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萍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更是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本论述首先调研了苏州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措施;再进一步通过实证调研,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F276.44;F273.1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十三五”规划指出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培育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切实推动其往更高的平台发展,是目前我国发展经济新动能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面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或给予资金支持,或出台相关利好政策,促进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截止2018年底,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58.5%。
1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苏州市主要通过从政策、深入开展创新创业、企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服务等层面来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1.1出台扶持政策,积极贯彻中央、省级相关科技型中小企业
自2009年开始,苏州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目前已出台的相关企业创新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资助和培育等方面。这些政策制定后,各市、区科技部门都加强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培训和宣讲。如,吴中区结合“科技大讲堂”,举办了科技政策下乡轮训,全区的科技中小型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孵化器以及创业园的负责人或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了解了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相关政策。
1.2深入开展创新创业、企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
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落实政策支持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等办法来推动科技型企业的孵化。通过吸引“大院大所”或国内外知名高校在苏州落地开设研究所、博士进企业等措施来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发展高水平的创业主体。苏州市相关科技部门近年来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一高新技术企业一瞪羚企业一独角兽企业”培育模式,分别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瞪羚企业培育库、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对各个阶段的科技企业实施相应的培育措施。据苏州市科技局2018、2019年相关公示,2019年苏州有3443家科技型企业被推荐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116家企业人选苏州市瞪羚计划(2018-2019年)企业培育库,39家企业入选苏州市独角兽企业培育库(2018年)。
1.3科技金融服务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在科技金融服务方面,累计“苏科贷”“科贷通”“科技金融服务春风行动计划”等科技贷款总金额超过61亿元。同时,各区也纷纷出台“高新贷”“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办法”,用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通过科技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获得企业发展急需的资金;而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合作银行一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产生信贷损失时,就可获得部分补偿。
2实证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课题的研究样本为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100家中小企业。回收答卷中有效答卷为78份,有效率为78%。通过对78家样本企业的调查统计分析,提出了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四个问题。
2.1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员比例较低,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紧缺
在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调查问卷中,尽管本科(含)以上学历达到了42.6%,但是与企业实现需求相比,科技人员比例仍然不足,尤其缺乏研究生以上高端技术创新人才。部分企业专利的授权率低也与企业缺乏科技创新人员有着最直接的关联。企业的技术创新依赖科技人员,特别是高端科技人才。目前苏州市场上的科技创新人才主要都分流到了苏州的各大高校、研究院或者大型科技型企业,如何吸引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端科技人才到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或者在本企业培育科技人才,是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2.2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果转化不充分,对发明的应用程度不高
在对样本企业关于发明应用程度的调查中,统计显示77.3%的企业表示将发明运用于生产的比例低于20%,这个数据远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科技转化率。创新成果转化需要承担风险,周期长,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和科技人员,而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大中型企业资金和科技人才的储备,在资金和科技人员都紧张的前提下,会因为要避免成果转化失败带来的风险,而继续维持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
2.3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不充分,创新资源没有得到共享
高校、科研院所考核的主要指标是论文和项目,它们不面对市场。因此,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有很多科技成果闲置,没有实现产业化,直接拉低了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另一方面,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中高层次、专门从事科技成果研究的企业人员特别少。因此,即使企业有需求,也缺少技术人才来及时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创新,造成了在调查中一半入库江苏省库的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取得发明授权的局面。据统计,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形式中,通过固定的产学研合作伙伴转化科技成果的占了52%;而通过政府部门和技术联盟转化科技成果的各占25%。
2.4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的创新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有待提高
项目问卷调查显示,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主都认为企业创新对企业发展很重要,但是能形成完善的创新机制的企业很少,仅占12.9%;调查数据同时显示,60%以上的企业对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的奖励幅度较小,激励效果较弱,只有13.8%的企業有完善的激励机制。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有效、常态的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势必影响企业科技员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进而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3对策和建议
3.1建立健全企业科技人才引进培育机制,为企业技术创新注入新活力
稳定、高效的科研人才队伍是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引进专业人才并保持现有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是公司应对技术更新风险和人才流失风险的主要策略。从本项目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科技人才比例以及对科技人员的创新成果激励等方面都还有待提高。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从行动上落实对企业科技人员的重视,从而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2优选知识产权落地项目,保障新产品转化成功率
科技型中小企业首先应明确一旦企业未能实时更新产品,满足市场所需,将会彻底失去市场。因此,企业除了对现有产品的营销,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优选出新产品产业化项目,并保障好产品能够满足市场最新需求。
首先为企业还未落地的知识产权产业化为新产品,评估可能的受益与风险,从而确定各新知识产权落地为新产品的优先级。
其次为优先级高的产业化项目制定详细的研发方案,为优先级高的产业化项目配备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科技人员、企业兼职工程师以及足够完备的研发资金来保障新产品的落地。
在知识产权落地过程中,企业技术人员还需不断根据市场对产品需求的新变化来动态调整产品原先的设计,从而保证设计出的新产品是紧跟市场需求的。
3.3拓宽产学合作渠道,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协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除了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人员为企业兼职工程师外,还可以学习借鉴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理念经验,尝试“研发为产业、技术为商品”的新型经济模式,进而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产学研协同创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展开:(1)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建立校企共建实验室能缓解企业科技人才不足、知识产权能力弱,和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技术能力强、成果转化率低的双重矛盾。另外一方面,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一旦申报成功,还将得到政府部门的资助;(2)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申报苏州市科技项目,加强企业关键技术储备。每年苏州市都有针对产业技术创新的专项和前瞻性研究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可以合作申报。在这些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企业不但会收获一批新的知识产权,还有机会了解到企业所在行业国际前沿的关注热点和未来趋势。同时,通过完成这些项目,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将得到显著的提高;(3)和合作高校、科研院所签订紧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协议。合作方针对企業实际技术人才需求,为企业开展订单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