭扫之情便有了依托。而清明节扫墓习俗也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随着民间上巳节的日渐式微,民间也争相仿效帝王将相的“清明墓祭”之礼,于清明日祭祖扫墓,便历代沿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即使远离家乡也要尽可能在清明回乡扫墓。

二是倡传统“气节”之韵。清明属季春之月,细雨绵绵,草木萌生,踏青远足,南燕北归,雨季也将到来。“事死如事生”,自然想到坟茔墓地中已去的亲人,引发清明墓地祭扫追思的情怀,于是,清明萌生去探视亡亲墓地、清理四周障碍、加固修缮墓地之“扫墓”。这正是由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自然之“气”,而转为缅怀先人品质之“节”,具有特殊的感恩意涵。

三是扬“慎终追远”之孝。孝道是中国文化精神之本,“孝无则德无儒无”,传统文化之神亦无。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先人给后人留下的持家之道,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指引着我们对 “恶”防微杜渐,对 “善”积极作为。家风的传承,不仅需要内容,也需要行动。古人说,“礼有五治,莫重于祭”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而春光明媚的清明去祭祀扫墓,也在于教人返本报始以示知恩报恩,以表孝道。通过慎终追远、学先人品质、铭先人教诲、倡孝敬先人,借以表达感恩之情,体现血脉相连的亲情之爱,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缅怀先人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过往历史的敬畏,对先人奋斗和辛劳的敬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职业的分工、劳动节奏的加快,我们在传承慎终追远之祭祀文化的同时,也应与时俱进,让清明扫墓文化清明起来。

对于眼下一些地方民间盛行的烧香烧纸、放鞭炮、献纸人纸车和糕点酒水等祭祀习俗,己影响到社会的文明发展,影响到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在倡导低碳环保的今天,我们更要带头积极推行低碳环保祭祀方式,倡导生态文明祭祀新风尚,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给清明节等祭祀风俗注入新时代民俗元素也是当务之急。而近几年,一些地方民间兴起的清明网上祭、鲜花祭、洗墓祭、植树祭、家庭追思会等祭祀新风,都能同样表达心绪,寄托情感,不失为好的风尚。这既传承了中华祭祀文化的涵义,也让传统对接现实,让祭祀感恩孝道观融进现代文明生活。这些祭祀方式的革新,值得社会提倡。另外,只要心有,无论何时扫墓祭祀,都能表达同样的心绪,寄托同样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节日文化的演绎和兼容并蓄,而今的清明节已成为中华节日长河里,唯一身兼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中华传统节日,因而,也逐渐形成了除了祭祀外,还有踏青、荡秋千、玩蹴鞠、牵勾、打马球、插柳、斗鸡等颇具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的节俗。有的地方清明也有吃鸡蛋和小葱,取其清白之意;有的地方要吃红皮鸡蛋,表示既怀念已故亲人也希望子孙满堂。

近些年,清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富的内容也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的关注。伴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清明文化正在时代的春风中走向海外。2013年,清明节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
寒食节寒食先人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寒食节,踏春去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从门缝掬接月光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4月3日寒食节
先 人
“寒食”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