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查平 胡琴芳
摘要:制造业服务化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重构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受到学界高度关注,但对于以生产制造为主导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应如何成功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企业在竞争优势构建中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资源或能力等问题,现有研究鲜有涉及。鉴于此,以我国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制造业企业为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内外部关键因素,构建以“企业关键资源—企业独特能力—企业竞争优势”为框架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支持制造业服务化提供物开发与提供的内外软性无形关键资源是成功构建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基础,而基于企业这些内外部关键资源衍生的能够支持客户特定情境服务需求的企业独特能力是成功构建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关键,即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储备和培植以具有路径依赖、因果关系模糊的软性无形资源为主的内外部关键资源,而且要强化基于关键资源的企业独特能力的开发和培育。此外,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员工层两个不同组成部分服务导向价值观的秉持对作用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企业独特能力有正向调节影响作用,即管理层和员工层秉持的服务导向价值观正向调节影响企业独特能力的强弱。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企业能力;竞争优势;关键资源;服务导向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20)04-0087-13
收稿日期:2020-02-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的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7156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压力、知识密集服务网络嵌入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的关系研究”(7176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带责任治理对供应商集群内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71702053)
作者简介:胡查平(1973—),男,回族,湖南省隆回县人,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营销战略;胡琴芳(1982—),女,湖南省隆回县人,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营销战略与渠道管理。
一、引言
通过服务化战略转型以重塑传统制造业企业新的竞争优势,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企业的重要选择。现有研究显示,制造业从重生产制造向以增值服务提供为主导的战略转型,尽管失败者甚多[ 1-3 ],但成功改善企业绩效、重塑新的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企业也不在少数[ 4-5 ]。比如,我国的华为公司、陕鼓集团、三一重工、长沙远大等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服务化战略选择,成功实现了新的竞争优势构建,焕发出新的竞争活力[ 6-7 ]。国际知名制造业企业ABB集团、卡特彼勒以及施乐公司通过实施服务化战略,成功摆脱了企业低绩效的困境,重塑了新的竞争优势[ 8 ]。关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问题,主流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视角:一是基于企业内外部关键资源视角,认为制造业企业要在服务业领域成功构建竞争优势,企业关键资源不能缺位,即企业这些关键资源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竞争优势成功构建起到了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 9-11 ]。显然,这些研究探析了企业关键资源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积极影响,但对于企业应具备何种性质的内外部关键资源才能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提供重要支撑,这些研究并没有给出相应的解释。二是基于企业能力视角,认为企业具备的独特能力对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仅仅拥有资源却不能加以有效整合利用,就不能形成能力,企业竞争优势构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12 ]。企业独特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的直接影响因子[ 13-14 ],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过程中,制造业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独特能力呢?由于服务提供或交付所需要的企业独特能力与提供有形产品所需要的企业独特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以有形产品提供为主的制造业企业所具备的企业独特能力不一定适合以增值服务提供为主的制造业企业。针对这一特殊差异,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进一步解释。三是基于企业服务导向价值观视角,认为制造业企业在服务化战略转型过程中,如果能够在企业内部塑造适应组织战略转型需要的服务导向文化或价值观,将为成功构建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减少战略转型过程中的阻力提供强而有效的助力[ 15-17 ]。显然,这些研究明晰了企业所秉持的服务价值观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过程中产生的积极影响,但对于究竟需要组织内部哪些不同层面秉持服务导向价值观以支持制造业企业成功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相关研究并未强调。通过文献回顾可知,制造业服务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问题上,现有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视角。但以往重生产制造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是如何成功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呢?在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传统制造業企业应具备哪些关键资源或独特能力呢?同时,这些关键资源或独特能力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过程中,又需要在组织内部哪些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塑造服务导向价值观以支持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成功构建呢?对于上述问题,现有研究尽管有所涉及,但明显还不够充分。为深化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研究将针对影响传统制造业企业成功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内外部关键因素展开跨案例分析,解构影响传统制造业企业成功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内外部关键资源和独特企业能力,同时对影响竞争优势构建的企业服务导向价值观予以归纳,进而破解影响传统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内在基因,为那些有意通过服务化战略手段成功构建竞争优势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框架
文献回顾显示,学界对企业所拥有的内外部关键资源、基于关键资源培植的企业独特能力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影响的认识已基本达成一致。此外,还认识到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构建离不开支持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服务导向价值观的积极影响。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塑造研究框架。具体参见图1。
(二)研究方法
采用何种思路来对所研究问题给出合理解释,取决于我们需要回答何种问题。也就是说,在选择研究思路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所研究问题的类型、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控制能力、关注焦点属于历史现象还是当前问题。殷(Yin R K)[ 18 ]认为,如果一项研究问题属于怎样(How)和为什么(Why)的类型,研究对象属于当前事件,研究人员无法控制当前事件或相关因素,或者只能在很低的程度上控制,那么案例研究非常适合。鉴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晰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服务化战略转型以成功构建竞争优势,同时企业界在这个问题上的实践尚处于摸索阶段,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尽管有所涉及,但触及本质的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本研究将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此外,与单案例研究相比,多案例研究更像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实验室实验,通过这些不连续的实验可以重复、对比、扩展所生成的理论[ 19 ],这样其理论基础更加坚实,普遍性也更强[ 20 ]。因此,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性质和内在规律进行深入探讨。
(三)案例选择
本研究以华为公司、陕鼓集团、三一重工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开展多案例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遵循可复制逻辑的原则,即我们的分析逻辑是把一系列案例视为一系列实验,每个案例的研究是为了验证或推翻前一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 19 ];二是多案例研究设计比单案例研究要复杂,同时能够提供多重证据以保证理论模型的可靠性;三是这些案例企业均在外部环境压力下积极实施服务化战略转型,并成功构建了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具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四是这些案例企业均为国内知名企业,且在各自行业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可通过企业官方网站公布的年度报表获得大量数据,此外相关跟踪、调研、经验分享等信息和事实也比较详细,便于收集二手资料进行研究;五是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这三家典型制造业企业的分析,找出其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成功构建的一般规律与基本原则,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成功实施服务化战略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四)资料收集
罗伯特·K·殷[ 21 ]认为,将多证据来源(如文件、新闻报道、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建立案例研究数据库、形成证据链的原则应用于案例研究,对进一步提高案例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提高本研究理论框架的信度和效度,我们特别重视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在本研究中,我们特别强调对以下五种类型数据的收集:一是关于目标案例企业各类渠道的信息;二是正式的期刊数据资料库,如中国共享案例库、龙源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等公开数据库,以了解企业情况;三是重点会议与学者访谈,如研究者通过参加制造业服务化研讨会、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营销科学年会等,与参会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四是为确保所获取信息资料的完备性和深入性,研究团队还通过新媒体方式、关系渠道方式,对企业不同层次员工以及熟悉公司事件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五是来自企业出版物以及报告者提供的各类档案数据。为提高资料的丰富度以及能够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不断探寻未发现的问题,本研究资料收集过程由专业知识背景不同的三名硕士研究生共同完成。为避免研究者有选择性地收集资料,产生资料收集偏见,由具有不同研究视角的团队成员分别进行各类质性资料的收集并最终汇总成本研究所要使用的质性资料。
(五)信度和效度
根据罗伯特·K·殷[ 21 ]的观点,确保案例研究设计质量的关键在于,研究设计必须以一组逻辑陈述来表示。因此,为保证本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首先利用多渠道数据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比较,以形成三角形相互验证;其次,对不同渠道收集的数据進行分类,建立案例分析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个案例进行单独研究,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最后,对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形成理论模型。信度和效度保证策略具体参见表1。
三、案例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
(一)案例分析
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理,最终形成原始资料数据库,具体包括案例分析记录材料、研究田野笔记、备忘录、按概念分类的文献资料以及为方便访谈案例企业而生成的结构图和图表。在此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多渠道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和分析,即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等三级译码的分析范式,挖掘出原始数据的属性和类别,然后阐明属性或类别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概念框架。鉴于本研究涉及三个案例研究,为方便起见,以华为公司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过程作为案例研究的起点。在本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对另外两个案例逐一进行编码和分析,以确保概念密度与理论完整性。
1.开放性译码
开放性译码是指对通过不同渠道采集的原始文本数据进行逐字逐句分析、标注和编码,从中产生初始概念,然后收集相似概念,提取更高层次的概念,即范畴[ 22 ]。总体来看,开放性译码是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对所采集的诸多庞大且信息含义雷同的原始数据进行逐步迭代或缩编,在此过程中,用能够准确反映数据性质或含义的概念或属性来描述或标签化这种理解,然后用新的方式将数据与抽象概念结合起来,[ 23 ]这个过程称为开放性译码。一般来说,开放性译码遵循三个基本操作过程,即定义现象、挖掘范畴和分类。其中,定义现象即概念化,指对不同来源的数据保持充分开放,并用能够反映现象或事件性质的标签进行译码,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用动词或动名词[ 24 ]。这个译码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即贴标签和概念化。而挖掘范畴主要指对数据中隐含的属性进行分类,其目的是方便提取能够反映现象性质的概念。当研究人员对概念进行比较并发现它们均指向同一现象时,就把它们集合成一组概念,我们通常称之为范畴。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这些抽取的范畴进行命名,但该命名应当确保能够充分反映现象或事件。本研究通过事件描述性编码方式确定了23个描述性事件编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13个概念和4个主范畴。具体参见表2。
2.主轴译码
主轴译码是一种概念研究模型,其目的是探索类别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辅以必要的原始数据,挖掘出能够统领其他概念或类属的主范畴,最终显示数据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22 ]也就是说,主轴译码的目的就是将类属与亚类属联系起来,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行动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应用框架,帮助研究者明晰各类属之间究竟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从而为建立扎根理论夯实基础。根据表2中13个概念(A1~A13)在性质、内容、结构等方面的逻辑联系进行比较与归类提取,确定服务化企业内部关键资源、服务化企业外部关键资源、服务化企业独特能力、服务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等四个主范畴。其中,企业内部关键资源主范畴涵盖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协调联动的管理机制、合作共享的组织制度、团结奋进的组织员工等四个副范畴;企业外部关键资源主范畴涵盖战略协同的配套厂商关系、彼此关照的技术协作网络、深涉企业研发的科研院所、分享需求信息的客户资源等四个副范畴;服务化企业独特能力主范畴涵盖基于客户视角的服务化提供物设计能力、响应客户需求的服务化提供物交付能力、应对客户服务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等三个副范畴;服务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主范畴主要涵盖服务化产品差异化优势、服务化产品成本领先优势等两个副范畴。主轴译码产生的主范畴、副范畴及其内在联系具体参见表3。
3.选择性译码
选择性译码也称理论译码,是在主轴译码过程中选择代码之后所进行的复杂性更高的译码。其主要任务是从所提炼的主要范畴中梳理和归纳能够支配或统领其他范畴(副范畴)的核心范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核心范畴与其他副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然后基于所研究现象发展因果脉络或整体连贯路径的逻辑思路来呈现事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故事线,以此验证研究现象或事件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最终形成新的理论框架。[ 22 ]因此,选择性译码首先就是要识别能够统领或支配所有其他范畴的核心范畴,即基于所有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原始数据以及由这些原始数据产生的范畴和关系,实现对研究现象的合理解释,也即发展故事线。在此阶段,分析了服务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内部关键资源、外部关键资源、独特能力四个主范畴及其相应的副范畴,并在对原始数据记录进行交互比较的基础上,以服务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为核心范畴,探寻服务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这一核心范畴与其他三大范畴的关系,因为服务化企业内部关键资源、服务化企业外部关键资源、服务化企业独特能力三个主范畴对服务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这一核心范畴存在显著影响。围绕核心范畴的故事线为,服务化企业内部关键资源和外部关键资源对企业独特能力的生成构成直接影响,而这些企业独特能力将直接作用于服务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的塑造,三者形成服务化企业内外部关键资源—服务化企业独特能力—服务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驱动关系。以该故事线为基础建立的服务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构建机制模型,简称企业关键资源—企业独特能力—企业竞争优势模型。具体参见图2。
(二)多案例分析
本研究在对华为公司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服务化企业内外部关键资源为自变量、服务化企业独特能力为中介变量,服务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为因变量的基本概念框架。然而,上述研究框架仅仅建立在一个案例的基础上,此时获得的相关类属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在属性、维度及其变化形式等方面,因此其对研究现象本质的反映和解释还缺乏普适性。鉴于此,为建立一个信度和效度足够高的理论框架,还需要对另外两个典型案例进行编码分析,以提高理论框架的有效性。另外两个案例的分析与华为公司的分析类似,即严格遵循施特劳斯(Strauss A)等[ 22 ]提出的主轴译码程序技术,对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挖掘概念和案例数据中包含的类别和属性,以及各类别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一个逻辑严谨的概念框架。
基于上述译码技术,我们发现,在陕鼓集团、三一重工两个案例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成功构建过程中,其组织内部不同层面服务导向价值观的秉持,即管理层和员工层服务导向价值观的秉持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我们在译码分析过程中发现,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层服务导向价值观的秉持对服务化企业独特能力的塑造影响非常大,即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层服务导向价值观越强,服务化企业独特能力即基于客户视角的服务化提供物设计能力、响应客户需求的服务化提供物交付能力、应对客户服务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等相关能力也往往越强,服务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成功构建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因此,通过对上述服务化企业独特能力形成因素的挖掘和分析,可以构建服务化企业独特能力形成的逻辑结构。具体参见图3。
(三)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竞争优势理论模型构建
尽管三家案例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转型的时间、过程、内外部竞争环境、既往核心业务内容各不相同,但服务化战略选择均使之成功摆脱了竞争困境,提高了企业在新环境下的竞争能力,构建了新的竞争优势。同时,服务化战略选择让它们找到了重塑新的竞争力的可行路径,使之在新的竞争领域学会了如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并储备相关资源和能力,从而能够成功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续。本研究在对华为公司、陕鼓集团、三一重工三家制造业企业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归纳的基础上,采用施特劳斯等[ 22 ]提出的译码范式,对来自各类信息渠道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案例数据所包含的概念,并建立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提高本研究的构念效度,夯实概念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仔细阅读和比较了三家案例公司的原始数据。同时,在原始数据基础上,对初始概念、主范畴、核心范畴及其逻辑关系进行回顾、质疑、增减,然后再进行集中辩论,检验共识方法的理论饱和度,验证概念模型中的具体概念是否存在关系。通过上述理论和数据的反复验证,本研究加强了对概念含义的理解和度量,明晰了概念与深层理论的逻辑关系,发现了三家案例企业服务化戰略竞争优势构建的基本逻辑关系结构。具体参见图4。
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竞争优势构建理论模型解释
基于对上述案例企业资料的分析,建立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概念模型。为进一步明晰模型各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机制,本研究试图从服务化企业内外部关键资源、企业独特能力以及影响企业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企业服务导向价值观即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层服务导向价值观等方面入手,阐释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概念模型。
(一)制造业企业内外部关键资源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影响
通过对华为公司、陕鼓集团、三一重工三家典型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它们之所以能够通过服务化战略选择成功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与其在战略转型期间或过程中具备或培养的难以复制且能充分支持战略竞争优势成功构建的内外部关键资源存在强相关关系。比如,我们在对三家案例企业的资料分析中发现,它们在战略选择过程中培养的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团结奋进的组织员工或在组织内部建立的协调联动的管理机制、合作共享的组织制度等内部关键资源为成功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它们与域外资源性服务组织建立的战略协同的配套厂商关系、彼此关照的技术协作网络以及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引入的深涉企业研发的科研院所、分享需求信息的客户资源等外部关键资源,为成功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的互补性优势资源支持。资料分析显示,这些内外部关键资源为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同时,我们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发现,如果制造业企业只拥有内部关键资源,而相关外部关键资源缺失,其服务化竞争优势构建将受到制约和影响。数据资料显示,在价值创造系统日益分散的当下,单个企业所拥有的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一般都面临很大的约束,外部优势资源的介入和支持对企业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意义深远。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1:制造业企业培养的难以复制且有价值的内外部软性无形关键资源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
命题1a:制造业企业内部软性无形关键资源即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协调联动的管理机制、合作共享的组织制度、团结奋进的组织员工,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即服务化产品差异化优势、服务化产品成本领先优势构建有正向影响。
命题1b:制造业企业外部软性无形关键资源即战略协同的配套厂商关系、彼此关照的技术协作网络、深涉企业研发的科研院所、分享需求信息的客户资源,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即服务化产品差异化优势、服务化产品成本领先优势的构建有正向影响。
(二)制造业企业内外部关键资源对企业独特能力形成的影响
在对案例企业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拥有上述内外部关键资源的案例企业,其支持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成功构建的企业独特能力也往往更加显著。比如,在对三家案例企业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时发现,企业对内越倾向于营造创新文化,培养组织员工团结奋进意识,强化协调联动的管理机制,推进合作共享的组织制度建设,企业员工越愿意主动自愿贡献智慧,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其结果是企业应对客户需求变化的能力越强。同样,企业对外越能加强与域外优势资源性服务组织的合作,如与配套厂商建立战略协同关系,与技术协作网络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在产品服务系统研发方面引入具有优势的科研院所,掌握能够为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创新提供创意的重要客户资源等,企业从外界获取的支持战略转型的异质性优势资源(知识、技术等)就越丰富,其结果是企业应对外界竞争压力的独特能力越强。我们在对华为公司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时明显发现了这一现象,企业所具备的上述内外部关键资源、所开发的产品服务系统越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其在客户服务系统交付方面越能让客户感觉质量高、体验好,其在客户需求变化响应方面越能表现得敏捷、及时、有效。这在三一重工、陕鼓集团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过程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可见,难以复制的有价值的内外部软性无形关键资源对企业独特能力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由上述案例资料,可以推论,企业独特能力的形成缘于企业难以复制的关键资源。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2:制造业企业内外部难以复制的软性无形关键资源对制造业企业独特能力的塑造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
命题2a:制造业企业内部难以复制的软性无形关键资源即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协调联动的管理机制、合作共享的组织制度、团结奋进的组织员工,对制造业企业独特能力即基于客户视角的服务化提供物设计能力、响应客户需求的服务化提供物交付能力、应对客户服务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的构建有正向影响。
命题2b:制造业企业外部难以复制的软性无形关键资源即战略协同的配套厂商关系、彼此关照的技术协作网络、深涉企业研发的科研院所、分享需求信息的客户资源,对制造业企业独特能力即基于客户视角的服务化提供物设计能力、响应客户需求的服务化提供物交付能力、应对客户服务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的构建有正向影响。
(三)制造业企业独特能力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影响
数据资料显示,在案例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成功构建过程中,其具备的企业独特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对案例资料进行比对分析时发现,制造业企业基于客户视角的服务化提供物设计能力、响应客户需求的服务化提供物交付能力、应对客户服务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等与其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即服务化产品差异化优势、服务化产品成本领先优势)成功构建之间存在关系。比如,华为公司由于强大且基于客户视角的服务化提供物设计能力,在为客户开发和提供产品服务系统时,无论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方面,还是在开发和交付成本方面,都比竞争对手具有显著优势。华为公司凭借基于客户视角的服务化提供物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客户对网络维护服务的不同需求,开发和提供不同类别的产品服务系统以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要。同时,华为公司基于自身强大的响应客户需求的服务化提供物交付能力,能为客户打造点到点服务路径,让服务面向客户、面向需求,做到对复杂服务系统的按质保量交付,最终提高客户满意度。华为公司凭借优于竞争对手的应对客户服务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总能在竞争对手做出有效反应之前为顾客提供契合情境需要的产品服务系统,如集成解决方案服务系统的开发和提供等,从而有效促进了其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构建。对案例资料的分析显示,陕鼓集团、三一重工在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方面与华为公司有很多类似之处,即它们在内外部关键资源基础上衍生的企业独特能力在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中扮演著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研究命题:
对案例企业资料的分析发现,影响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企业独特能力的强弱,与其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员工层两个不同组成部分所秉持的服务导向价值观存在强相关关系,即这两个不同组成部分秉持的服务导向价值观,有助于制造业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独特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这是因为,从管理层面来看,如果企业管理层秉持服务导向价值观,其将更加愿意为服务化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资源支持,为战略选择创造合法性氛围,积极型塑员工行为规范,赋权企业一线员工,增强企业支持战略成功实施的各种能力,为企业服务化战略的顺利推进和成功实施创造条件。同样,如果员工层秉持服务导向价值观,其将愿意主动接受服务导向价值观的约束和制约,积极理解并扩展服务业务利益,增强自身服务客户的各种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价值更高的产品服务系统。因此,本研究的第三个重要观点是,制造业企业为通过服务化战略构建竞争优势,还应当向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员工层这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灌输或强化服务导向价值观,以达到推动企业独特能力提高的目的,进而影响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构建。这是因为,上述两个不同组成部分服务导向价值观的形成,直接决定着它们是否愿意主动贡献智慧以支持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的推进与实施。
(二)展望
本研究的结论是在深入分析三家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组成结构复杂的典型制造业企业的基础上获得的。尽管本研究在数据收集方面花费了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同时也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进行数据收集,但所获得的数据资料仍然很难达到我们期望的丰富程度,特别是案例企业数量有限。因此,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以及构建的研究理论框架,其局限性难以避免。鉴于此,为进一步提高本研究理论框架的效度,未来研究可以通过提高数据收集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延伸数据收集的行业和地区,涵盖发展水平不同的典型制造业企业,来进一步修正本研究提出的概念框架。
参考文献:
[1]GEBAUER H,FLEISCH E,FRIEDLI T.Overcoming the ser? vice paradox i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J].European man? agement journal,2005,23(1):14-26.
[2]VISNJIC K I,VAN LOOY B,NEELY A.Steering manufac? turing firms towards 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13,56(1):100-123.
[3]BENEDETTINI O,SWINK M,NEELY A.Examining the in? fluence of service additions on manufacturing firms bank? ruptcylikelihood[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17,60(1):112-125.
[4]WHITE A L,STOUGHTON M,FENG L.Servicizing:the quiet transition to 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M].Bos? ton:Tellus Institute,1999:5-10.
[5]WILKINSON A,JOHNSTONE S,DAINTY A,et al.Integrat? 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rough life:an aerospace experi? 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9,29(5):520-538.
[6]諸雪峰,贺远琼,田志龙.制造企业向服务商转型的服务延伸过程与核心能力构建——基于陕鼓的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1(3):44-52.
[7]方润生,郭朋飞,李婷.基于陕鼓集团案例的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演进过程与特征分析[J].管理学报,2014,11(6):889.
[8]VISNJIC I,VAN LOOY B.Servitization:disentangling the impact of 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n the perfor? mance of manufacturing firm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2,31(4):40-50.
[9]汪涛,胡查平.制造企业集成解决方案服务提供——社会技术能力的影响作用研究述评[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4):70-76.
[10]李靖华,林莉,李倩岚.制造业服务化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基础观[J].科研管理,2019(3):74-83.
[11]胡查平,张莉娜,胡琴芳.制造业服务化、跨组织资源合作与企业绩效的关系[J].企业经济,2019(7):96-104.
[12]段小华,鲁若愚.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2(6):112-114 .
[13]胡查平,汪涛,朱丽娅.制造业服务化绩效的生成逻辑——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J].科研管理,2018,39(5):131-139.
[14]谢先达.企业能力视角下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9(11):176-178.
[15]MATHIEU V.Service strategies with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benefits,costs and partnership[J].International jour? 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2001,12(5):451-475.
[16]胡查平,汪涛.制造业服务提供中的社会技术能力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3(11):55-60.
[17]周名丁,胡查平.制造业服务化:驱动力、利益与挑战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16(6):129-136.
[18]YIN R K.Applications of case study research[M].Thousand Oakes,CA:Sage Publications,2004:56-65.
[19]YIN R K.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M]. 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1984:70-79.
[20]EI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 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532-550.
[21]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M].周海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80-88.
[22]STRAUSS A,CORBIN J.Groundedtheory research:proce? dures,canons and evaluative criteria[J].Qualitative sociolo? gy,1998,13(1):3-21.
[23]陳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50-165.
[24]GLASER B G,TRAUSS A 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J].Nursing re? search,1968,17(4):377-380.
[25]PANDIAN J T M R.The resource-based view within the convers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 ment journal,1992,13(5):363-380.
[26]杜慕群.资源、能力、外部环境、战略与竞争优势的整合研究[J].管理世界,2003(10):45-56.
责任编辑:陈诗静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ategic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on Multi-case Analysi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U Cha-ping1and HU Qin-fang2
(1.Guizhou Minz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2.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412007,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eans for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reconstruct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manufacturing servic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how can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which used to take manufacturing as the leading role,successfully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oriented strategic competitive advantage? What kind of key resources or capabilities do enterprises need in the proces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nstruct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been unable to agree on this. The authors take three representative typic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e the research method of grounded theory,and focus on exploring and study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service- oriented strategic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and on this basis,the authors constructa conceptual model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key resources of enterprises unique capabilities of enterprises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ility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oriented product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ft intangible key resource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strategic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and the unique ability derived from these internal and external key resources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strategic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At the same time,the study also finds that the persistence of serviceoriented values of the two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employees of the organization has a positive regulatory effect on the unique capabilities of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strategic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at is to say,the positive adjustment of service-oriented view of values held by the management and employees has affected the strength of the unique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Key words:contract farmingmanufacturing service;enterprise capability;competitive advantage;key resources;serviceorie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